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肮脏的娱乐圈,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修罗场”!
她被誉为新生代演员最有实力的代表,出道即巅峰,深受众多老戏骨的青睐。
同时也是摩纳哥电影节,首位获得最佳评委会大奖的华人影后。
然而天道不公,就在她即将成为超一线女星之际,却因一场意外突然去世。
最让人们愤怒的是,本该负责的资本方,竟携爱心捐款“销声匿迹”。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富可敌国的资本,为何如此对待演员聂鑫?
凌晨三点的片场,聂鑫正要完成最后一场追逐戏。她饰演的民国女记者需要从街角狂奔到报社门口,这个镜头已经NG了五次。
导演刚喊"再来一遍",意外就发生了。转场时,一辆违规停放在片场的道具车突然滑坡,金属车身在寂静的夜里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等工作人员反应过来时,聂鑫已经被撞飞两米远,后脑重重磕在青石板路上。
"血瞬间就染红了雪地,她手里还攥着那封给男主角的诀别信。"后来目击者在法庭上哽咽着回忆。
救护车呼啸着冲破横店的夜色,把这位29岁的演员送进ICU。诊断书上的"颈椎粉碎性骨折"六个字,像把尖刀插进所有关心她的人心里。
事发后48小时,聂鑫父母从山西老家赶到医院。老两口拿着已经泛黄的存折本,在病房外给每个亲戚打电话借钱。
聂鑫的经纪公司却在这时玩起了失踪,连垫付医疗费的承诺都成了空头支票。
倒是圈内好友何晟铭悄悄送来25万,叶璇在微博发起募捐,黄渤托人送来进口的康复器械。
最讽刺的是,事发剧组《永不褪色的家园》制片方始终没有现身。
直到媒体曝光,他们才派了个法务代表,在病房走廊甩出份责任认定书,说聂鑫是"意外受伤",剧组只肯承担30%医疗费。
这话激怒了正在陪床的杜淳,这位老同学当场摔了保温杯:"你们停在斜坡上的车没拉手刹,现在说这是意外?"
随着聂鑫病情恶化,治疗费用像雪球般滚到百万级别。这时,某影视公司突然跳出来,说要发起"爱心捐款"。
他们在横店挂起巨幅海报,上面印着聂鑫的剧照,底下配着"救救我们的好演员"大字。短短三天,账户里就涌进90万善款。
可当聂父去查账时,却发现账户名是制片方控股的子公司。更蹊跷的是,捐款明细里混着几笔大额转账,备注栏赫然写着"剧组损失补偿"。
原来,这不过是资本方转移风险的把戏,用演员的生死危机,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公众。
2014年夏天,聂鑫在病床上完成了最后一次取证。她用还能活动的左手,在律师带来的文件上按手印。
法庭上,被告律师抛出惊人言论:"演员受伤属于行业风险,就像矿工可能塌方,消防员可能牺牲。"这句话被旁听席的记者原样发上微博,瞬间引爆舆论。
最终法院判决制片方赔偿467万,但执行时发现公司账户只剩13万。
其余资产早已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到海外,连那辆肇事道具车都被拆成零件卖给废品站。
聂鑫父母抱着判决书在法院门口坐了整夜,老两口的背影在路灯下缩成两个小黑点。
2014 年 6 月 30 日,聂鑫在昏迷一年半后离世,年仅 34 岁。
追悼会上,杜淳、田亮、宁浩等圈内好友都来了,可剧组的人一个都没出现。
更讽刺的是,她去世前几天,制片方终于同意支付剩余的 60 万医疗费,但钱还没到账,人就走了。
最让人愤怒的是捐款的去向,据聂鑫父母说,网友捐的钱大部分用于治疗,但具体数额和使用情况从未公开。
律师王军曾承诺要做财务审计,却始终没有下文。而制片方拿走的 45 万,被质疑是 “封口费”,因为他们要求聂鑫家人签署保密协议,不得再追究责任。
这场悲剧背后,暴露的是娱乐圈最黑暗的潜规则。演员和剧组签的是劳务合同,不是劳动合同,出了事只能自认倒霉。
而资本方仗着财大气粗,拖字诀用得炉火纯青,反正普通人耗不起。更可怕的是,这种事绝非个例。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有超过 20 位演员在拍戏时受伤,80% 的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聂鑫的故事,是娱乐圈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资本说了算的时代,演员不过是流水线上的商品。
资本方可以随意践踏他们的尊严,甚至生命,因为他们知道,总会有新的 “聂鑫” 前仆后继。
但我们不能忘记,在那些光鲜亮丽的海报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为了梦想拼尽全力,却可能因为一场意外,被资本碾得粉碎。
聂鑫的悲剧,不该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应该成为改变这个行业的契机。
或许,只有当资本真正敬畏生命,当演员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当法律的利剑高悬,这样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但在此之前,娱乐圈的 “修罗场”,仍将继续吞噬那些怀揣梦想的灵魂。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聂鑫——个人信息
河北新闻网——2014年7月1日——34岁女星聂鑫病逝 曾裹身豹纹“色诱”田亮
河北新闻网——2013年4月18日——聂鑫拍戏出车祸四肢高位截瘫 老父亲哭号“求求你们”
中国新闻网——2014年7月1日——34岁聂鑫去世 父母曾愿下跪求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