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乐播的私域直播外人看不到,老人陷入直播间剧本骗局,主播自称雷氏家族能回收藏品变现,江西老人一月花3.5万元刷50单,换来一堆假圣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蹲点直播间,骗子挂出无实物空链接,卖“发财机会”,一小时卖出87万元,称老人越早下单、付款越多,他们越快上门回收藏品,子孙后代还能去“雷氏集团”工作端上铁饭碗。
>>子女投诉——
母亲陷入直播间剧本骗局,一个月花3.5万元刷50多单
许先生家住江西,他67岁的母亲最近陷入直播间剧本骗局。“我妈早前有一分、一角的钱币,刷微信视频号时,老能刷到古钱币变现的内容。”许先生说,今年3月起,母亲多次问儿女要钱,“我哥刚给她转了两千,没几天她又说没钱了。我们一查才发现,母亲被骗了。”
原来,许先生的母亲通过回收藏品变现视频,加到了一位“雷总”的微信,“雷总每天直播,专骗老年人,他的直播需要通过他发给老人的链接才能看,老人对雷总直播间痴迷上瘾。”许先生说,“雷总”在直播里宣称,让老人买他的链接,买得越贵“雷总”就能越早上门回收老人的古钱币,还让老人帮他保管藏品,称保管费50万元起步,“通过各种很假的剧情演绎,编造各种情节,说他们是四大家族斗争,还有日本人来抢文物。还有剧情是他到民间收古钱币,豪气转账动辄百万,鼓动吸引老人购买直播间挂出来的链接。买的越多变现机会越多,收到的都是不值钱的假文物。”
许先生目前买的部分“藏品”
对于直播间里这些“一眼假”的剧情,许先生说,老人们深信不疑,母亲从3月至4月,背着儿女们一个月买了50多单,花了约3.5万元,家里一堆假藏品,有所谓的圣旨、古画等等。“怎么说这是骗人的,母亲都不信,还帮骗子说话,认为只要继续购买链接,雷总就能来家里回收变现。我带着我妈去了当地的文物局,工作人员只听了事情没看东西就断定我们上当了。骗子用精神控制法洗脑,让老人执迷不悟。”
上链接就让付款,不知道卖的啥产品,平台商家难联系
4月中旬,许先生发现母亲被骗后,便开始了艰难维权。
直播间里的链接,从99元到1588元不等,“我母亲最早都买1588元的,后来没钱了,就买几百元的。”收到的物品,同样的东西在网上就卖几十块钱。
“我之前没有听过微乐播这个平台,也是找订单时发现,付款记录显示钱都去了浙江微乐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查才知道,这就是直播平台。”许先生说,雷总的微信号经常变,直播链接每天也不一样,“这件事后,我们联系微乐播直播平台,工作人员也不管,说他们找商家也需要时间,让我们自己找商家,退款至今无果。”
许先生与平台联系也没解决问题
许先生认为,直播平台对主播、直播间应有监管责任,“主播行骗、平台默许,诈骗老人,躲避家属发现后维权,随便换马甲,退款简直难成了天方夜谭。”
>>记者调查——
直播“外人”看不到,下单付款无明确商品,为骗局形成温床
许先生提供了直播间寄来的物品视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看到,其家中,各式各样的收藏品已堆满,每种款式都有很多相同的。这些纪念品,在拼多多、淘宝等网购平台可搜到同款,“圣旨”39.4元、“李鸿章头像纪念币”34.4元、“琥珀蜜蜡蝴蝶摆件”29元、“夜光龙凤花瓶”35.8元、“财富风云精选世界五十八国钱币珍藏”52.38元、“国家宝藏十大传世名画”72.75元……
许先生说,并不知道哪个物品对应的是多钱的链接,“花了钱都不知道买的啥,直播间里的产品链接,只让付钱并没有对应明码标价的商品,老人们都以为天上能掉大馅饼。”
带着重重疑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设法蹲点“雷总直播间”。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所谓“雷总”只是一个虚构的人设,“雷总”一般每日直播两次,早晚9时各一次。其直播是通过一个名叫“微乐播”的平台,直播内容外人无法直接看到,要通过特定链接,才能进入直播间,被称为“私域直播”。“雷总”先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加到老人微信,再每日定时给老人发直播链接,将老人引流至直播间。没有链接就无法看到直播内容,播些什么内容也都只有“自己人”知道,具有隐秘性,为骗局形成温床。
