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今天20:00档,《故事里的中国》带你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2020年12月24日16:35:08 娱乐 1612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当91岁的汪奇老先生与《故事里的中国》连线,再次以小号手的身份奏响国歌第一声时,71年前开国大典上众人齐唱国歌的震撼场景,浮现在眼前。从那一刻起,《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响彻在中国大地,迎接着每一个安稳的黎明,见证着每一个荣耀的瞬间,也鼓舞着每一个国人不断前进!

CCTV-1今天20:00档,《故事里的中国》带你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 天天要闻

今天20:00档,CCTV-1《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八期,带我们聆听国歌背后每一个热血生命的决然呐喊,继续唱响民族魂的颂歌。

亲眼目睹军飞行员狰狞面孔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用热血谱写中华强音

每当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我们总会肃然起敬、热血沸腾。是怎样的危急情境,让这首歌的创作者田汉和聂耳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故事里的中国》特别邀请到田汉的孙子欧阳维教授、聂耳的侄外孙青山导演,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个版本的录音师司徒慧敏的女儿司徒恩湄女士,他们细腻还原了当年田汉和聂耳创作始末。

CCTV-1今天20:00档,《故事里的中国》带你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 天天要闻

1931年,33岁的田汉和19岁的聂耳在明月歌剧社相识,相差14岁的两人因为共同的音乐追求一见如故,自此成为艺术和革命道路上的知己。

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轰炸机经过明月歌剧社楼顶,“那个时候聂耳先生在日记里面写到,他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俯冲的日本轰炸机中飞行员那张狰狞的脸”,青山回忆道。1934年底,田汉接手创作了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在剧本原稿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版歌词。

不久,田汉被捕,聂耳找到夏衍,主动承担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作曲的创作任务。拿到歌词后,聂耳很大一部分作曲工作在司徒慧敏家中进行。

司徒恩湄回忆道:“他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总是一边写一边唱,又跺脚又指挥又唱,很激动,吃饭的时候灵感来了,拿着筷子又接着唱,有时候都能打到碗上。”

全身心投入创作出的旋律,让司徒恩湄的奶奶感同身受:“我奶奶也不识字,但是她坐到旁边看着聂耳指挥、写、唱,她也跟着唱,还激动地说,‘是啊,我也是个不愿意做奴隶的人啊!’”

王源真情演绎青年聂耳

展现国歌力透时空的永恒生命力

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上映,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然而遗憾的是,那一天,田汉还在狱中,聂耳远赴重洋,两位创作者都没能听到这第一声呐喊。

64年后,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一部名为《国歌》的电影,以超现实的艺术表达方式,让身在狱中的田汉听到了《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

CCTV-1今天20:00档,《故事里的中国》带你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 天天要闻CCTV-1今天20:00档,《故事里的中国》带你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 天天要闻

如今,《故事里的中国》通过戏剧演绎的方式重温国歌创作背后的故事,由王源饰演聂耳、王洛勇饰演田汉。在王源看来,聂耳是一个热爱音乐、感触民间疾苦的人,更是一代有志热血青年的代表,他坦言自己在诠释这个角色时压力很大。

最开始表演时,王源还有些紧张,戏剧总导演田沁鑫鼓励他“再大胆点”,并现场示范角色的神态、动作。经过多次排练和情绪揣摩,王源不断向聂耳靠近,收获田导现场点赞:“好极了,你只要敢演就行!”

饰演田汉的王洛勇看完之后也表示:“王源虽然年纪很轻,但是他岁数(和聂耳)相仿,学音乐的背景又相仿,我在看他的时候,甚至觉得他的长相和气质真有点像聂耳。我觉得这种类似的机缘巧合,真的能够带出来这个角色清流的感觉。”

为了让讲述更加立体,本次戏剧呈现采用多重“跨时空”式场景,力图展现出《义勇军进行曲》中那种超越时空的勇气、斗志和生命力。谈及剧情设计,戏剧总导演田沁鑫也希望能够用艺术方式弥补现实的缺憾:“田汉和聂耳最后一次合作是没有见面的,我们设计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戏剧表达,主要是表现两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里面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虽然是跨越时空,但情绪是层层递进的,两个人的心灵在词和曲的共鸣中产生了一次共情。”

在精神接力中完成《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在开国大典替知音见证国歌响彻神州大地

作为艺术上的知音、理想道路上的知己,田汉和聂耳超越了年龄差距和时空距离,在精神接力中完成《义勇军进行曲》,也结下了一生的深厚友谊。

得知好友田汉被捕入狱,聂耳冒着被捕的风险,第一时间“抢”到了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撰写的歌词,聂耳把它当作好友的最后一个作品来谱曲,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实际上成为了聂耳的绝唱,也是聂耳和田汉的最后一次合作。

当时,被列入黑名单的聂耳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经日本赴苏联留学,在把修改后的歌谱寄回国内不久,他在日本不幸遇难,23岁的年轻生命定格在昂扬激越的音符之中。

CCTV-1今天20:00档,《故事里的中国》带你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 天天要闻

“听到聂耳在日本去世的噩耗,我爷爷大哭。他们俩最后见面应该是一年以前,谁知道这一别竟是天人两隔了。”田汉的孙子欧阳维眼泛泪光地说道,“他一边哭一边写悼念聂耳的词‘一系金陵五月更,故交零落几吞声。高歌正待惊天地,小别何期隔死生。乡国只今沦巨浸,边疆次第坏长城。英魂应化狂涛返,重与吾民诉不平’,这首诗后来镌刻在聂耳的墓碑上。”

彼时,《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已经开始传唱全国。1949年10月1日下午,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在开国大典上奏响,聂耳没能感受到历史性的这一刻,但是田汉当时在天安门的观礼台上,见证了他和聂耳最后一次合作的歌曲,带着生命的热度,铿锵澎湃,响彻中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无论何时何地,国歌里的这声呐喊,总会提醒人们铭记那段历史,不要忘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激发出的民族精神。

今晚,就让我们在《故事里的中国》聆听《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用热血、生命汇成的永恒交响,共同唱响每个人心中的国歌!

CCTV-1今天20:00档,《故事里的中国》带你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 天天要闻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