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萝茉莉
2025年2月18日13点,陈晓、陈妍希同步发博:“感恩相遇,今后各自安好,未来同为孩子的父母,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自2016年结婚至今,9年婚姻告终。
先说明下自己不是任何人的粉丝,更不为了黑任何人,有感而发,闲聊几句。
1.“流言止于智者”,流言起于谁?
看到热搜那一刻,还是挺感慨的,毕竟好像从他们结婚起,「离婚」的风波就从未停止过,如今真的流言照进现实,似乎再一次印证了人世间的「空穴来风」。
此前种种,不管真假,当分分合合被传了无数遍,好像看客们就真的开始等一场官宣,而这一次的官宣,又仿佛印证了某种意义上的「众望所归」。
好好坏坏,传着传着,到真来的时候就会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如果结果证明为「真」,似乎过程里的「假」也顺理成章变成了「真」。
所以,很多「真相」究竟是还原事实,还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说,雪落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流言纷扰,又占了几分。
可人潮易散,留下两个人做困兽斗。
人世间,向来都是一群人看几个人的热闹。
我们每个人都生长在社会中,很难逃过人言,无论是作为说者,还是作为听者。
具体到生活里面,除了作为听者的时候,要坚定内心,减少被外界左右的困扰。每个人在作为说者的时候,也要去守护一份善良,维持一份平和,世界是个圆,捕风捉影的风一旦吹起,难免吹进自己家门。
谁家的门都不好说严丝合缝。
少妄言,多祝福。
2.“爱一个人的过程很重要,因为结果,都那样。”
走过婚姻或者经历过稳定亲密关系的人,相信会明白,融进日常里的拉杂远比宏大的原则来得更腐肉噬心。
在结束的时候,不如祝愿「爱」没了,但「美好」还在。
关于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始末,并没有细细追踪过,今天下午才捋着新闻里的时间线草草略过。
不过特别有印象的是,在他们婚礼上,曾经陈晓对陈妍希那个掀头纱的吻,是「偶像剧式的浪漫」。
哪怕到了这一刻回看,依旧封神。
谁会否定那一刻的「相爱」呢?
我总觉得生命中有过浪漫的时刻,并且自己也真心感受过浪漫,是很珍贵的体验。
或许经年累月的现实早已磨平了爱意,但岁月依然留下爱过的痕迹,哪怕是夹杂在纷纷扰扰的流言之间,依旧能找到彼此曾经笑颜如花的对视,真心相守美好愿景的彼此交付,哪怕后来改变,哪怕后来无法兑现,毕竟有过那些个时刻。
「走散的人们」如果非要在心中留下点什么,便留住一抹美好吧。
那些黑暗的,就把它们抛在身后好了,未来各自依旧朝着阳光走。
外界纷纷扰扰,生活乱乱糟糟,从前如何定性,皆为过往,今日从头起,未来各自生欢,各自安好。
希望你很好,我也过得不懒。
因为我很好,也希望你过得不赖。
不枉爱过一场。
3.“爱情是流动的河,婚姻是停泊的港,人生是向前的帆。”
这一次新闻出来,评论区已经不像曾经看到各路明星夫妻分手时悻悻然高呼“不再相信爱情/婚姻”了。
我们当然还要相信爱情,相信婚姻。
只是我们不因谁与谁的离离合合而轻言妄断。
只是我们不需要把它们看的太重。
只是我们别把它们当成人生的唯一和全部。
爱情不是救赎,婚姻不是解药。
解法要在整个人生里寻找答案。
人生辽阔,还有很多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工作、好好赚钱、好好照顾自己。
遇见新的人和新的事。
走向新的天地。
庆幸他们只是双双走进又走出婚姻,而不是用婚姻捆绑彼此的往后余生。
陈妍希1983年出生,42岁;
陈晓1987年出生,38岁;
虽然9年婚姻,看似不短。
但相较于独立的人生,向前或者往后看,
他们还有各自的更多年。
4.“彼此体面,是给孩子共同撑起了一片天。”
「爱」可以是两个人的事,可「家」是一群人共同的责任。
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聚散离合各自承担,可是,孩子是无辜的。
前几年,两个人婚姻存续期间,爆出过太多传言和八卦,对两人来说,离婚或许是解脱,但这中间伤害最大的其实是孩子。
后续希望公众舆论和当事两人给孩子尽量好的成长环境。
正如他们官宣的落脚点“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无论夫妻之间有多少恩怨,孩子都应该得到父母双方的爱和关照。
离婚并不意味着爱和亲情的结束。
这才是夫妻一场,对婚姻最好的交代。
本文作者:萝茉莉。
80后野生写手,白天驰骋职场,晚上写字自娱,用心感受,真诚表达,恣意生活,从容变老。热播、经典剧评陆续更新,欢迎关注,陪你看剧浅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