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中心医院核酸日检测达万份、发热患者闭环管理

2020年12月18日11:00:08 娱乐 1094

南充市中心医院核酸日检测达万份、发热患者闭环管理 - 天天要闻

疫情反弹,四川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作为全省新冠疫情救治定点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如何筑牢疫情防控网,保障百姓放心就医?

“医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在坚持各项疫情防控举措不松懈的同时,全面调动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积极保障抗疫物资和人员,不断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努力将疫情防控网编织得更细、更密,确保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两手抓’‘两手硬’,为全市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副院长伍季表示。

严格预检分诊,坚持防控力度不松懈

预检分诊处是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为了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医院严格实行三级预检分诊,分别设在门诊入口、各候诊区预检分诊台、各门诊诊室,通过检测体温、检查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等措施筑起第一道防线。同时,医院严格落实发热患者、普通患者和工作人员通道管理,将发热患者通道和普通门急诊通道完全分开。

为了力保院内“零感染”,医院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各项规章制度。医院党政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现场办公,针对全院重要区域、重点科室、关键部门、薄弱环节深入排查,发现不足立即整改,补齐短板,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为使医院环境更加安全,医院不断优化消毒流程,扩大消毒范围,加强空气、地面、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诊疗区域高频接触面的消毒频率。

南充市中心医院核酸日检测达万份、发热患者闭环管理 - 天天要闻

发热患者闭环管理,核酸日检最高达万份

医院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文件标准重新改建发热门诊,目前已投入使用。发热门诊现有面积335㎡,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具有预检分诊点、咽拭子采样点、专用药房、专用CT室、专用核酸检测室、自助挂号机、报告自助打印机等,并且24小时运转,基本实现了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医院不断提高核酸检测能力,目前购入了3台核酸采样舱,并在嘉陵传染病医院新建了120㎡PCR实验室,同时加强对核酸检测人员的培训,举行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核酸采样检测应急演练。目前,医院核酸检测能力可达到10000人份/天。

南充市中心医院核酸日检测达万份、发热患者闭环管理 - 天天要闻

防疫物资储备充足,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物资储备是疫情防控的强大保障。南充市中心医院配置有充足的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防疫设备,以及充足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能够满足隔离病区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同时,形成了《隔离病区启动预案》,能够确保隔离病区在2小时之内投入使用。

医院反复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及考核,结合各科室举行新冠肺炎应急演练,力求做到医务人员人人知晓,提高全院职工疫情防控能力。同时,医院精心挑选“精兵强将”作为新冠肺炎救治预备队员、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预备人员、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后勤保障预备人员等,并多次组织以上重点岗位预备人员进行了规范性操作培训。

加强病区管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医院严格落实患者收入院流程,非急诊患者预约后持核酸检测报告入院,急诊患者经绿色通道入院后安置在应急病房,待核酸检测报告出具后转入普通病房;通过发放陪护证严格落实“一患一陪护”,实行陪护免费检测核酸,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严格管控,每日监测体温,医护人员查房时对病区陪护进行陪护证的查验核实。

为了防止医院出现人群聚集、拥挤的情况,医院组织人员维持就医秩序,对就诊高峰,积极做好就医引导、问题解答等各项服务。为减少患者在院内排队等候时间,医院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挂号、出院床旁结算、在线问诊、病案线上寄送等就诊惠民举措。同时,医院张贴了醒目的标识指引患者有序就诊,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告知公众就医注意事项,让患者知晓医院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对患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回应。(李洪艳 周明月 黄静雯)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