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置许久的中俄“西伯利亚2”天然气管道项目,竟要因为以伊冲突迎来春天?
日前美媒报道称,尽管以伊实现了停火,但是考虑到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中国依赖伊朗石油终归不安全,以伊冲突点燃了中国对中俄项目的兴趣,“西伯利亚2”有望复活,甚至可能绕过蒙古国,从俄罗斯直通中国。
按照其说法,这些年因为受到美西方制裁,伊朗石油几乎被中国包圆了,9成以上出口到了中国,于是中国对伊朗石油越来越依赖。
但是透过这次冲突,中国不太可能一直享受伊朗的廉价石油,以伊这场12天的大战是暂停了,可美以可能再次动武。
就算中国没有伊朗石油依赖症,中东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照样是一个巨大隐患。
这次以伊冲突爆发后,伊朗高层一度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很明显是把这个“世界油阀”,当成了对付美以的一块筹码。
美以对伊朗动武,伊朗出招反制,这本身没问题,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招,有点绑架全球利益,去对抗美以的意思,一旦伊朗真这么干,对中国的影响尤其大。
咱们从卡塔尔和阿联酋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要途经霍尔木兹海峡,这占到了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30%左右。
中东这个随时可能爆燃的火药桶,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威胁太大了。
而应对上述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这也是“西伯利亚2”有望复活的内在逻辑。
这两天,有俄媒报道称,中国着急让这一项目回归,今年9月俄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可能讨论此事。
除能源合作本身的必要性之外,一些消息人士认为,政治因素也在促使这一项目回归。
今年上任以来,特朗普没少向普京抛橄榄枝,其意在“联俄制华”,鉴于此情此景,中国很有可能加速“西伯利亚2”落地,用能源合作强化中俄关系。
从各方报道的意思看,搁以前“西伯利亚2”停滞不前,着急的是俄罗斯,可现在着急的一方似乎成了中国。
那么,“西伯利亚2”有没有可能像外界分析的那样很快复活,并直通中国?
说实话,中国确实有让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并不是在以伊冲突爆发后才产生的。
早在很久以前,咱们就意识到了中东的潜在隐患,所以这些年在购买中东能源的同时,又开发了俄罗斯和中亚等新的能源供应渠道。
这么多年搞下来,咱们的能源供应安全总体是有保障的。
中国并不会临时抱佛脚,仅仅因为一场冲突,就匆忙让“西伯利亚2”落地,眼下中俄确实在商讨推进这一项目,可这并不代表着中国很着急。
从启动到搁置多年,“西伯利亚2”进展到眼下这个现状,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蒙古国讨要天价过境费,对这一项目的立场一变再变,还有中俄在天然气价格上没谈拢等。
只有把这些影响项目进展的问题捋清楚解决了,“西伯利亚2”才能复活,中国绝不会因为某些场外因素,在这一项目被某些国家拿捏,做赔本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