记者蹲守直播间,主播挂“神秘礼”链接卖“发财机会”,一小时卖出87万元
“雷总”直播分为“骗钱场”和“忽悠场”,“骗钱场”后的第二天上午往往不直播。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直播所上的链接,并无实际产品,链接商品名称为“雷总神秘礼xx号”,连商品实物照片都没有,虚配一张礼盒图片,也没有产品详情介绍。老人们无实物开“盲盒”,甚至连盲盒都不存在,就一个空链接,链接上来后,主播互相配合演戏,像打了鸡血一样让老人们付款,付款下单也被谨慎地称作“抓住机会”,而非“购买物品”。
每个链接只挂几分钟,卖一个撤一个,从贵到便宜,依次不断。每次上链接,都会被主播吹成人生翻身走向财富的千载难逢好机会,不容错过。然而,实际上错过的“机会”总能再回来,并没有宣称的那么难得。1588元的链接关闭了,就会降级上999元的链接,每次都说是“最后的机会”,抓住的都是有眼光的人,能抓住财富。当你错过了,还会有599元、299元的链接,骗到老人们实在没钱了,主播会以对账为理由,快速下播。忽悠结束后的话术通常为“孩子还有工作要忙,要去完成未完成的事。”
记者蹲守的一场直播中1588元链接热卖数不断上涨
一场直播中,1588元链接系统显示热卖数量为401单,999元链接111单,599元链接112单,299元链接185单。记者粗算了一笔账,照此计算,当晚“雷总”一小时收入超87万元。
>>骗术揭秘——
黑话暗语规避风险反侦察,六字箴言要求老人听话执行照做
在这些不见光的直播间里,受众人群清晰,“雷总”明确知道行骗目标为老年人,直播中多次提到,因为都是年龄大的人,所以链接关闭时速度会慢一点,还让老人对“雷总”坚决遵守“六字箴言”——听话、执行、照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发现,第一次看“雷总”直播,可能看不明白,直播间里暗语黑话不断,很多语言模棱两可,不会直白说清楚,很少用“我”作为主语,以规避风险。记者蹲点多日后,才明白了其中语言的含义。
“雷总”直播自称“孩子”,喊看着的人“老爸老妈”
比如,来直播间、看直播叫“回家”,“老爸老妈”是指看直播的人,“孩子”是“雷总”的自称,“抓住机会”就是赶紧下单付款的意思。“孩子接爸妈回家”,就是告诉老人下次开播时间,到时间了要来直播间。“天黑坏人多,孩子希望老爸老妈下播后不要乱串门”,暗指有人在投诉直播间,让老人在直播结束后不要告诉家人直播里的内容,同时也不要去其他类似直播间。
在“忽悠场”铺垫后,“行骗场”开播时,“雷总”会说“今晚要干大事”,有人问要干什么大事?主播立即反问:“直播间有新来的爸妈吗?说了几天都没听吗?昨天有爸妈没回家吗?你要错过这次机会孩子也没办法,孩子不会说要干什么,你一会儿看了就知道了,孩子的爸妈都知道要干什么。”整场直播蹲完,记者发现,“干大事”就是指晚上要开链接行骗。
同时,“雷总”会避开“古董”、“文物”等词汇,他宣称,只要老人下单,就会收到一个“好东西”,不管付多钱,都会收到“好东西”,到时货拉拉去家里回收时,这个“好东西”就是凭证,用于区分各个价位段。从许先生母亲遭遇的经历来看,“好东西”就是所谓圣旨、琥珀摆件等工艺品。
叫爹叫妈、给2万元改口费、还包后代工作,甜言蜜语画饼骗取老人信任
直播中,“雷总”主打感情牌,一口一句“没有人会教陌生人如何致富,所以孩子都是真心的”,说着甜言蜜语叫爹又叫妈,用“为你好”的句式和亲切的语言,把大叔大妈迷得团团转,骗取老人信任。每场直播结束时都有固定话术,“早请安晚汇报”的模式,让老人产生信赖感。
忽悠过程中,“雷总”及其团伙为了刺激老人下单,承诺越早付款、下单越多、买的越贵,就能越快上门回收。并画饼称,提供“铁饭碗”,每上一个链接,前20名拍下付款的,未来都能进入“雷氏集团”任意企业工作,让老人们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也要抓住机会付款。然而,“雷氏集团”是个啥公司,在啥地方,只字不提。
在“忽悠场”中,“雷总”还带着老人们畅想未来,只要“老爸老妈”多下单,“孩子”就能跟名人名企达成合作,合作成功后就能去老人家中回收,让老人手中现有这些东西“变现”,获得巨额财富,到时候吃穿用度都不用愁了,连儿孙都不用再工作,没事就到处旅游吃喝玩乐,“变现之后老爸老妈和孩子欢聚一堂,都来雷氏集团。”
对于这些不切实际的内容,不少老人深信不疑,还有人说身体不好去不了,还有人说家里要干农活去不了,“雷总”豪气又“真诚”:“来不了的孩子去接你,怎么能来不了呢?那时候都变现了,还用干活?老爸老妈就不用辛苦了,我们在雷氏集团备下千人宴欢聚。”
