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冯小刚的贺岁档影片,霸占中国观众春节期间的重要娱乐项目很多年。
但自从《私人订制》、《非诚勿扰3》接连失利后,观众知道属于冯氏的喜剧时代已经过去。
在《第二十条》上映取得空前战绩后,预示着中国两大导演摸索转型之路的正式开启。
但是同样是犯罪类题材,一个是正能量的宣导,另一个《向阳花》却在上映仅六天内,接连遭到骂名。
都是大师级制作,都有赵丽颖的参演助阵,何以遇到如此大的落差?
歌颂母爱还是美化犯罪
《向阳花》已经不是赵丽颖第一次挑战素颜、底层、粗粝的角色了。
在《第二十条》中,一句台词都没有的赵丽颖,就将演员教科书式的演技撕裂揉碎,和现实的血肉搅拌在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
单从演员的卖力的角度而言,赵丽颖这次在《向阳花》里的表演和《第二十条》中表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为何这次“高月香”却没能如愿收到好评?
大概是此剧过分追求“女性意识”,而忘记了生活的本质的缘故。
在《第二十条》中“郝秀萍”(赵丽颖扮演)和丈夫长期处于压迫中,但即便是再委屈再想冲破现实的束缚。
但以郝秀萍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村长的势力,与现实的压迫所抗衡。
被迫打算与村长签订说明书,以跳楼自杀来抵抗现实,这是郝秀萍这样的底层女性,所能想到的最常规的做法。
苦难且真实,处处充满无奈,却又处处彰显生活本质。
但是,在《向阳花》中的高月香同样是生活在底层的一位普通母亲,为了女儿为了生活,不是寻求正轨渠道的努力,而是走向犯罪的道路。
人人都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走正道才是贴合片子的主题“向阳而生”。
如果是生活艰难就去犯罪,哪怕是出发点为了亲情,恐怕“向阳”的主题都难能立住脚。
尤其是当高月香屡次三番犯罪后被抓,走进牢房时高月香理直气壮地表达:“被抓进坐牢也比流浪汉,饥一顿饱一顿的强。”
到这里不得不想问一下冯导,此处想宣传什么中心思想?
生活艰难困苦被压迫得抬不起头的大有人在,而积极努力想要寻找一线光明的依然大有人在。
为了生活向犯罪低头,这不是“向阳”而是“向黑”……
大家是否还记得短视频平台那位小林妈妈,孩子生病后丈夫选择自杀抛弃母子二人,再嫁后依然被抛弃。
小林带着两个孩子流落在重庆街头,以几元一份的小吃,努力积攒着为孩子治疗的手术费用。
但是当被发现时,小林妈妈依然保持着阳光般的微笑,对社会各界的帮助也只取适当的部分。
她想给孩子治病,但同样想为孩子拼一个积极的人生。
这样生活,在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才是“向阳而生”,而高月香只是借着母爱之口的法外狂徒。
观众的低分评判里,多半是无法容忍高月香有辱母爱光辉。
价值观倾斜这次翻车了
这两年网剧爽文大行其道,所以在《向阳花》官宣上映前,观众还以为终于可以不用被爽剧的套路裹挟着,终于可以看到正常点的现实题材作品。
可是,当看到高月香出狱后,带着同样有着犯罪前科在底层挣扎的同伴,走向人生的辉煌,观众有点懵。
回归社会后,她们竟然能一路拼杀,开店、创业,这么熟悉的套路似曾相识,这难道不还是爽剧的套路吗?
前面,赵丽颖所有的粗粝、方言、被打压被欺负,都是在为后面的崛起做铺垫。
被打压得越低,最好是低到尘埃里,低到二进监狱也在所不辞。
可是,出狱后不是遭到社会的排挤,亲人的抵触,反而是能够在创业过程中被现实生活接受?
这么脱离现实情境的剧情设定,不知道冯小刚导演是如何想出来的?或者说这部剧的主创人员中,是深受爽剧的毒害?
电影《向阳花》的主题,是为了彰显女性成长。
所有主流影片的价值观,一定是符合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即便是没有说教意义,也要具有正能量的意义。
但《向阳花》前半部贩卖苦情,底层女性就是生活在这样悲苦的生活中。
后半部却在宣传,只要敢想敢做什么都有可能,哪怕是走向犯罪的道路,也有可能破茧重生……
此时,演技再好、剧情设定再出彩、导演名气再大的腕,都无法为影片托底。
因为当核心价值观有所偏离后,就像高考作文跑题一样,阅卷老师不会因作文的用词华丽、逻辑缜密给你高分。
这和观众认可赵丽颖的演技,但却无法给出高分一个道理。
85小花的破局之路
赵丽颖接连出演的两部底层女性的影片,其演技已经获得了“破局”,这也给当代85后女演员,指出了更多的演艺可能。
女演员上了年纪后,往往会受社会审美标准的裹挟,陷于容貌焦虑中,靠医美来维持已经垮掉的容颜和身体。
但与其这样做,去和那些出道的年轻演员拼青春偶像剧,不如沉淀下来找到属于更符合当下年龄的戏份。
或许没有华美的戏服,或许没有精致的妆容,或许会将眼角嘴角皱纹暴露无遗。
但同样,或许能够像赵丽颖这样,为自己未来更长远的演艺道路,拼杀出独一份的血路。
在这条路上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