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大地惊雷》,为啥新版的空间层次感更强,更让观众震撼?

前言

《大地惊雷》是一部典型的美国西部片,描述了14岁女主角玛蒂与警官郭洛达合作,为她的父亲寻求复仇的故事。

在2010年,美国导演科恩兄弟对这个西部片进行了全新的改编,通过运用阴郁的视听语言、非传统的角色刻画和沉重的故事结局来重新调整剧情。

那么,导演运用了什么样的拍摄手法,让观众更加震撼?

视听语言

电影摒弃了传统西部片的元素,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这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现代特色的黑色影片,给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

导演运用暗淡的色调和强烈的对比度来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传达出人性的黑暗面。

运用打光技巧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阴影,增加紧张感和压抑感。

导演可以运用追赶、追逐或快速切换的镜头运动来加强视觉冲击力。

让观众跟随主人公的视角感受到紧张和危机,更加投入到剧情中,感同身受。

影片中科恩兄弟以阴郁的画面、晦涩的内容,愤世嫉俗的黑色元素表现了人性的危机。

导演将旧版《大地惊雷》中,很多明显的西部元素予以改编。

将其演绎融合了西部片、强盗片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的现代黑色电影。

传统西部片通常在视听表现上,强调宏伟的场面和快节奏。

黑色电影则着重表现层次感和微妙的逻辑关系,科恩兄弟的黑色电影常以夜景为主。

角色往往在黑暗中出现或隐匿其中,营造出恐怖和阴暗的氛围。

这种灯光处理方式使观众产生了一种阴森可怖的情绪体验。

阴暗深邃的视听语言传统,西部影片在视听语言上讲究宏阔欢快。

黑色电影的空间层次感非常强烈,事物微妙的逻辑关系通常通过画面来表现。

科恩兄弟的黑色电影场景多以夜景布光为主,影片人物一般在黑暗中出现或隐藏。

这种灯光运用,让观众感受到恐怖阴森的心理感觉。

1969年版的《大地惊雷》在视觉语言方面,主要以较为明朗清晰的彩色为主基调。

1969年版本影片的远景及彩色色调,让电影过于轻松明快。

难以让观众在心理上,形成与主人公玛蒂一样沉重的复仇意识。

那么,电影除了运用视觉语言来缓解观众情绪,在其他方面还早增加了什么细节?

配乐艺术

音乐方面,电影采用抒情轻快的音乐,与西部辽阔景色相符。

搭配上阴郁的场景营造了一种矛盾的氛围,主题音乐选用基督教忏悔之歌。

“倚靠的永恒之臂”,传达出深刻的心理忏悔意味,与复仇主题相得益彰。

导演的镜头艺术巧妙地让观众融入剧情之中,通过精心打造的画面和音乐。

选取中景、近景为主要景别,晦暗阴郁的场景搭配上强烈的复仇主题,让整个故事显得压抑和深沉。

电影的音乐特征以抒情的轻快音乐为主,符合美国西部辽阔宏大的远景特色。

搭配上色彩鲜艳明朗的远景,让观众倍感欢快舒畅。

极为容易引导观众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科恩兄弟的版本里。

通过明暗对比的效果,故意扭曲观众的视觉感受。

在夜晚的场景中,特写镜头展现了两人和马匹,仿佛马在黑夜中呻吟。

马蹄声从规律急促变得越来越无力且混乱,但郭洛达仍然坚持骑马狂奔。

玛蒂的脸上被汗水打湿,在阴影的映衬下变得扭曲不堪,她无奈地乞求停下。

郭洛达置若罔闻,直到小马倒下在黑暗的夜晚。

一声刺耳而沉重的枪声结束了小马的生命,此刻玛蒂第一次痛苦地哭泣。

这一幕不断震撼着郭洛达,也冲击着观众脆弱的内心。

相较于老版电影中轻松平和的回家之路,科恩兄弟让这段旅程变得与众不同。

这种黑色心理冲击的特点,展示了非传统的女性和英雄角色刻画。

他们让女性变得硬朗独立,而英雄则展现出道德的模糊性。

那么,导演是怎样巧妙的运用镜头艺术,让观众能代入到剧情中?