“雷总”还多次用“改口费”给老人做诱饵,变现后接老人们来“雷氏集团”齐聚一堂时,会给“爸妈们”改口费,“别说一万元,来的每个爸妈给两万元。”
奇葩剧本伪造冲突,对老人精神控制设下骗局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直播间里伪造冲突,编造剧本骗局,为老人设下欺诈陷阱,主播将“演技”当“生意”。直播奇葩剧本主要分为两类剧情,一是“四大家族纷争”,所谓雷氏家族便是剧本主角,好的家族想跟雷氏合作,把他们的财富商机带给雷总直播间的“爸妈”,这期间,坏的家族就会阻挠。二是“汉奸来了”,借用历史仇恨,伪造夸张剧情,用侮辱性语言诋毁直播间老人,通过道德绑架实现精神控制,以达到让其付款。
直播中,“雷总”和反派演员,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雷总”说着爹妈亲爹妈好,给爹妈吃甜枣,反派负责“扇爹妈巴掌”。老人们下单前,总有反派会冲进雷总直播间大闹,“来我直播间里都是贵族,你雷总直播间里的都是什么东西,他们懂个屁,你为了他们好,想让他们变现,他们才不领情。”下单结束时,反派又会冲进直播间,“这些下单的老东西什么都不懂,给他们发财的机会都抓不住,下播了他们就会退单。”每每这时,“雷总”都会跳出来维护“爸妈”,说着“我爸妈肯定能抓住机会”“我爸妈肯定不会退单”对老人二次施压。类似剧情中,每次都以“雷总”将反派赶走结束。
对于这样的剧情,直播中并不会标注“剧情演绎”等提示字样,评论中老人们纷纷信以为真,“坏女人又来了”“我们变现跟你有什么关系”“打倒汉奸”“小雷好孩子”,没有人会质疑这并非现实。
碰瓷名人名企“背书实力”,动辄交易几千万,让老人借钱下单
直播间骗老人除了上述套路,还会注意“张弛有度”。并不是每天直播都骗钱,开一次链接之后几天基本只忽悠,“忽悠场”一方面给老人洗脑,一方面给老人筹钱时间。同时抓住饥饿营销效应,凸显机会难得,再上连接时,老人们借钱都要付款。
几乎每场直播中,“雷总”都会提到雷氏集团与货拉拉的合作,“雷总”称,他至今未与货拉拉签约是因为他对货拉拉欲擒故纵,只要签了协议,货拉拉就能第一时间上门回收藏品,老人们立刻就能变现发大财。同时,“雷总”还多次提到他与多位知名企业家都有合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蹲守直播间,上链接后并无实际商品
而在“骗钱场”,开场“雷总”就会问直播间的爸妈“借好了吗”,开链接时,直播成员教老人下单,直言“这是与货拉拉握上手的通道,这是通往财富的通道”,每次下单都决定了货拉拉上门回收藏品的速度。付款1588元链接,货拉拉上门最快,同一链接拍够四单无法再拍的人就是抓住财富的人。
开链接时多人配合,其中一个角色便是“货拉拉张经理”。成员几人高频输出,语速飞快制造焦虑,一句不停地快速对老人集中洗脑,让老人没有思考的空间。同时,还会穿插剧情配合演戏——上海的张阿姨打微信电话让延迟关闭通道,没付款的老人哭着乞求再开一次链接等诱导情节。
这时,“雷总”和他的成员现场“恳求货拉拉张经理”,“张经理”勉为其难地给老人们再建立一个通道,价格会比上次便宜一些,以便老人们能搭上“致富车”。两次之后,“张经理”就会因建立通道产生费用,让“雷总”转账1000万,随即直播间里就会响起“已转账1000万元”的声音,这都是“雷总”为了让爸妈抓住机会自愿进行的“大手笔投入”。
此外,“雷总”还会上演去老人家回收变现的戏码,直播间里“6800万元已入账”等提示音此起彼伏。不论是“货拉拉张经理”还是回收变现的老人,亦或是搞破坏的反派,一律都不露脸、不出镜。
>>难以自拔——
老人对骗局深信不疑,“帮雷总保管的藏品一只手都拿不下”
在记者采访期间,许先生称,母亲仍偷偷在直播间下单,执迷不悟,还等着“雷总”来上门回收变现的那一天。许先生母亲说,之前看过很多回收纪念币的视频,后来总看“雷总”是因为他宣称的回收价格高。然而,“雷总”至今也没有上门回收过。
记者暗访发现,直播间的老人每天都会按时按点看“雷总”直播,每场直播观看量都在20万左右。不少老人称,自己仅仅帮小雷保管的藏品都有数万元,“一只手都拿不下”,一心等着雷总的车来回收变现。还有人称,“我家品种多多,等你来取。”
许先生母亲在直播间下单“发财机会”收到的各种“好东西”,很多都是重复的
