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在11月27日已经上映,前几天传出消息说,票房已经破亿。而根据国家电影局的电影拍摄制作备案公示来看,陈宇编剧的《最冷的枪》已经立项,有消息传出导演不出意外就是张艺谋。这部片子的片名也是颇有意思,冰天雪地冷枪杀敌,倒是跟内容也颇搭。从最冷的枪剧情来看,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狙神张桃芳的故事。
近些年来,抗美援朝的故事逐渐被搬上荧幕,一秒钟主角张译今年另一部作品《金刚川》便是之一。虽然有些争议,但从效果来看,金刚川的效果似乎还算不错,这也不禁让人对下一步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生出期待之心。其实要说,张桃芳的生平如果拍的好那也是十分精彩的,毕竟他的狙击之神可是名不虚传。
张桃芳,1931年出生,江苏兴化人。他参军的时间比较晚,是在1951年的3月,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优秀的狙击手。初期短暂训练后,1952年9月被编入志愿军24军72师第214团,进驻朝鲜的战略要地元山。抵达前线的时候,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双方之间不再有大战役。可问题很快出现,敌军的武器比我方先进,便时不时的轰炸前沿阵地。
眼看我军拿他们无可奈何,还堂而皇之的晒太阳、开茶话会、跳舞,明显是不将我军放在眼里。后来一位志愿军战士实在气不过,加上距离也确实太近,只有四百到五百米左右。便开始拿自己的枪狙击,打一枪换一个位置,一天内狙击了七个敌人。他的成功给上级出了个好主意,很快上级下令,开始了全军的狙击运动。
张桃芳正巧遇上了冷枪冷炮运动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抵达的前一个月,炮兵也加入了其中。既然来了,那也不用多说什么,撩起袖子就是干。他领到的是一支前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由于对新枪不熟悉,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刚开始的时候,张桃芳的狙击技术很差,练习打靶能接连三发子弹脱靶。
恰好连长路过,气得大骂,说他吃了三个大烧饼。张桃芳听见这话委屈得不行,他也有傲气,便开始日夜练枪。一段时间后,技术还真练出来了,由此开始了狙击生涯。两个星期后,又熟悉了战场,富有天赋的他开始显露水平。接下来的32天时间中,他用436发子弹,击毙214个敌人。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他也因此被誉为上甘岭狙神。
美军被此扰得不得安宁,再也不敢外出晃悠,整日躲在工事防备里边。后来将上甘岭北战地起名为狙击兵岭,也调来了狙击手反击,不过倒是没啥作用。其实214个敌人也是有讲究的,24军军长皮定均因承诺送了他一双皮鞋,那是皮军长都舍不得穿的。张桃芳击毙211个人后,将弹壳放在这双鞋中。
皮定均知道了,就鼓励他说再打三个,因为张桃芳是214团的。后来他果然打了三个,1953年,张桃芳记了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结束后,张桃芳参加了飞行员。又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成为了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直到1985年退役。他的传奇故事本身便是绝佳的题材,用心拍成电影,效果想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