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2022年11月02日23:08:55 动漫 1132

中国,是动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发源地之一。

可以说没中国动画,就没如今迪士尼的辉煌,日本动画的百花齐放,也只会是一纸空谈。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上世纪初,“中国动画第一人”杨左陶,参与了动画长片《白雪公主》的人物设计

也正是因为这部动画,将迪士尼这家动画公司推上了巅峰,至今仍是世界顶级大厂之一。

万氏三兄弟,更是凭借着《铁扇公主》《大闹天宫》等动画,影响了日本一代动画从业者。

日本动画的奠基者手冢治虫,就是因为看了《铁扇公主》后,才走上创作漫画的道路。

动画大师宫崎骏,则是受到《大闹天宫》的影响,决定将动画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

说句妄自菲薄的话,没有曾经的中国动画,便没有现在的日本动画。

但进入八十年代后,作为前辈的中国动画开始走向衰败。

反而是作为后辈的日本动画,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度独领风骚。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1984年,宫崎骏来到心心念念的上美厂,抱着学习的态度,对行业内的前辈进行观摩。

却没想到,这次上美厂之旅,让宫崎骏心中大为失望。

以至于在未来的30年里,他都不愿意再提起这件事,甚至用“失望透顶”来形容当时的遭遇。

当年在上美厂,宫崎骏到底看到了什么,以至于让他不再对上美厂动画抱有幻想?

如今的宫崎骏,对我国动画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宫崎骏老爷子,和中国动画的不解之缘。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1941年,宫崎骏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

他出生后不久,日本夜袭珍珠港,宫崎骏父亲深知战争的残酷。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因此以家庭为由,从前线退了下来,回到家乡,成为当地军工厂的厂长。

他的这一行为,被当地人扣上了“临阵退缩”的帽子,连累宫崎骏,遭到不少邻居的白眼。

父亲倒是不在乎,因为他本身就是自私自利之人。

只要自己能赚到钱,家人健康、家庭和睦,他并不在意战争的胜负。

宫崎骏则不同,他年龄尚小,自尊心很强。

面对同伴们的嘲讽,他甚至生出自己不应该出生的想法。

“我的出生,是不是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

从小的不公平遭遇,养成了宫崎骏内向的性格,唯一能让他放松的,唯有动画。

说起宫崎骏入行的原因,跟中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特别是文化方面,国家鼓励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东映制作的动画长片《白蛇传》上映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日本的第一部全彩动画长片,竟然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创作的。

至于他们有没有付版权费,这就不得而知了。

当时宫崎骏正在上高中,看完电影后,晚上横竖睡不着。

小白、小青、许仙的形象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知道,自己爱上动画了。

同时爱上的,还有中国文化,以至于他将动画,作为自己毕业后的主攻方向。

大学时期,宫崎骏开始在动画行业深造,毕业后,他进入东映动画制作公司。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友,高畑勋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都喜欢动画和中国文化。

当时,上美厂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

作为动画行业从业者,两个人都对上美厂的作品非常感兴趣。

他们可以成夜成夜地聊《铁扇公主》《小蝌蚪找妈妈》。

并对中国独有的水墨风动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因此,二人立志要成为,像上美厂那样,能做出自己独特风格的动画。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两个人在动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1964年,上美厂推出一部划时代动画电影,《大闹天宫》。

电影结合京剧皮影等中国特有的文化,将齐天大圣的故事搬上了荧幕。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作为中国动画爱好者,电影上映后不久,他便和好友高畑勋一起进行了观摩。

看完之后,宫崎骏和高畑勋热泪盈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部动画竟能制作得这么美。

从这一刻开始,宫崎骏彻底爱上了上美厂,也决定将动画,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

1972年,中日建交,中国将国宝大熊猫,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日本。

宫崎骏和高畑勋抓住机会,以此为原型,创作出动画短片《熊猫父子》和续作。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眼尖的网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短片中的熊猫父亲,就是电影《龙猫》的原型。

