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看了十遍,步入不惑之年才了解一点点边边角角

又看了《沧浪之水》改编的电视剧《岁月》,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没有大学毕业,对吴过的“拜高踩低”,小人行径,特别看不上。内心非常鄙视这种行为,还有这种小人,太掉价了,毫无节操自尊可言,妥妥的一副小人嘴脸。

梁致远来报道时的态度


以为梁致远和闻局长有关系的态度的180度转变

后来就是梁致远的不谙世事,不懂事,一腔热血,“正义化身”终于在一直支持他,惜才的闻局长痛下决心让他下到基层开始的基层--中医学会来锻炼了。

有贵人,也得你上道。此时的梁致远太不上道了,而且是对生活毫无认识理解的愣头青。此时的他是不会理解许小曼,这也是导致了他们的分手的根本原因。

这个时候像极了初出茅庐的我们,痛恨那些看不惯“吴过”这样的小人,内心更为不耻。高昂的头颅怎么可能低得下,无论怎样,即使把刀架在脖子上,我们也得像英雄一样高昂着我们的头颅。什么功名利禄,什么父母期盼,什么冷落边缘……这都算什么,远不如我们的人格高贵。

直到儿子朵朵被烫了,梁致远反思自己了,在大雨里静静的坐在和许小曼分手的地方,思考当时小曼对他说的话。不经历痛彻心扉的疼痛,怎么能够脱胎换骨?

梁致远醒悟了,准备开始了入世

很幸运,通过秦梅扬名在外的“秦一针”的称号,获得了能和闻局长重新联络感情的桥梁。当然此时的梁致远醒悟了,上道了,还有的是真才实学,那个时候的研究生,尤其是普普通通的人家里出来的,没有扎实过硬的本领是走不出来的。

梁致远开启了人生的辉煌之路,并且迅速的超过了吴过,坐上了局长助理的位子,这个时候的吴过还一直把梁致远当成对手,你要说闻局长没有看清吴过是难堪大任的那是假的,他对吴过的定义早就已经定了,只是在复杂的权利斗争中,他需要吴过这样忠心的,有眼力见的,能够想在领导前面,做在领导前面,愿意替领导背锅的人。即使有时候犯糊涂,过了界引起了闻局长的呵斥,过后闻局长还是给了安抚。

这大概就是人性,吴过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他不仅仅和梁致远是有学历的差距,还有为人处事的差距,在人情世故上能够做的“不卑不亢”“得体大方”这不仅仅考验人的情商,更要考验人的智商。

直到梁致远竞选局长成功,吴过有点慌了。他做过的事情,梁致远不是不知道,他主动来求和。

此时吴过的眼泪,不知道是不是博同情,可我仍然认为这眼泪中有对闻局长的感激

整个过程很精彩,这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不得不说,吴过在这的表现,还是非常折服的,感情的层层递进,当然也需要梁致远的共同配合,此时的梁也需要拉拢人心,如果拉拢不过来,安抚好,有这么个人在身边也是闹心的。从吴过开始的主动示好,梁致远的冷漠应对,到吴过坦诚布公的说闻局长找他谈过话,对他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梁致远说闻局长让他关照吴过,此时吴过有点绷不住了。

即使有人解读,这是博同情,可我更愿意理解为这眼泪中有对闻局长的感激破防了,毕竟鞍前马后,虽然我们都身为棋子,功成身退的棋子也需要情绪价值的安抚,是我单纯了吗?

梁致远及时给出了回应,说光儿子朵朵的事情,秦梅就得感激吴过一辈子。

吴过抱着被烫伤的朵朵,而且他跑着去找朵朵的同时,安排人去找车,证明吴过内心还是善良的

趁机梁致远拿出了当初他和吴过的合照,两个人曾经没有竞争关系的存在时,也有过“蜜月期”。

两个人的合照

此时要说彻底收服了吗?好像后期梁致远遭调查的时候也有过动摇,人心是复杂的,不管如何,吴过已经算是普通没有背景,没有高的学历, 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已经算是走到了很高的位置了。从鄙视到理解,从理解到佩服,从佩服到成为,这中间的路一步也省不了,人生有没有捷径?没有贵人指导的人生,没有捷径可走。

一个人要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才能进入新生活。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文化不变,人性不变,最终我们无法“采菊东篱”,在这滚滚浪潮中,无论你是自愿还是被迫卷入,渺小如尘埃的我们还是会被卷入这“滚滚红尘”中。

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