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如兰下嫁给文炎敬,甘愿为爱奔赴“火场”

导语:天真无邪的小可爱如兰,最终嫁给了自己心爱的敬哥哥,看着她幸福的模样,不免羡慕她嫁给爱情。可是下嫁给文炎敬,真的能收获一辈子的幸福吗?一辈子太长,她自己心里都犯嘀咕。表面看似幸福美满,其实才真是踏入火场,最后收获的也将是生活的一地鸡毛。愿我们都能择一良人,共此一生。

如兰是活得最潇洒肆意的存在了,天真快乐,最是直接。性格中有一些大小姐的脾气,但也十分善良,没有坏心眼。可能从小是王大娘子亲自带大的缘故,她是王若弗三个孩子中,最像母亲的人。一样的耿直、大大咧咧。

我觉得她才是对生活看得最通透的人,自然也与她是嫡女的身份有关,从小就是金贵之躯,没有受过什么磨难。墨兰则与她完全相反,墨兰是庶女,而且十分在意庶女的身份,甚至可以说有一些自卑,所以她急于嫁给高贵的人家当正头娘子,改变自己的身份。

如兰便从来不会想一定要嫁给高门贵府,以她的性格在高门大院里,也很难生存下去。“大姐姐高嫁又如何,还不是要受那恶毒婆母的气。”

她是天真的,对爱情抱有幻想,她不在乎要嫁之人的身份家世,在意的只是丈夫够不够爱自己。所以盛家四个女儿中,只有她选择了低嫁给穷书生文炎敬,她前半生一直在跟墨兰吵闹,却也不嫌弃文炎敬是墨兰看不上的。她的心里装满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文炎敬便是她爱情的样子,年轻的姑娘果真都是恋爱脑。

她本是许给顾廷烨的,在这之前,她已经心属文炎敬,哪怕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不敢违抗官家的意思,置整个盛家不顾。虽然向往爱情,却又没有恋爱的自由。伤心欲绝后,决定去找文炎敬告别。可偏就无巧不成书,这一幕被顾廷烨和长柏撞了个正着。这可是有辱家门的大事,无奈最后盛家将明兰许配给了顾廷烨(正中了顾廷烨的小心思)。

文炎敬只不过是一个穷苦书生,家境贫寒,又是单亲家庭,但好在他有一颗上进的心,不然当初盛纮也不会想把宝贝女儿墨兰许配给他,盛纮看女婿的眼光一向不差。以为如兰嫁给他能获得幸福吗?婚姻可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是关乎两个家庭。

如果说华兰的婆婆袁夫人是个不好惹,那如兰这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婆婆将更是不好惹。袁夫人再不明事理,至少是个豪门,有的是看得见华兰好的人,袁夫人在家也不敢太过苛待华兰。可这如兰的婆婆就不同了,唯有文炎敬这一个儿子,定然事事都依托在文炎敬身上,不仅是事物,感情上也只有这一个寄托。所以当有如兰来分享他儿子的爱时,出于单纯的占有欲,也是不会轻易放过如兰的。

如兰也提到,婆婆一开始来盛家说亲的时候,那趾高气昂的样子,像是玉帝的亲妈,可当时的文炎敬不过是个举子。这个婆婆的样子,应该可以参照淑兰那恶毒的婆婆。婚后对如兰也是处处刁难,刚结婚就往儿子房里塞通房,没有为如兰做过考虑。

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如兰站规矩,还得早晚听训,这样的婆婆好不容易攀上盛家,飞上枝头,自然是要好好享受一把婆婆的权利,如兰在婆家的生活未必能强过华兰。而且,文炎敬是个孝顺的孩子,虽不至于愚孝,但也不会公然和这唯一的老母亲对着干,也只能背后安慰如兰,让她体恤母亲。

再来说说文炎敬这个人,从他与如兰私会告别这一段来说,他有没有可能只是想借着盛家的地位,成全自己呢?如兰只不过是一步棋子罢了。明明知道名声对一个姑娘家意味着什么,他还是不顾惜如兰的名声,同他道别,孤男寡女拉拉扯扯的。若是被其他有心人撞见,如兰名声毁于一旦,盛家的姑娘家都要去投湖自尽才是。

一开始,肯定是对如兰好的。但当他日后飞黄腾达了呢?还能够保持一颗真心不变吗?宠妾灭妻的大有人在,何况如兰又是个天真的,不懂得权谋,什么心思都藏不住。大大咧咧地,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或许如兰的婚姻,从她决定低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走向滚烫的火场了。不否认爱情的存在,但想要靠着爱情过日子,也实在是虚无缥缈。自古都言门当户对,一定是有道理的,门当户对才能三观契合。

愿所有人,都能择一良人,共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