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大叔演绎希区柯克式惊悚片杀人狂

赫克托·布莱克爵士(休·博纳维尔饰)独居在一幢豪华的大房子里。他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上流社会人士,无论经济实力还是社会知名度都很名流。托比(乔治·麦凯饰)是一位喜欢也擅长涂鸦的年轻画家,他专挑富裕精英人士家里去涂鸦。通常搜罗一些财物再画一幅画留下“到此一游”四个字扬长而去。但是这一次他潜入了知名法官布莱克的家里,发现了惊天秘密。

托比23岁,生长在单亲家庭,她和母亲居住在一起,母亲是一位大学老师(凯莉·麦克唐纳饰),看起来很敬业。她有几次和她的学生个别谈话,很善解人意。学生费萨尔和父母关系不好,父母希望他继承家族的医学事业学医,可他偏偏热爱电脑和父母执拗来着,然后自杀未遂。作为老师,丽莎很有耐心地疏导他,循循善诱,完全看不出她其实在家里和儿子的关系也很僵。

儿子托比和黑人小贾(佩塞尔·阿斯克特饰)是割头不换的好兄弟,他们热衷劫富济贫,打家劫舍,偷偷潜入富人家顺带掠走财富,然后涂鸦一番后走人。他们做了好多回已经引起了警方注意,新闻里也几次三番地报道,他们自己觉得做得天衣无缝,乐此不疲。

托比很叛逆,很讨厌体制内那些装模作样的政客,他就想和体制对抗,总得做点什么。有一次在地铁站,他顺手偷走了一名乘客后裤袋的手机,示意身后的乞丐别声张。然后假装从地上捡起手机还给乘客以换取报酬,再把这笔报酬送给了那位乞讨者。像这样劫富济贫的事托比不是第一次做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经常和小贾潜入各种豪宅,他们在得手后会留下巨大的涂鸦,意思是侠盗两人组到此一游。

这一天 小贾像往常一样装成钟点工进入一座大厦拿到无线网络的密码,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这个房子的主人有多危险。他进了大门直接来到客厅,把桌上那标注在器物后面的密码拍下来了。当他刚把图片发给托比时,房子的主人布莱克突然出现了。小贾塘塞说自己在找厕所 ,主人说左边往前走。

收到图片的托比开始调查,他在网上查到了房子的主人赫克托布莱克爵士曾是一位有名的法官,但去年突然不知什么原因辞职了。那天小贾请托比喝茶,说点了昂贵的金枪鱼奶酪餐,由他买单请客。托比放大了小贾发来的图片给小贾看,无线网络旁边有一个象牙,这意味着这个房主家里肯定有很多值钱的东西。

还没等托比说具体行动时间,小贾却表示他打算洗手不干了,因为他的老婆怀孕了,他不能再做这样冒险的事情了。一番争执后,两人不欢而散。但是 ,执着的托比并不打算就此止步,他趁布莱克不在的时候偷偷溜进了他家,他使用图中的密码连接到无线网络,然后关闭了房子里所有的安全系统。 他撬开门走了进去搜罗了一番之后,准备将墙上的画像挪开进行涂鸦时,突然听到有微弱的呼救声。

与此同时布莱克正在和警察局某警司壁球,他的手机发出警报,警告其家中的安保系统全部下线,看到提示后的布莱克立马赶了回去。

托比在布莱克打电话时迅疾从他家溜走了。等到布莱克打完电话,他感觉到刚刚有人在他家,现在却不见了。其实托比躲在门楣台阶下的草丛里,黑暗中他浑身发抖。

托比犹豫了一下还是报了警,他躲在法官家门口树后面,看着警察从他家进去,很快又出来了,房子主人完全安然无恙。他决心要弄清真相,又一次去到他家。他走到地下室,发现了一个陶艺品陈列柜,搬开以后后面有一扇红门,打开门他惊呆了,里面有个满身是血的阿拉伯男人,他说我会带你出去。话音刚落,他被突然回到家里的法官打晕了……

这边托比的母亲焦急地等待儿子回家,他失踪了。2天前她和母亲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了,母亲去找过小贾,可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小贾做了父亲,高兴之余他也在担心托比,他来到托比家,翻了他的抽屉,发现一封信,信是小贾偷偷放的,为了引导托比母亲注意那个法官。信是寄给波斯通大学老校友赫克托布莱克爵士的。

丽莎拿着那封信报了警,儿子失踪已经超过72小时。艾拉洛伊探长详细记下了丽莎的陈述,她带人来到布莱克家,走进地下室,她发现了那个陶器柜后面的红门请爵士把门打开,什么也没有,但是门上的窥视眼她觉得奇怪,为什么从外面能向里面张望,而不同于一般用户装在里面向外张望。她问爵士为什么,布莱克恼羞成怒,就你不省心,也许工人装反了。探长叫警察把他铐了带走。