对于骗局,很多老人已被彻底洗脑,意识不到是假的。直播中,“雷总”声称货拉拉知道他体量大,追着他要合作,他都避而不回吊胃口。对此,老人们都说“小雷儿子是个生意精”“相信小雷”“都是为了大家”“好人有好报”“小雷办事太周到了”“孩子头脑真行”。还有老人建议,合作货拉拉不能露出标识,怕被“反派”知道;“一定要保密”。还有人说,“有货拉拉帮忙,这样就快了,变现就快了”“终于要出头了”。“雷总”要求听话,托儿们纷纷回复“万众一心”“听你安排”“一定听话”“我们等你来”“没去过别的直播间”。
多场直播中,都有老人问,上门回收时在哪里领款记账?对此,“雷总”没有明确答复,只称,有货拉拉在还担心什么,回收时就能变现。上链接的过程中,有老人说,已经借好了钱,还有老人称钱不够,希望能开便宜的链接。
>>货拉拉辟谣——
与上述公司无关,无业务往来,提醒大家谨防受骗
4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货拉拉全国客服,工作人员说,对此情况高度重视,将由专人回复。
当日下午,货拉拉官方回复:货拉拉平台与上述公司无任何关系,也无任何业务往来,请广大公众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微乐播回应——
售后过期钱已结给商家,监管问题一律不知,商家合不合规不处理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梳理出微乐播私域直播中存在的隐患,一是直播间里套路多,利用老年人很少上社媒存在信息差,过度开发银发经济,涉嫌欺骗老年人;二是封闭式直播,缺乏监督,只有直播链接,下播就关闭,直播没有回放、没有记录,没有公开商城,无法售后;三是主播在直播间随意宣发,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涉嫌欺诈性宣传。
微乐播是个啥平台,私域直播又是啥?4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微乐播平台客服,问及平台对直播的要求,提示人工坐席全忙,咨询进入排队状态。随后,系统提示已连接上客服,记者询问直播间骗老人如何退款?一小时后,客服称,今天公司外出,无人值班,咨询的问题上班时统一处理。
随后,记者在微乐播的微信官方服务号上看到,其认证主体为浙江微乐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为企业私域直播平台。记者拨打该公司公示电话0571-87118888及客服电话400-625-6888,始终无人接听。
4月30日,记者再次联系微乐播平台客服,工作人员说,他们只售后,根据订单联系商家协调退费,至于监管一概不了解。那对“雷总直播间”及其背后公司资质是否核查,合不合规?工作人员说,想退费也可以直接找直播间对应公司客服,商家合不合规他们不处理。
5月6日,记者再次询问,许先生家的订单是否退费?提示坐席忙。下午4时许,工作人员回复称,该退款诉求已多次向商家反馈,经核实,订单状态为已完成,确认订单已过售后期,钱款已结算到商家账户,平台无权扣除商家账户货款处理退款,建议继续跟商家沟通。售后期多长时间?“一般是七天。”工作人员说。
根据此前家属提供的聊天记录,老人家属说明被骗事由提出退费,微乐播平台先称提供订单去跟商家沟通,随后回复订单已过期,家属问订单期限是多久,工作人员称不知道要问商家。
监管漏洞成卖点:管控宽松直播话术灵活,用户信息能强大收集,还能引导用户到外链交易
今年2月,微乐播服务号发布多篇文章宣传企业私域直播,其中提到,公域直播的典型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其核心关注点在于留存率与互动率,公域直播需要获取平台推荐流量,而私域直播要将目标用户吸引并导入至私域直播间内,转化为实际购买者。
在“建立信任与口碑”一段还提到:“精心准备的话术为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有效维护客户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私域直播相较于公域直播有一个显著优势,即其平台管控较为宽松,让很多话术变得更加灵活。”
早在2024年,微乐播就已经开始推广企业私域直播。在其介绍中,被骗消费者诟病的监管漏洞及隐患,也一一证实。微乐播发布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其直播可以设置观众白名单,保证直播隐私安全;可支持密码访问,杜绝无关人员;微乐播有强大的数据收集系统,能实时收集观众数据,形成详细用户画像;边看边买快速转化,能关联外链商品,引导用户到外链商城交易。微乐播目前已覆盖到医美、大健康、翡翠珠宝、医疗、金融等行业。
