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岭大地》的推荐

《云岭大地》是我第一部完全使用AI编曲软件和弦派制作的原创音乐专辑,共收入在五天时间内创作的九首歌曲,融入了云南风土人情的相关元素。我的朋友于美琦为我提供了很多视频素材,给所有歌曲都配上了MV,对宣传很有帮助。

第一首《云岭大地》是整部专辑的主题曲,编曲选用大气国风的风格,演唱选用了民族唱法的音色,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视角宣传云南的风土人情。云南电视台有部叫《云南》的纪录片,片尾曲化用了《小河淌水》,唱出了一种历史沉浮的苍凉感。我创作这首歌,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参照。

第二首《旅歌》原本写的是茶马古道,但是经过考虑还是把相关的元素抹去了,讲述外出闯荡的心路历程,是一首励志的歌。因为第一首写得比较柔美,第二首切换成欢快的曲调,有助于体现整部专辑的多元化。

第三首《天生桥》是对同名古诗的演绎,写的是香格里拉的天生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我对各地各民族的民俗和信仰都秉持着批判的态度,所以让我发自肺腑地赞颂神灵是绝不可能的。

第四首《风花雪月》写的是大理。因为我是大理的,当然在创作中要有特别的偏向。每一个写整个云南的作品,我都要刻意地把大理的元素专门放进去。但是我对大理也并不是特别熟悉,只能根据自己的印象抽象地创作,没有掺进去什么奇特的知识点。

第五首《望夫石》本来要写的是阿诗玛,但是实在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也不太好取名,只好换了个选题。望夫石和阿诗玛是两个有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故事,对此我没有深入研究但有基本的了解。古代有很多男子外出闯荡从此再不复返,独留痴情的女子死守一生的凄美故事,令人喟叹。

第六首《印象云南》从游客的视角体验云南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云南的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各有各的特色,整合起来创作一首歌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篇幅有限不能写全,只能查阅资料找一堆意向作为代表。旅游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奢侈乃至奢靡的活动,所以旅游的观感主要来自于丰富的阅读,而不是身临其境。

第七首《山寨夜话》是借用山寨夜生活表达一点对人生的思考。云南有独特的火塘文化,我想把它单独拿出来写,但是想不出来确切的主题。毕竟这是一部融入云南元素的流行音乐作品,而不是科普性创作,所以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更恰当一些。

第八首《摩崖诗刻》和上一首类似,是借摩崖诗刻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许多文人雅士拜访名山大川都要留下点墨宝以示纪念,有的就以石刻的形式呈现。随着光阴的流转,这些刻录的印迹慢慢消磨了,后人就在这些遗迹之中追忆往昔,生出许多情感。云南高山大川密布,是选择这一主题的契机。

第九首《阿夏》写的是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也叫“阿夏走婚”。对摩梭人风俗的深入了解,是我对整个云南所有民族全面了解的开端。虽然摩梭人并没有被单独作为一个民族划分,而是归属于纳西族。走婚有没有真挚的爱情我不知道,但是我是按照真挚的爱情的角度来创作的这首歌。

经过十多年的练习,我的作词作曲技能已经没有多大问题了,但是由于编曲技能欠缺以及创作条件有限,要写一首完整的作品出来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所以我一直在按捺着创作的热情。而现在和弦派为我提供了词曲编唱一体化创作的条件,可以仅靠一部手机就能实现随时随地短时间内完整创作,这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2024年2月14日

《浅尝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