警司放了他,没有切实的证据。这让丽莎很灰心,她决定自己潜入他家查出真相。她先请求小贾协助她,可小贾说我有了儿子我不能涉险,明的拒绝了她。丽莎很伤心,为了儿子她一直跟踪布莱克,竟然在一个夜晚,看见他家窗户有个年轻男人连滚带爬地逃出来了。

他语无伦次,说那个法官给他茶里下了药,但是他不能报警,他正在申请永久居留英国公民,那样会毁了他。丽莎将此事告诉了小贾,他们俩都不理解。

之后,小贾收到了丽莎寄来的一个内存盘,看来丽莎已经知道了他和她儿子涂鸦的事了,可是他找不到丽莎了 。他想到自己的好兄弟托比和他的妈妈、还有那个申请永久居留英国的伊朗人,这其间太蹊跷了。

他勇敢地出发了,去面对恶魔……

就这么个连环大活人失踪案,希区柯克式的惊悚场景,层层叠进,暗黑凉夜,一切的罪恶在悄悄地进行,那么恐怖那么无声无息,却又那么血腥惨无人道的嗜杀,都发生在一个光鲜的体面的曾经还为王室做过法律顾问的前法官家里,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他,赫克托布莱克爵士,还是伯斯通名校的名誉校友。在校庆300年庆祝会上,校长赞誉之词溢美言表,说他终生尽心尽力地为法律的公正和平民的利益奔走呼号,且为难民提供免费服务。他白天在公众场合体面光鲜,回到家里,手操电动刀具,肢解尸体,直接扔进家里的焚化炉,然后一个镜头,他把托比的骨灰倒进马桶冲掉了,看的人毛骨悚然。

在光天化日之下,他是知名法学界精英,富有的荣誉校友,体面的名流,每年给学校大笔捐款。连小贾妻子的毕业论文还托了自己的指导老师转给他请他指点,他就那么随意地扔进了垃圾桶。暗地里勾引波斯人按摩师去他家,说自己有能力为他的永久居留英国的事情帮上忙,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年轻人聊着,看得出来他的性取向也有男同的意思。而当他的罪恶被暴露以后,他的嗜血的疯狂,泯灭人性的杀戮竟如杀个鸡宰个羊那样信手拈来,令人发指。

电影将上流社会的虚伪、种族歧视、殖民意识、同性恋癖等暗黑元素赋予这个双面人一体,种种凶残挑战人性的罪恶揉合在一起,塑造了这名执掌着法律权杖的前法官的罪恶人格与变态心理,推出了一场场杀人游戏,真的令人魂飞魄散。你开看了就不由自主地被诱惑着想知道下一轮剧情的发展,看点频频撕扯着拖拽着你的心。这就是惊悚、悬疑片的独特魅力吧。

法国哲学家、作家、神秘主义思想家西蒙娜•薇依 在《重负与神恩》一书中写道“伤害别人的行为,是将自己内部的堕落转嫁给他人。也正因如此,似乎这么做便会得到救赎一般,人很容易转向这样的行为”。正是这样,布莱克少年时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他的父亲移情别恋一位年轻英俊的波斯人,渐渐冷落了自己的妻子,直至他母亲自杀。这个童年阴影一直困扰着他,又陷入了“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他又重蹈覆辙,走入了疯魔的杀人怪圈。

男主的父亲应该是一个很成功的工厂主,竟然移情别恋一个仆人还是波斯人,是他认为的殖民地贱民。从小被送到寄宿学校的法官,经历了缺爱的童年,逐步长成的阴暗心理怎受得了?于是仇恨的种子在心间发芽,畸形发展膨胀到杀人如麻。这样的电影让人们思考,人性的恶是怎样一步一步裂变成杀人狂魔的,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如此的对立并南辕北辙,他在自我的拧巴与纠结中终于走向堕落而万劫不复,或许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那个被囚禁的阿拉伯人你一定猜到了是谁,前任法官为了掩盖这一罪行,后来竟然杀红了眼。而演绎这些令人发指行径的男主竟然是《唐顿庄园》里那位集智慧高贵于一身的庄园主,他天生一双晶亮犀利的眸子,在此片中成了杀红了眼的罪恶之眼,完全颠覆了《唐顿庄园》中智慧超群的家族领袖之范儿。休·博纳维尔日臻成熟、多面的演技飙悍无比,让人惊艳,叹为观止。

不过,影片也有诟病,比如连环杀人的剧情比较老套,那个按摩师第一次逃出虎口了,为什么第二次又入虎穴,终致走上了不归路,未免有些弱齿。难道拥有永久移民身份比生命还重要么。

但是,总体剧情的发展与细节的铺排还是符合逻辑的,而且惊悚阴森的剧情一步步诱人深入探险,开头暗夜里的涂鸦镜头阴森可怖色调的渲染,和着恐怖颤栗的音乐氤氲而来,特别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惊悚感觉。待到杀人狂真相毕露失踪之人排列纵队时,观影者完成了一次探秘全过程的享受,丰富了人生的某种经历,我想这也不无裨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