>>失联的“雷氏集团”——
其实是义乌一批发公司,年初就因失联被纳入异常名录
那么,雷氏集团到底是个什么集团,背后的主体又是谁?其涉嫌明目张胆坑骗老年人,虽屡屡更换直播账号,但从每个账号的客服信息来看,企业认证均为义乌市枷怡供应链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在今年1月22日,已被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4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通过直播链接找到“枷怡供应链有限公司客服”,询问“雷氏集团”是否存在,下单老人的子孙后代如何办理入职手续?工作人员称,这是客服,具体要咨询主播。对于主播如何联系、订单如何退费等问题,均未明确答复。
随后,记者拨打天眼查上公示的该公司电话,提示呼叫不能完成。
在义乌市枷怡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中有一条为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此外还有日用品批发等。
>>该谁监管?——
义乌江东市场监管所:行骗手段高明监管不到,公司被列入异常意味着无法找到
4月29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企业登记机关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该公司归江东市场监管所管辖,并给出联系方式。
随后,记者联系到江东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说,从该企业直播的情况来看,骗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这些都没办法监管到,只能消费者自己擦亮眼睛,去正规的平台去购买物品。“列入异常名录后,如果企业还要用营业执照,肯定要先来我们部门将异常移除,才能恢复正常。我们的监管手段目前只能到这一步,确实没有能力把各个平台监管到。手段类似诈骗,如果金额较大,建议当事人报警处理。”
工作人员说,从登记信息上,“列入异常,就等于我们也找不到这家公司。比如,它登记在a,实际营业地址是b,我们无从去找b。”工作人员建议,报警同时,可继续联系平台处理。
杭州余杭市监部门:转至12315,无法连接到人工
4月29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浙江微乐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门——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其官网公示座机号码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联系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多个座机号码均转至12315杭州中心,等待多时无法联系到人工客服,要投诉只能自主登记。
5月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再次联系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官网公示座机,要么占线,要么无人接听。
冯川派出所:了解情况后会联系当事人
4月29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许先生报案的江西当地奉新县公安局冯川派出所,民警记录信息后表示,核实情况后会让办案民警及时联系许先生,“如要了解案情进展,当事人也可直接到所里来咨询。”
>>律师说法——
虚构“发财机会”骗取老人钱财,或涉嫌诈骗犯罪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如果直播间所售物品为真文物,且卖家没有合法的文物经营资质,其行为显然违反了文物保护法。若卖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 “发财机会”、谎称货拉拉上门回收等手段,骗取老人钱财,则涉嫌诈骗罪。