这部短片,让宫崎骏开始在日本动画圈崭露头角,并得以获得更多机会。

1979年,宫崎骏导演第一部动画电影,《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成绩惨淡。

1984年,宫崎骏自编自导的动画电影《风之谷》,这部电影,让他在日本动画界一炮而红。

成名后,宫崎骏觉得,自己终于能堂堂正正走进上美厂,向动画界的前辈们虚心请教。

于是,在这一年,他和好友高畑勋远渡重洋,来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上美厂。

为了表示最终,他还带来了电影《风之谷》的胶片,送给上美厂作为礼物。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他本以为,这次上美厂之行,能见到很多像自己一样,愿意为动画事业奋斗终生的人。

却没想到,刚走进上美厂,他便被当头浇了桶凉水。

上美厂的领导们,见到宫崎骏,问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如何制作出更优秀的动画。

而是开口闭口,满嘴铜臭味。

“日本原画多少钱一张?制作一秒动画多少钱?”

好不容易挨到参观完,上美厂的领导热情宴请宫崎骏,邀请他品尝中国美食。

看着满桌的佳肴,宫崎骏却吃不下去,他和高畑勋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只看到了失望。

他宁愿和上美厂的前辈们,讨论动画到废寝忘食。

也不愿意敷衍式地参观完后,享受一顿丰厚的大餐。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这次不算美好的旅行,彻底打破了宫崎骏对上美厂的美好幻想。

从此,他再也没有踏足过中国这片土地,甚至不愿意提起当年在上美厂的遭遇。

直到2014年,宫崎骏在接受《南方周末》杂志的采访时,才提起当年的事情。

宫崎骏和高畑勋用“失望到无以复加”来形容当时的感觉。

访华结束后,宫崎骏曾经多次收到中国的访问邀请和讲座,但都被他拒绝了。

对于如今中国动画在电影方面取得的成就,宫崎骏只用一句话进行表态。

“所以我只说‘我尊敬中国动画电影的实绩’,拒绝了,我不掺和。”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其实能够体会到,宫崎骏为什么会对上美厂如此失望。

毕竟,在访华之前,上美厂对宫崎骏来说,就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但是残酷的现实,将宫崎骏心中的期待击得粉碎。

自己梦想中的动画圣地,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其实这也不能怨上美厂,宫崎骏到场参观时,上美厂正面临改革。

从国营动画公司,向商业公司进行转变。

相对于制作高质量的动画,他们最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活下去。

因此,在面对宫崎骏时,才会表现得如此现实。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但宫崎骏不会考虑这么多,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不希望动画产业中,掺杂太多利益的东西。

这也是双方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如果仅是观念上的不同,双方也不会闹得这么僵。

归根结底,还是上美厂的动画,对宫崎骏的创作人生,造成了太大的影响。

关于宫崎骏的创作理念,从他对手冢治虫的评价就能看得出来。

“手冢治虫的作品我很不喜欢,不仅不喜欢,还不以为然!”

“手冢治虫迄今的所言和主张全部都是错误的!”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之所以宫崎骏如此评价手冢治虫,是因为他觉得,手冢治虫将日本动画带入了商业的道路。

如今日本动画商业,能发展到如此高度,可以说全都是手冢治虫功劳。

这让宫崎骏非常不爽,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

手冢治虫认为,动画是种天马行空的艺术形式,在这种艺术中,任何人都有表达的权利。

在这种观念下,日本动画逐渐形成成熟的工业体系,每年都会产出大量作品。

但这些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差到无法入眼,这并不是宫崎骏希望看到的。

他认为,动画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小说、电影并无区别。

创作者真正该用心的,并不是通过动画表达出来,而是如何通过动画去表达。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去讲好每一个故事,画好每一个细节,精打细磨,做出一件艺术品。

而不是工业流水线的作品。

因此,宫崎骏至今都不承认自己的作品是动画,而是电影。

看到这种观点,网友们是不是觉得有很强烈的既视感?

