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种兵》中,硬汉雷克明的原型,其中一位牺牲时年仅19岁

著名军旅题材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除了“孤狼”特别行动组的几位成员外,侯勇老师饰演的何志军也给观众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众所周知,何志军在剧中是一位十足的硬汉,不仅在对越作战中荣获一等功,还曾率部深入敌后,与敌人周旋近一个月,歼敌40余人而自身无一身亡。

可就是这样一位硬汉、战斗英雄,却十分佩服一个音乐学院出来的文艺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生平我最佩服两种人——第一、好汉;第二、硬汉加好汉!今天,我加上第三种人——你,雷克明。”

雷克明在剧中饰演的是“孤狼”特别行动组的大队长。为何《我是特种兵》能够如此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原型可鉴,雷克明也是。

剧中的雷克明看起来文文弱弱,人畜无害,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硬汉。他虽是音乐学院走出的文艺兵,却有着杀敌报国的伟大理想。起初,何志军是不喜欢他的,甚至拒绝让他进入作战部队,可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他还是顺利进入了部队。

后来,部队进入对越作战的战场,参谋长不幸牺牲,可他的遗体还在敌人那里。雷克明为了夺回参谋长的遗体,孤身前往敌营,并在歼灭32个敌人后,顺利将参谋长的头颅带了回来。临走前,他还炸掉了敌人一个弹药库。

这样一个硬汉,谁不佩服?不敬仰?

其实,雷克明这个角色也是有原型可鉴的,他是一个混合型的角色,共融合了两位对越作战中的英雄。这两人分别是徐良和岩龙。

徐良本来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后来在远赴云南地区参加汇演时,受到部队和英雄人物的感染,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部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随后,他便跟随部队踏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

雷克明在参军之前的事迹正是借鉴的徐良。而雷克明单刀赴会,深入敌营的故事则借鉴了另一位战斗英雄——岩龙。

岩龙出生于云南,是一个傣族小伙,他参军时才18岁。他所在的班,九个人有九个民族,且只有他不懂汉语,可这一点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军旅生活。

该吃饭了,班长就拿起碗向他比划,他也就拿起碗跟在战友们的后面;该训练了,班长就扛起枪向他比划,他也就扛起枪向外跑;该作战了,班长就做了一个开枪的动作,岩龙就跳起来,拉着战友们往外冲。

肃穆的军营生活,正是有活力四射的岩龙在,才变得没有那么枯燥,战友们也都很喜欢这个只有18岁的傣族小伙。

而岩龙的事迹,远比剧中雷克明的壮烈。

有一次,岩龙跟随部队攻打越军占领的一处高地,可由于地形复杂,队伍在攻上高地后不得不分散作战,将潜伏在各个地区的敌人击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岩龙失踪了。

当时,岩龙所在的班面对的是一个火力强大,兵力众多的越军小分队。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为了避免伤亡,班长决定先行后撤,与兄弟部队会合。可就在下命令前,却忽然发现敌军的机枪声停了,伴随着的反而是稀稀疏疏的步枪声。

班长本以为是兄弟部队包抄过去了,可侦察兵回来报告的时候却说,兄弟部队还没有完成后续的任务,并没有跟上来。这让班长一同雾水,但为了免生变故,还是下令撤退。

就在撤退的时候,岩龙出现了。班长看到岩龙后,大吃一惊,抓着他问他到哪去了。岩龙兴奋地用手比划着,并用几句模糊的汉语向班长解释了这一切。原来,岩龙在与部队失散后,绕到了敌人的侧后方,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近4个小时,歼灭了二十多个敌人,这可比电视剧壮烈多了!

可惜的是,岩龙在后续的一次作战中,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正是这两个英雄人物,整合出了雷克明这一角色。但电视剧终归演绎不出真实战场的惨烈,所以,现实比剧中更为壮烈!向徐良和岩龙致敬,向所有对越作战的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