剧情的改变

电影《大地惊雷》,不仅尊重原著小说,完全从女主人公玛蒂的视角出发。

旧版本的西部影片,安排玛蒂不小心掉入蛇洞中正无可奈何之时。

警官郭洛达挺身而出开枪为玛蒂报了杀父之仇。

虽然大仇得报,但旧版电影突出了男性的勇敢和无畏,女性仍然要依附于男性。

女性现在,仍然处于被伤害和保护的地位。

在传统的美国西部影片中,女性多数处于被动和附属的地位。

她们通常温柔依赖,而西部英雄则是勇敢雄壮的男性。

他们让女性变得坚强独立,而英雄则呈现出道德模糊的特点。

在2010年新版的电影中,影片故意改编了原有剧情。

让玛蒂手刃仇人汤姆,这种改编充分地展示了黑色电影对女性个性的颠覆。

其硬朗勇敢的性格让观众极为震撼,为了表现男性英雄的视角和观点。

经常依靠警察郭洛达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并维护个人英雄主义的迷信。

1969年版本的电影中,警官郭洛达的家庭条件富裕。

他并不是为钱财而帮助玛蒂复仇,但是在新版影片中,导演将其生活条件设定为极贫穷。

在1969年版本的《大地惊雷》中,一开始玛蒂和父亲生活安逸欢乐,无忧无虑。

故事最后警官杀死凶手汤姆后,获得了政府及女孩的感谢和奖励。

电影以“有时间来看看我这个胖老头吧”这一段温馨的台词为完结,生活又重新归于稳定和平淡。

但是在新版的《大地惊雷》中,导演科恩兄弟从一开始玛蒂父亲被汤姆杀掉时。

让整个故事充满沉重的复仇情绪,观众能直接感受到主人公身上难以化解的仇恨。

即使在影片最后,女主人公在警官的帮助下,报了杀父之仇。

但警官和女孩没有任何的解脱,结局和开始一样沉重而阴郁。

尤其是在玛蒂的结局方面,新版电影与1969年版本有着明显区。

那么,这些剧情改变的有什么作用?

黑色影片风格

剧情的改变让影片和观众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中,影片中,玛蒂终于杀死了汤姆。

但是镜头突然转换,玛蒂一下从西部阳光明媚的峡谷掉入了可怕黑暗的无底洞中。

玛蒂在洞中被毒蛇咬伤,这种不同的设计似乎寓意着玛蒂的复仇,其实也代表了某种罪过。

在传统的美国西部影片中,女性多数处于被动和附属的地位。

她们通常温柔依赖,而西部英雄则是勇敢雄壮的男性。

在新版黑色电影《大地惊雷》中,科恩兄弟彻底颠覆了女性和英雄的形象。

他们让女性变得坚强独立,而英雄则呈现出道德模糊的特点。

电影《大地惊雷》主要以警官郭洛达的视角,来观察玛蒂的复仇行动。

在影片中,好像从走上复仇之路开始就踏上了罪恶之路。

尽管最终得偿所愿报了仇,却还是掉入无底的罪恶深渊。

导演让上帝赦免了玛蒂的罪恶,在被蛇咬伤的伤口处画上了代表心灵救赎的十字架。

她的手最终仍由于蛇毒而留下残疾,电影这种黑色影片风格,让观众意识到玛蒂本身将会一生背负罪恶带来的痛苦。

这种深沉的结局与旧版电影中玛蒂复仇后,在父亲墓碑前畅想未来。

回忆美好生活的景象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玛蒂在导演科恩兄弟的设计下。

身上具有黑色影片中黑寡妇的特征,尤其是当她近40岁时仍然孤身一人。

身着黑衣来到父亲墓前,伴随着萧瑟的寒风和雪花,表情麻木僵硬,发人深省。

新版电影《大地惊雷》异常深邃的故事结局,让无数观众在影片放映结束后。

仍然沉浸在对复仇伦理的无限思考中,可以说黑色影片带来的伦理性思考。

光这一点,就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西部片!

科恩兄弟2010年执导的电影《大地惊雷》,将西部复仇故事,演绎出独特的黑色影片风格。

导演从视听语言、人物刻画及故事结局等方面,赋予西部复仇电影更深层次的内涵。

可以说,科恩兄弟执导的《大地惊雷》,以更加个性化的电影元素,代替了美国好莱坞传统西部片中常见的故事元素。

甚至故事主题也随着这种改编而具有黑色意味,引导着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审视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从而获得不同的观影感受。

结语

《大地惊雷》不仅改变了美国好莱坞传统西部片中常见的故事元素,还通过个性化的电影元素为电影注入了独特的风格。

故事主题也具有黑色意味,引导观众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从而带来截然不同的观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