没错,这正是六七十年代,上美厂的前辈们所推崇的动画创作模式。

因此,宫崎骏的创作理念,完全受上美厂影响。

也正是因为此,他才会如此疯狂迷恋上美厂。

可悲的是,一次访华,让他心中所有的幻想都轰然倒塌。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让他从业几十年来的坚持,成了一个笑话。

所以才会用“失望到无以复加”,来形容这次上美厂之旅。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个人认为,宫崎骏的观念不一定是错的,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过放在心上。

毕竟中国动画电影之路,该怎么走,由我们自己说了算,没必要因为宫崎骏而妄自菲薄。

诚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动画迎来堪称黑暗的20年。

这20年里,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作品。

但进入2000年前后,我国热爱动画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给动画行业注入一股全新的力量。

至此之后,中国动画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动画作品。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罗小黑》《一人之下》《大鱼海棠》《魔童降世》……

虽然作品依旧有局限性,但的确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每年都在进步。

相信下一个十年,中国动画一定能迈向一个更高的高峰。

我们能出第一个上美厂、万氏三兄弟,就能出第二个上美厂、万氏三兄弟。

早晚有一天,中国动画能王者归来,重新以绝强者的姿态,屹立世界之巅。

1984年,宫崎骏参观上美厂,因工作人员一句话,从此再没来过中国 - 天天要闻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创作中,不断累积技术、经验。

一步一个脚印,等待那一天的来临。

#社会#

动漫分类资讯推荐

《鸣潮》的主角让我不讨厌龙傲天… - 天天要闻

《鸣潮》的主角让我不讨厌龙傲天…

《鸣潮》这款游戏在过去一年中,凭借明确的主旨设定吸引了众多玩家,和其他二游相比,主角并不是摄影头的存在。主角漂泊者作为不老不死的存在,采用了经典的“失忆龙王”设定——沉睡多年后强势归来,展现出强大的....
非人哉:杨戬的咖啡厅生意为何不好?是因为小浣熊,九月给出建议 - 天天要闻

非人哉:杨戬的咖啡厅生意为何不好?是因为小浣熊,九月给出建议

《非人哉》漫画版中,杨戬的动物咖啡厅,有过一段时间,生意不是很好。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是因为小浣熊的缘故,在咖啡端到顾客面前,已经被糟蹋。九月给出建议,让杨戬招聘人形员工,在pass掉好多人之后,杨戬发现了心仪的员工。九月一直很好奇,为何杨戬做的咖啡那么好喝,但顾客却总是那么少?杨戬觉得是自己的原因...
从流行唱作人到管弦乐创作者,王菀之在沪完成跨界之旅 - 天天要闻

从流行唱作人到管弦乐创作者,王菀之在沪完成跨界之旅

“古典曾是仰望的星空,从未想过自己也能书写它。”7月7日晚,香港唱作才女王菀之人生首部管弦乐作品《失落的一格》的旋律,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深情奏响。这部亮相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以下简称MISA)的作品,标志着她从流行乐坛跨界至古典音乐创作领域。王菀之的音乐根基深植于古典土壤。“父母都是教声乐的,不管在家还...
海贼王1154话:刚出道就单杀海军大将,洛克斯战力远超四皇实力 - 天天要闻

海贼王1154话:刚出道就单杀海军大将,洛克斯战力远超四皇实力

海贼王1154话最新情报内容,终于得知,为什么洛基那么崇拜洛克斯了,原因是当年的巨人国被大妈闹腾一翻后,哈拉尔德就外出找外援回来拯救巨人国,而这个外援就是洛克斯团队所以当洛克斯出手的时候,刚好就被洛基看到了,他看到了一个海贼拥有如此强大的力
《雹神》:神界如俗界,聊斋志“不异” - 天天要闻

《雹神》:神界如俗界,聊斋志“不异”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编者按: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对我们来说家喻户晓,熟悉又陌生——我们熟悉许多由它改编的影视剧,却可能陌生和隔膜于诸多原作。同样家喻户晓的当代作家王蒙先生近二十年来有一个愿望,就是写一系列论文...
智元发布脚踩“风火轮”的赛博哪吒,轮式和足式可自由切换 - 天天要闻

智元发布脚踩“风火轮”的赛博哪吒,轮式和足式可自由切换

曾在今年第一季度预告过“哪吒机器人”的智元机器人公司,近日正式发布了这款机器人的再进化演示视频。这款名为灵犀X2-N的机器人,是灵犀X2的衍生型号,属于X-Lab预研性质的作品,构思来源于企业创始人稚辉君两年前的项目。它的最大亮点在于足部的双形态设计,能像脚踩风火轮的哪吒一样,在轮式和足式之间自由切换。从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