哆啦A梦代表日本繁荣,EVA表达低欲望社会,海贼王在映射什么?

对于中国的80后和90后来说,日本漫画可谓是童年的记忆符号之一。

很多人看过的《哆啦A梦》《海贼王》都是日漫的顶尖作品,笔者小时候也喜欢看日本漫画,最喜欢的是《七龙珠》《柯南》和《哆啦A梦》。

关于日本漫画,能聊的话题很多,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典的作品,如果认真回顾,还可以分析出当时社会的风貌。

在B站上,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潘妮妮老师就有一门关于动漫分析的课程。她得出一个观点:如果一部动漫非常畅销,那就说明它抓住了时代问题,成了当时公众情绪的出口。

不同阶层的家庭

有一组数字,说的是日本人爱读书。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人最爱读的就是漫画书,那些国民级的漫画的销量都在百万以上。

潘老师在课程里,列举的第一部就是国民级漫画《哆啦A梦》。

她说,大雄静香、胖虎和小夫四个孩子的父母,会在大选里给哪个政党投票?我们看漫画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哆啦A梦》的作者藤本弘,出生于1933年,童年时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漫画开始连载于1970年,故事的主角大雄和静香等人设定是1964年出生。

我们这些漫画迷,对于四个主角的家庭都很熟悉。

大雄的父亲是上班族,周末闲暇时可以打高尔夫球,但家庭不算富裕;静香的父母可能是大学教授或者出版社编辑;胖虎的家庭是开杂货铺的;小夫家就很富裕,应该是大株式会社的一员。

漫画的地理位置设定在东京市练马区,这四个家庭代表着东京市的四个阶层。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四个家境不一样的孩子,能够玩到一起呢?

这个时代的政治背景,是保守的自民党从1955年到1991年的长期执政,这个阶段刚好是日本高速腾飞的阶段。当时日本抓住了发展机遇,通过贸易和技术立国,承接了全世界的产业转型。

这是一个日本人最开心的黄金时代,小夫家住的是豪宅,大雄和静香家里也是两层的房子。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活在大机构的体制内,就可以享受社会红利。

国家主导经济发展,再把发展福利分配给企业自办福利,所以当时社会非常重视雇佣关系的稳定。胖虎家是开杂货店的,不在体制内,所以比起其他三人,算是社会的中低收入群体。

当时执政的自民党,主要是通过建设福利国家,提高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完全控制了社会资源,而日本也确实发展得很好。

当时的四个家庭,小夫家是既得利益者,肯定会投票给自民党,胖虎家极度依赖社会稳定,也会投票给自民党。静香家是高知识分子,可能会投票给支持左翼的社会党。大雄家是中间阶层,也可能会支持社会党。

所以漫画里经常出现胖虎和小夫欺负大雄,而静香却对大雄很温柔,就很好理解了。

而哆啦A梦代表着科技和未来,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只要埋头发展,就能达到更美好的未来。

福音战士代表谁?

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高速发展戛然而止,开始放缓。社会变得低欲望,年轻人开始躺平。

这个时候,另一部经典漫画出世,就是《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漫画刚上映时,收视率一般,甚至因为经费问题最后几集还草草结束。

没想到后期的影响越来越热,几乎成了当时日本动漫产业的救世主,后续出现了大量的衍生品,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这部漫画,讲的是一男两女三个少年驾驶员,操作着机甲机器人,和异世界的怪兽战斗。

潘老师认为,《新世纪福音战士》抓住了那一代日本观众的内心,表达了他们不再追求共识的诉求,更多展现了少年男女在战争之外的日常生活。

《新世纪福音战士》公认的艺术成就也是在人物塑造方面的。

故事的男主角、机甲驾驶员碇真嗣,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少年,他就没想要当战士,是被他的父亲逼上战场的。他每一次出战,心情都被恐惧支配,总想着要逃跑。

在动画的后半部分,他陷入了自我怀疑,情绪极度消沉。这也是当时日本青年的写照,他们过着低欲望的生活,因为在传统的生活里看不到意义,觉得不值得为之奋斗。

另外的两大女主角是红衣的明日香和蓝衣的绫波丽,明日香的性格傲娇、活力十足,斗志很强,她的性格类似多巴胺。而极其沉默的绫波丽就像是血清素,血清素分泌得越多,人的情绪就越冷静。

据说绫波丽是动漫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偶像,很可能就是因为她是在观众的注视下,从一个没有感情的人物,一点点地发展出了情感人格,观众觉得仿佛自己也参与其中。

那一代人只是成长于情感和资源流动性都很低的环境,看不到欲望该如何实现,而现实的生存压力又没有那么强。他们只是不愿意一边行动一边去想。

日本漫画的软权力

当动漫为青少年创造了表达的空间后,我们看到了这种产业的强大影响力。日本近年来是把动画产业作为国家品牌来经营的,可以说是国家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力。

一开始,日本政客看不上漫画这种廉价产品的,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建设的繁荣期,动漫产业也只是一种大众娱乐,好处在于绿色环保。

到了20世纪末,日本在经济和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变得衰弱了,政客们才发现,原本不起眼的动漫行业,已经对美国和东亚周边国家的青少年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被美化过的国家文化形象。

日本另一部国民级动画《宝可梦》,在美国形成了“宠物小精灵文化霸权”,这对日本政客来说可真是意外之喜。

再有那部21世纪后大火的动漫《海贼王》,主角可谓星辰大海和冒险,作者尾田荣一郎在漫画里倡导个人观点,映射西方霸权,强调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变这个世界。

潘老师指出,日本漫画因为热门,不得不越画越长,主角的战斗力就要随着反派的强大,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强,就像《七龙珠》里的悟空。

这跟日本人的性格和传统思想有关,漫画的主角很少有性格变化,行为模式从一开始就是单纯的,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无论是柯南、路飞、悟空,这跟日本社会的状态比较一致。

标志性的流行文化符号看似千变万化,其实都有清晰可见的时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