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压哈佛大学,随意乱扣罪名

2025年05月27日18:20:19 娱乐 3609

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直接发函称哈佛"与华勾结",要求立即生效。

哈佛这边直接炸锅,一边骂美政府"非法报复",一边紧急安抚上千名可能被遣返的国际生。中国外交部也下场回应,直指美国把教育政治化"自毁形象"。

特朗普施压哈佛大学,随意乱扣罪名 - 天天要闻

这事儿表面看是特朗普和哈佛的私人恩怨,实则是美国文化战争烧到教育界的标志性事件。特朗普咬住哈佛不放,根本原因是这所"自由派大本营"拒绝在招生政策上接受政府监管。要知道哈佛162个诺奖得主的金字招牌,在特朗普眼里成了"觉醒意识形态温床"的罪证。

更讽刺的是,他任命的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直接把中国留学生当成了政治筹码——哈佛国际生里每五个就有一个中国人,这刀明显冲着"中国渗透论"的剧本来的。

但特朗普团队算错了两笔账。

第一,哈佛25%的学生是国际生,光学费每年就贡献数亿美元,这等于直接掐断顶级名校的现金流。

第二,联邦法官怀特已经紧急叫停全国范围内的国际生驱逐令,司法系统显然不买账。更打脸的是,连哈佛教授协会都跳出来骂这是"赤裸裸的威权主义",可见学术圈的反感有多强烈。

特朗普施压哈佛大学,随意乱扣罪名 - 天天要闻

中国学生和学者成了最惨的夹心层。那个叫莫尔登的奥地利学生说得多实在:"选哈佛是我最大荣幸,但现在美国教育的吸引力正在消失。"

这话背后是欧洲高校偷着乐——牛津剑桥的招生官估计正忙着收简历呢。美国大学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留学生签证拒签率飙升40%,现在连哈佛都被开刀,谁还敢赌上百万学费冒险?

深层看,这是美国政治极化吞噬教育自主权的危险信号。特朗普要的哪是什么"反犹调查",根本是要高校跪着唱忠诚。但哈佛硬刚的底气在于:常春藤的百年声誉是靠学术独立撑起来的,今天妥协了监管,明天就得按红脖子价值观招生。看看诺姆声明里那些"暴力""中共协调"的帽子,和麦卡锡时代有区别吗?

特朗普施压哈佛大学,随意乱扣罪名 - 天天要闻

财务伤口可能比想象中更难愈合。哈佛捐赠基金虽富可敌国,但国际生特别是中国生源是活水。现在21岁学生都懂"要申请牛津保底",这种信任崩塌可不是换总统就能修复的。更魔幻的是,同一周美国政府刚用"模糊法律"取消几千份反战学生签证,这套组合拳摆明要清洗高校的"不听话基因"。

法律战才是真正看点。哈佛律师团可不是吃素的,当年就打赢过移民禁令官司。这次法官怀特裁决里那句"造成严重生活混乱",已经暗示政府越权。但特朗普若铁了心要杀鸡儆猴,可能祭出更狠的行政令——毕竟大选前需要"打击精英"的戏码。

这场闹剧最讽刺的,是亲手拆掉美国教育金字招牌的,居然是喊着"让美国再伟大"的人。当政治猎巫蔓延到实验室和图书馆,诺奖得主们恐怕要重新思考:下一个162年,是留在剑桥市还是去剑桥大学?至于中国留学生,倒是该谢谢特朗普提前敲警钟——连哈佛文凭都成政治筹码时,真正的学历贬值才刚开始。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水饺皇后》破多项纪录,票房超《蛟龙行动》,狂赚5300万 - 天天要闻

《水饺皇后》破多项纪录,票房超《蛟龙行动》,狂赚5300万

没想到吧,今年春节档之后,票房表现最出色的电影,竟然是由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水饺皇后》是一部根据臧健和女士真实事件所改编的人物传记剧情片,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来自山东青岛的臧健和女士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在寻亲途中被迫停留香港。为了生存,她尝尽人间甘苦,最终选择在湾仔码头卖起水饺,开启了一段传奇...
赵丽颖在人间首播口碑背后的深度剖析 - 天天要闻

赵丽颖在人间首播口碑背后的深度剖析

当赵丽颖携新剧《在人间》亮相荧幕,观众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首播之后,该剧口碑迅速发酵,在社交媒体和影视评论圈引发了广泛热议,这背后蕴含着诸多值得探究的因素。首先,赵丽颖的精湛演技无疑是该剧口碑良好的重要基石。在《在人间》中,她再次展现了对角
几分钟生成一档播客?这AI实习生会不会太夸张了 - 天天要闻

几分钟生成一档播客?这AI实习生会不会太夸张了

如果说,2025年开年的行业爆点,是由DeepSeek带来的深度思考模式。那么今年年初这股通用AI Agent(智能体)浪潮,则与MCP(模型上下文协议)一起,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各家厂商着重去思考、发掘和推广的关键。就这段时间,字节出品的 Agent 产品「扣子空间」开启了开放测试。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终于不用排队,也不用折腾邀请...
罕见!马斯克公开与特朗普唱反调 - 天天要闻

罕见!马斯克公开与特朗普唱反调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媒报道,当地时间27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公开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全面减税和削减开支法案表示担忧。他在当天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表示,他认为该法案将会增加美国的预算赤字,并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