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70多岁却像个“70后”,“大女主”刘晓庆保持活力有“秘诀”

2025年01月02日18:54:04 娱乐 1475

73 岁的刘晓庆官宣获得华鼎奖终身成就奖,并出版了第三本自传《人生不怕从头再来》,销量超 30 万册。21 年她出演话剧《风华绝代》《武则天》,双戏连演,有 7 万多句台词,这对演员的体力和记忆力都是极大挑战。

已经70多岁却像个“70后”,“大女主”刘晓庆保持活力有“秘诀” - 天天要闻

刘晓庆在抖音有 1020 万粉丝,在短视频里,她常穿紧身运动服,戴棒球帽,体态轻盈,活力满满,像个“70 后”。24 年 11 月,刘晓庆与蔡明陈岚向太)、李小冉倪萍张蔷 6 位姐姐以及两位 94 年、04 年的弟弟一起参加旅行综艺《一路繁花》。她每天化精致妆容,坚持晨跑,把日子过得精彩。

说实话,看她的这些日常行程,能感觉到她能量满满。说实话,我也是先被她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吸引,然后才去了解她的故事,充满大起大落。但有一件事贯穿她一生未变,这件事虽细微却收益巨大,还帮她度过入狱后的低谷,找回信心,活成“人生大女主”。

1950 年出生的刘晓庆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分手后她才出生,母亲性格刚强,至死没告诉她生父是谁。刘晓庆自幼喜欢音乐,1963 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1971 年,她被分配到成都军区话剧团当演员。1979 年,刘晓庆与唐国强陈冲共同主演电影《小花》,该片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她开始出名。

已经70多岁却像个“70后”,“大女主”刘晓庆保持活力有“秘诀” - 天天要闻

1981 年,刘晓庆凭电影《原野》获第 11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1986 年,她参演电影《芙蓉镇》,凭“胡玉音”一角获第 7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 10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事业达到巅峰。1995 年,刘晓庆主演的古装电视剧《武则天》播出,四十多岁的她把武则天演活了,她更红了。刘晓庆说,2002 年她因涉嫌偷税入狱,公司被查封,财产被没收,房产被拍卖,被关在“秦城”看守所。


2003 年,姜文帮她保释出狱。她说当时承受力低,进了秦城准备写完《我的路》辩解清楚就自杀。后来她慢慢明白一些道理,过去不懂事,凭着白手起家、少年得志轻狂,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到处碰壁,现在能笑谈往事。她失去的是有价有限的,得到的是无价无限的,从内心感谢经历的一切,人生不怕从头再来,她已变成伟大的女人。

伟大的女人如水一般。从监狱出来的刘晓庆放下身段,不在乎他人评价,只在乎自己内心感受,去横店拍戏挣钱还债。从一天 50 元、没台词的群众演员,到一天 300 元有两三句台词的龙套,再到主要配角,她都尽心尽力。每天准时到现场,安静坐在角落看剧本、琢磨台词,哪怕一句“小姐,请喝茶”,也要想出十几种表演方案。

经常等一天拍不到自己,就回酒店第二天再来,因此被称为“横店第一漂”。2004 年 5 月,刘晓庆获得完全自由,基本偿还巨额债务。她表示,重新回到演员起跑线,让自己每天都更清醒,快乐才能风华绝代。没错,刘晓庆的高能量秘诀就是:只在乎自己感受,保护好积极情绪。

已经70多岁却像个“70后”,“大女主”刘晓庆保持活力有“秘诀”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在乎自己的感受”很重要?

大多数人内耗是因为他们经常理性和感性冲突。嘴上说想赚钱,但理性上看到自身缺点就不行动,陷入负面情绪而无法行动。

一个人过度思考,会被大量问题细节困住无法行动,这在行为学上叫“决策瘫痪”....

那刘晓庆为什么不内耗呢?因为她不做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事,会直面自己的欲望。60 多岁还追求浪漫,经历 4 次婚姻,花甲之年又穿婚纱走进婚姻殿堂。

王晓玉比刘晓庆大 12 岁,刘晓庆嫁给他后,他把名下房产给了她,这足以表明他的爱。刘晓庆在监狱时摘棉花最多,演戏时争当主角,复出后为还债什么角色都接,演话剧时能记住 7 万句台词。

这一切都说明:她乐意这样。一个人越爱自己,就越不会情绪内耗;越不内耗,状态就越好;状态越好,就越有魅力;越有魅力,收入就越高;收入越高,就越有能力爱自己。“当你足够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