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怼网友”后道歉,最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李佳琦最近上了热搜事情也很简单,“怼”了直播间一位观众。

事件回顾:

9月10日,有网友在李佳琦直播间质疑某品牌眉笔越来越贵,李佳琦反问道:“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好吧,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有的时候要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来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好不好?……”在接下来的直播中,李佳琦或许自觉失言,表示直播间还有50元3支的眉笔,大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他又说:“反正以前李佳琦的状态是完全看不到了,尽量保持以前那种有趣的状态和说自己喜欢的东西的那种状态,导致我现在什么都不能说,咱们就做一些圆滑的人吧。”

意识到言语不妥之后,又道歉了。

对于这种事情,网友当然不买账。

实际上,不管是无心之言也好,还是嘴上有失也好,这句话背后,实际上是正在发生着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女性实际消费能力正在降低,女性可能正在被职场驱逐。

智联招聘发布《2023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从职场发展、婚育家庭、职场性别平等维度,洞察职场女性生存发展状况。

从薪酬来看,2023年,女性的平均薪酬为8689元/月,与男性的9942元/月相差1253元,总体来看,男女薪酬差距呈逐年缩窄趋势。2019年,女性比男性月薪低23.5%,2023年相差约12%。报告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性的职场价值日益得到更多认可。

数据看上去是不是很美好,但是平均数这个数字,本身的参考意义并不大,就好像我们和马云平均一下,人人都是百万富翁。

实际情况呢,中国15-64岁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79.39%下降到了2019年的68.57%。

按照我们正常人的理解,劳动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率的降低必然导致女性收入的减少,从而拉低消费。

经济学领域有个有意思的“口红效应”

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最受人们欢迎的商品竟然是非生活必需品的口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在人们生活窘迫的时候,他们根本负担不起那么昂贵的商品。

但是,为了慰藉自己的内心,很多人会选择使用一种廉价的商品进行替代。

口红的价格不高,但是却可以让人们获得短暂的安慰。

那么,套用这个理论,李佳琦直播间那款79的眉笔,不说卖爆了,至少也不会差。

但是,当这支79的眉笔都开始被质疑是不是越来越贵的时候,实际上,是整个中下层人民的经济收入已经达到了某种不太好的程度。

再说个有意思的现象:今年手机市场在萎缩,但是高端手机市场反而逆势上扬。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570万台,同比下降2.1%。上半年出货量约1.3亿台,同比下降7.4%。

第二季度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到23.1%,相比2022年同期逆市增长,增长3.1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能挣钱的那帮人,依然很能挣钱,但是低端市场,正在萎缩。

今年七夕的时候,突然爆了一个词“舔狗经济崩盘”。

就是指过去愿意当舔狗,给女生送东西的男生,今年不爱花钱了。过去化妆品商家在七夕能赚的盆满钵满,今年收入都少了。

以上种种,仔细研究,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男的不当舔狗后,女性劳动参与率降低后,大家似乎都变得很理智,觉得钱不好挣了。

再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是目前中国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女性的比例比男性要高。

按照常识,女性在接受高水平教育后,获得工作的机会会增多,参与劳动的数量应该是越来越多才对。但是,实际上,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不升反降,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十来年在互联网上特别火的“女拳”。

我知道的女拳,大概是“咪蒙”。然后是小X书。

与女拳相伴相随的是资本与女性合伙的对男性的PUA。

其实这个模式很常见,比如商家跟你说爱你的男人会给你买······。

买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大到钻石、房····,小到奶茶、化妆品。

简单来说,这是商家PUA消费者消费的一种手段。隔壁的日本三十年前就用过。

八十年代日本东京的独立女性月消费在60-100万日元左右。而伴随着女性消费能力的崛起,服装、化妆品、奢侈品、美容美发等女性向行业也一并迎来了黄金期。

资本赚钱不分男女,不仅要赚女人的钱,还要赚男人的钱,所以,当时日本银座的餐厅里,推出了“情侣套餐”,原本几千日元的菜品被包装到3万到5万日元不等。同时还鼓励男性选择在高档餐厅约会,甚至下定义:不带女人在这里用餐的男人,不值得托付终身。(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

而且更BT的是,日本当时的部分女权主义者鼓励女性做“海王”。

1992年,女性杂志上刊登了《平成女性的四名男友》的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称记叙了东京女性的日常生活,并提出了新名词“恋爱资本主义“。

文章中所谓的四名男友,其实是四种男人,分别是“跑腿男、买单男、礼物男和本命男”。这四种男人各司其职,满足女性在各种层面的需求。

“跑腿男”指的是收入普通、相貌一般的男性,用于给女性跑腿、处理各种杂事。“买单男”指的是经济实力雄厚的男性,负责和女性去高档场所消费时的买单。礼物男”是在特定节日送出惊喜礼物的男生,很多日本女生都喜欢仪式感。而“本命男”则专门负责谈情说爱,是女性的精神归宿,可以穷,但一定要长得帅。

文章作者很清楚“有钱、有颜、有情趣、有思想”四个优点不太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名男性身上,所以鼓励日本女性同时找四名男友,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幸福”。

说白了,就是既要和帅哥谈恋爱,还要有三个舔狗负责给女生花钱。

本质上,日本当时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舔狗经济。

舔狗经济可以很火热,但是崩盘也可以很快。

9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谁也没想到日本经济突然间就崩了,大量企业裁员,大量员工失业,没有失业的员工也面临着降薪。

日本男人面对高房贷,高失业率,开始远离奢侈品、远离社交、甚至远离恋爱,“宅男”一词也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二次元产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起飞的。