依据《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事件中,如果主播一小时真的卖出87万元,数额则特别巨大,将面临较重的刑罚。
赵良善表示,若商家通过直播间以发财机会为名销售假文物,则构成消费欺诈。对此,老人有权要求商家承担“退一赔三”的法律责任。“欺诈与诈骗的最大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不同。欺诈核心是仍会提供消费者要求的商品,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做了隐瞒或不实宣传。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更侧重于无中生有,压根就没有交付的想法或所宣称事宜根本无法完成。”
如何维权?平台应协助处理,多方具有监管责任
赵良善建议,针对维权途径,其一,注重收集证据,如直播录屏、聊天记录、购买凭证(如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其二,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对平台内的直播活动负有一定的管理义务。家属可通过平台的投诉渠道,要求平台对涉事主播进行处理,如暂停直播、封禁账号、协助退款等。其三,因本案可能涉嫌诈骗犯罪,应及时向警方报案。其四,老人及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主播和相关责任方返还财物、赔偿损失。
赵良善分析,关于监管责任,一是微乐播平台对其平台上的直播活动有直接监管责任。平台应建立健全直播内容审核机制,对主播的资质、直播内容进行审查,防止虚假宣传、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具体到此事,微乐播平台客服未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应承担相应责任。二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直播销售行为有权进行监管。尤其是欺诈消费者、虚假宣传等行为,可依据法律法规,对涉事商家进行调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本事件虽然存在经营异常,但如直播间再次发生违法经营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考虑联合公安机关执法,变通执法方式。三是因涉及文物相关问题,文化和旅游部门也应参与监管,确保文物交易合法合规。四是警方负有严厉打击犯罪的责任与义务,在接到报警后,应当及时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加强防范:老年人对新事物缺乏了解,呼吁完善法律法规,防止新技术被用于犯罪活动
赵良善呼吁,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老年人往往对新技术、新事物缺乏了解和防范。
为避免老年人被骗:一是家庭及社会应肩负起责任,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子女多和父母沟通,社区要积极开展对老年人的防骗宣传活动。
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抬高诈骗违法成本。同时,应加强对新技术、新事物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其被用于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老年人自身也要时刻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手段的了解和防范。比如老年人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老年人要学会“谈钱色变”,警惕骗人话术,遇事多与子女商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欣 编辑 李婧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