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评|张兰汪小菲等被封号,让挑衅公序良俗者付出代价!

2025年02月08日19:13:15 娱乐 1799

2月8日,抖音平台发布公告,无限期封禁张兰汪小菲及其关联账号,理由是“利用逝者恶意炒作营销”“屡次发布不实信息”。随后,微博平台也关闭了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叫好,这场无底线的流量狂欢,终于在公众的声讨与平台的铁腕下画上句点。

交汇点评|张兰汪小菲等被封号,让挑衅公序良俗者付出代价! - 天天要闻

此次封号事件的导火索,是张兰与汪小菲团队在大S徐熙媛)去世后的一系列恶意炒作行为。从编造“汪小菲包机送骨灰”的谣言,到将私人悲剧当作带货工具,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突破道德底线,给逝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二次伤害。

回顾张兰和汪小菲的直播历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并非偶然。长期以来,他们的团队热衷于在直播的灰色地带“捞金”,把“蹭热点”“造话题”当成主要生财之道。模仿具俊晔打碟、调侃大S婚姻、借“床垫事件”卖货,一次次用博眼球的方式吸引流量。面对多次违规处罚,他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挑衅公序良俗,这种“罚而不改”的傲慢态度,最终让平台“痛下杀手”。

交汇点评|张兰汪小菲等被封号,让挑衅公序良俗者付出代价! - 天天要闻

张兰直播账号被封,不只是一场流量闹剧的终结,更是对毒流量零容忍的体现。她的直播间长期充斥着博眼球的言论和争议行为,从爆料家庭隐私到攻击他人,再到售卖争议产品,已然成为个人情绪宣泄和博取关注的舞台。若任由这类造假之风蔓延,网络上势必会出现更多“流量小丑”。严厉打击“张兰式”人造热点,既是维护网络信息真实性,也是守护社会的理性与文明。

这一事件也从娱乐话题上升为公共话题。当前,直播行业乱象丛生,不少主播为追求流量不择手段,虚假宣传、低俗炒作、售卖假货等问题屡见不鲜。如何让流量算法向善?怎样遏制网红的哗众取宠?受众又该如何远离无聊围观?这些问题关乎舆论场生态,需要各方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压缩不良流量生意的生存空间,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逝者已逝,生者当警醒。只有秉持良知,让流量回归理性,才能书写网络世界的美好未来。(魏晓敏 张洁茹)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