对日本男人来说,二次元虚拟女友多好,没要求,不乱花钱,还漂亮温顺,低成本就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样,日本的色情产业也就是这个时期开始爆发式发展,毕竟,一盘“老师”的光碟比出去谈恋爱便宜的多。

日本那个时候女性失业率大幅上升,毕竟经济危机之下,雇佣女性这个政治正确已经不重要了。

日本经济崩盘后,对于女性的暴击是一连串的:首先是女性失业;其次是当舔狗的男性降薪或者失业,能买买买的机会少了;部分男性躺平后,连靠结婚搭伙过日子的难度都上去了。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发布2021年度人口和社会安全调查结果:当被问及是否有结婚意愿时,17.3%的单身男性和14.6%的单身女性表示他们一辈子都不打算结婚。

2016年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的调查问卷显示,希望结婚的男性只占38.7%,妇女则占59%。

2019年日本东京大学团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日本30~34岁间处男率从1987年的8.8%上升至2019年的13.7%;而英美的同年龄段处男处女率仅为1.5%~3%。

在不结婚不谈恋爱这个问题上,平成废宅倒是做的很彻底,甚至连动物欲望都被磨没了。


再说回李佳琦这件事。这件事能上热搜,本质上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第一个是经济大环境不好,毕竟一支79的眉笔也让很多人觉得贵了。

第二个是舔狗经济崩盘后,经济下行的压力已经从男性传导到女性这。

第三个则是长时间的资本和某些极端女拳合作对男性的PUA开始逐渐反噬。

在这要说清楚,这三个因素是共同发生作用的。

我们先说李佳琦这句话:“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好吧,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有的时候要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来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好不好?……”

换一个说法,大家就会觉得很熟悉:几百块钱一个人的日料哪里贵了,这样才会显得有面子好吧。有些时候,要找找自己的原因,带女生吃饭都不愿意花钱,怎么敢谈恋爱?

说白了,这种话术就是商家PUA消费者的。只不过,过去是用来PUA男性的。

这三个因素怎么发生作用了呢?这还要跟女性的工作结构有关。

上面说到,女性在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理科专业男女比例分布的不同。在本科阶段,男女比例大致相等。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女性比男性明显要高。

为什么?很简单,考研的原因。像汉语言、新闻、外语这些文科专业,到了研究生阶段,几乎全是女性。而很多理工科的男性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

看上去,女性的学历确实提高了。但是,却和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匹配。

总的来说,我们国家依然是一个工业大国。很多时候,文科专业是为工业提供服务的,也就是说,大量的产业是要靠着工业吃饭的。

在第二产业乏力的时候,企业降本增效时,首当其冲进行裁员的就是从事文科辅助岗位的人,其次才是技术员。

但是,最关键的是,我们国家女性在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那十来年,却没有多少女性实现财务上的飞跃。相反,那时候男性程序员一年几十万闭眼挣,高级程序员一年挣个上百万的也不在少数,那十来年造就了多少中产?现在因为中产破产三件套里有一个就是妻子辞职不工作。

所谓“饱暖思淫欲”,和日本的历史类似,经济大发展的时候,男性愿意当舔狗,以此满足动物欲望。加上商家鼓吹消费主义,部分女性吃到了性别红利,享受到与其自身收入不匹配的消费。

并且传统社会的氛围是女性只要有工作就行。所以网上还会有各种惊掉人眼球的说法,比如女生能挣三千等于男人能挣三万。很多女性间接的丧失了职场竞争力。

但是疫情之后呢?经济下行。大量人失业,失业的时候是不分男女的。

古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去享受到性别红利的女性的消费惯性一时半会停不下来,但是同样失业或者降薪的男性,却不得不面临生存问题。

当男性开始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自己的消费降级。去看看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里,男性消费者的比例远高于女性。

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谁还会去考虑当舔狗呢?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七夕的时候过去商家常用的那一套PUA男性的方法不管用了。

经济危机之下不分男女,过去商家和女性合作PUA男性,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反噬。

本来男人现在工作就难了,商家还搞PUA那一套?那就把你往死里怼。

过去职场小仙女刚进公司就怀孕,生完孩子就跑路,现在经济不好,第一波裁的就是女性。

经济危机中公司为了活下去,要996甚至007,小仙女干不了?对不起,您不适合我们公司。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日本三十年前经历的,现在只是换了个马甲继续在中国上演。

资本不在乎男女,只在乎赚钱。

所以,当PUA男性给女性花钱行不通的时候,那就分开,一部分转战男性市场,另一部分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力的商家就把过去那一套换个说法继续PUA女性。

说的再难听点,当一个女性一个月只能挣三千,去掉房租水电手里可能只有一千块可以支配的时候,如果没有男性给她买单的情况下,别说79一支的眉笔,就是29都有可能觉得贵。

所谓女人挣三千和男人挣三万一样,只不过是女性的很多消费支出转移到男性身上。当男性不愿意给女性花钱的时候,3000块就真的只是3000块,不会因为女性的性别存在汇率差

今天主播说79的眉笔你都觉得贵,那你需要好好努力,就是过去那一套换了个说法而已。只不过,PUA的对象换了人罢了。

如果那位被李佳琦“怼”的是女性的话,只能说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正在慢慢发生,女性的收入可能越来越低,部分可能慢慢地被驱离职场,只能从事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低端服务业。

过去呢,互联网把女性抬得高高的,其实呢,抬得不是女性,而是财神爷,毕竟女的比男的更愿意花钱。但是,女性自身的挣钱能力不够,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就更加被凸显出来。

或许呢,当女性觉得79一支的眉笔也很贵的时候,也是男女关系重回平衡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