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香港沦陷时期,有一支部队格外醒目,这就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港九大队是一支主要由香港市民组成,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下的游击队。在孤悬敌后、浴血奋战的三年八个月时间里,港九大队的游击队员们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书写出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清明时节,我们致敬英烈精神,缅怀英烈忠魂。
4月3日,在深圳坪山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大批学生和市民代表来到这里,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在这些人当中,有一群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在纪念馆重聚。看到当年父辈留下的照片,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主要由香港市民组成,是香港沦陷期间唯一一支成建制的抗日武装力量。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袭击日军据点,截击日军运输队伍,营救盟军和国际友人,逐渐从6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
4月2日,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也有几十名香港的中学生来到这里,聆听东江纵队的故事。去年,博物馆进行了升级改造,专门增加了关于香港抗战的内容。在博物馆接待大楼右侧的墙上,铭刻着115个值得铭记的名字——他们都是在日占时期牺牲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成员。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馆长 张雅茵: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抗日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港九独立大队里面有一个国际小组,他们负责联系、计划秘密大行动,他们跟盟军也有行动,跟英军服务团也有行动,比如他们营救了一个很重要的美国飞行员克尔中尉。
1944年2月11日,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向被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发动突袭。战斗中,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唐纳德·克尔的飞机被日军击中起火,克尔受伤被迫跳伞,此时启德机场的日军正等着活捉他,克尔命悬一线。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战士后人 江山:还好,一阵南风吹过来,给他吹到了启德机场北边的观音山上,降落伞一落以后,他把伞绳一割,脱掉以后,拔腿就往山里跑,飞机燃烧的时候他的腿烧伤了,越跑就越跑不动,旁边有一个小孩儿搀着他一起跑。
领着克尔跑的这个小男孩名叫李石,当时年仅14岁,是港九大队一名年轻的地下交通员,他是第一个向克尔伸出援手的人。
李石把克尔藏到了一个暂时安全的山洞,随后回去向游击队报告了克尔的困境和方位。港九大队接到报告后,营救克尔的第二棒任务交给了李兆华,也就是江山的母亲。
江山:我母亲是个归侨,是从马来西亚回来的。我母亲直接用英语跟他交流,带的干粮给他了,另外我母亲弄了点山草药,帮他把伤口包扎了,洗了一下。他反复问我母亲,你们的部队在哪?你们的军队在哪?你们的军人在哪?我母亲都不答,只说你安心在这住下来养伤。
与此同时,在克尔跳伞后,日军立刻在观音山一带展开了地毯式搜捕。
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 尹小平:日本人派了1000多人去围剿他,跳伞以后日本人不甘心,就在我面前掉下来你居然可以逃,所以就派出差不多日本人驻在香港的二分之一的兵力围着这个山。
在之后的20多天时间里,有不同的游击队员和村民来到克尔藏身的地方,送食物、送被子、送衣服,为他包扎伤口,帮助他转移隐藏。游击队还策划了一个大行动,一夜之间炸毁了启德机场的飞机和油库。日军见后方不保,搜索无果,开始退兵。游击队员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把克尔转移出去,此时,营救克尔的第三棒交到了邓力平的父亲邓斌手里。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战士后人 邓力平:我父亲给了他一张纸,他拿了纸片钻到被窝里头,打开手电筒,一看那张纸是一份地图,等于领着他逃亡的地图,地图上面写着“先生来吧,我带你回家”。
“我带你回家”,短短几个字,给了克尔很大的信心。此时,江山的母亲李兆华才告诉克尔他们的真实身份。
江山:我母亲讲,这就是游击队的队员,我们带你回家,由他们护送你走,我母亲把这个美国机师交给了邓斌。营救他出去的时机和路线要反复斟酌,这个地方是最安全的,才能走这个地方。
深圳大鹏湾对面就是香港的西贡,当年,游击队员们护送着克尔坐船从西贡来到了这里,也就是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
深圳市大鹏新区博物馆副馆长 黄文德:当年,我们把克尔抬上船,当时有两艘船,一前一后,克尔在前面这艘船,我们把他隐藏好,后面是另外一艘船,装满了炸药,万一日军追上来了,后面的船就跟日军同归于尽,让克尔可以成功逃脱。所以克尔了解这个细节以后非常感动,认为东江纵队这支部队确实是一支纪律非常严明、一支非常英雄的部队。
在和游击队员的接触过程中,克尔发现他们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是一支具有超强战斗力的优秀队伍。
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原会长 李建国:港九大队的成员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香港本地的,有一部分是我们派进去的,就是作为共产党领导的。日本人1941年12月8日进攻香港,我们12月9日就派出武工队从东线进去,进入了香港。而且港九大队从建立的第一天开始,就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且很早就亮出共产党的领导旗帜。
江山:美国飞行员很好奇,就住在大队部,他就问翻译,他说我没见过你们的军装什么样的,东江纵队是没军装的,他说你们的军装是什么样,翻译就跟他讲,黑夜就是我们的军装,我们利用黑夜来跟日本人进行斗争。
不久,克尔养好了伤,在获救27天之后,他被护送回到桂林的空军基地,后来他回到了美国。
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往事并没有被遗忘。1977年,克尔因病去世后,他的妻子无意间发现了他当年的日记手稿和漫画。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被打开,她嘱咐儿子一定要找到救他父亲的那些人。
唐纳德·克尔的儿子大卫·克尔现在居住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得知记者来访他十分高兴,他向记者展示了父亲的日记和书信。为了寻找当年营救父亲的游击队员们,他数十次飞往中国。他此前在ibm工作,后来又被派驻到中国,一到休息日,他就会去寻找历史足迹。
在父亲留下的遗物中,一面锦旗至关重要。这是克尔在离开坪山前,坪山人民送给他的。因为锦旗上的“坪山”两个字,让大卫在父亲去世三十年后,找到了位于深圳坪山的东江纵队纪念馆。
通过工作人员的联系,大卫终于见到了当年第一个发现父亲的交通员李石。当时李石已经中风,基本不能言语,但当军歌响起,他似乎立刻回到了那个年代。正是父亲的这段经历,让大卫跟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中国人的热情友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际上,除了克尔,东江纵队还营救过美国十四航空队的其他飞行员。这些飞行员在被营救后写来的感谢信上是这样说的:“在所有的历史上,在我们所有的学问中,从未见过有像你们游击队这样英勇的军队,终有一天,整个世界都会知道你们伟大的工作。”
今天,在深圳,在香港,在东江纵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人们在一遍遍聆听着东江纵队的故事,重温那段革命历史。
日本侵占香港的岁月,是香港的一段苦难历史,也是香港市民拿起武器奋起抗日的一段光荣历史。山林苍翠,精神永恒。港九大队在抗日战场浴血奋战,营救盟军和国际友人,进行了一系列抗日救亡的顽强斗争,为全中国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历史会记住他们,人民会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