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是妈妈也是女儿

2024年05月20日14:55:13 娱乐 1360

3月底,一档名为《是女儿是妈妈》的原生母女情感真人秀的开播,就像打开了一扇观察“母女生活”的窗口,演员陶昕然哭着谈母女关系的画面瞬间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引发了不少人的共情与讨论。而伴随着节目更多相关话题被推上热搜,母女关系这个庞大又复杂的议题,也慢慢在大众面前被不断解构。

女儿是妈妈在另一个生命上的投影,妈妈同样也是女儿人生开始的起点。不过,在大多数的母女关系叙事中,除了爱与依恋,还有矛盾与冲突。就算对于曾经在直播电商走到“行业之巅”的薇娅而言,同样无法避免。

做妈妈十二年,做女儿已经三十几年。两个身份重合的日子里,是薇娅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而三代女性之间各种思潮的碰撞,不同又相似的处境,代际之间的包容、传承与理解,无时无刻不在丰富并滋养着彼此的生命。

01 “成为妈妈之后,才更能理解我妈妈”

因一厚摞旧床单引发的数次争吵危机,终于在薇娅的理解与妥协中“谢了幕”。

数年前,为了照顾彼时正在创业的女儿,薇娅母亲离开老家安徽,跟随着薇娅从北京西安,再到广州,最后落脚杭州。而跟着母亲一起在各个城市间辗转的,还有一套无论在材质还是款式上,都普通至极的四件套。

“我让她扔她就是不扔,有一次吵这个事我妈都哭了。”薇娅起初并不理解为何母亲总是不肯舍弃这套已经过时、陈旧的四件套,作为女儿的她,希望母亲能用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后来,伴随着几次家人在家里聚餐闲聊,母亲偶尔会指着旧床单述说过去发生的趣事,薇娅才逐渐醒悟,家里的旧物件们都是母亲的情结。

其实四件套本身并没有意义,是薇娅和母亲一起度过的时光,赋予了它在母亲心中无可替代及割舍的意义。而家里其它或残缺或破损的旧物件们,也就像这摞旧床单,在往后的岁月中,成为了母亲生命中的承载物和回忆的媒介。

薇娅,是妈妈也是女儿 - 天天要闻

(薇娅一家为母亲过生日)

“她能从上面看到以前的自己,扔掉它们就好像忘记了那些青春的、鲜活的、充满干劲的自己。”母亲不愿“断舍离”背后的人生哲学,也让薇娅在对“家”的定义上有了更深的感悟与理解,“不是妈妈要融入我的家,而是有了妈妈和她的老物件,这里才是家。”

薇娅,是妈妈也是女儿 - 天天要闻

(薇娅母亲与女儿妮妮合影)

慢慢地,随着女儿妮妮不断地长大,薇娅发现自己似乎也成了母亲的样子。“女儿第一次才艺表演时穿的衣服、第一张获得满分的试卷……”如果可以,薇娅也想要一个可以容纳无限物品的空间,保存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切。

同样的感触还发生在一些公众号及视频号的转发中。某天,薇娅给女儿转发了一则视频,却一直没有得到她的回复。猛然间,薇娅想起了总是执着于给她转发“伪养生”、“标题党”文章或视频的母亲,因为自己并不认可内容,也并未回复过她。

在母亲和女儿的角色中切换,薇娅发现许多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都在女儿身上得到了答案。“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也在成为妈妈之后,才更能理解我妈妈。”

02 “她有她的生活,我也要过好我的生活”

薇娅发现,母亲在家里买了好多好多的发卡,本来还以为是不是为了搭配穿衣服,后来才发现母亲是为了遮挡住前面脱发的部分。

薇娅,是妈妈也是女儿 - 天天要闻

母亲以前爱在QQ空间偷菜,现在发了朋友圈会催薇娅点赞;为了在微信运动排行榜上抢第一,会把手机放在裤兜里,在跑步机上刷名词,被薇娅发现后害羞狂笑;经常会买一些便宜又古怪东西,捣鼓APP上的积分换奖品等等。

薇娅,是妈妈也是女儿 - 天天要闻

(薇娅与母亲的聊天截图)

“她做这些不是为了我,就是为了自己开心”,在薇娅看来,一直拥有可爱的好胜心,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并积极为自己找乐子的母亲真的很可爱。

03 “建议不要给年轻人建议”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提过一个观点,“在传统社会里,母权和父权最大差别在于社会职能和角色分配。父权的行使范围主要在田野和公共空间。而在家庭空间,母权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宰孩童生育、教育,包括采买、烹饪、洗濯、女工在内的所有家政。”

而身处电商行业的薇娅,敏锐地察觉到现在女性角色的变化,新一代的妈妈们正在努力地学会“取悦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传统印象里,好像一提到家庭妇女,她们的购物就是‘柴米油盐’‘相夫教子’。但是现在很多妈妈愿意在自己身上花心思,比如让自己更美丽更健康,为自己培养运动习惯,学点技能,玩个才艺,定期旅游等等。”

虽然和女儿有着不同的爱好,但是都愿意尊重和支持彼此,不懂却会尝试了解。“我们关系是母女,也是朋友。”薇娅希望和孩子不是长对幼的规训,而是一个成熟的自我和一个成长中自我的碰撞,交流之后我们会更爱彼此也会更爱自己。

薇娅,是妈妈也是女儿 - 天天要闻

(妮妮教薇娅跳舞)

孩子们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蹲下身和孩子一起看世界,长大这件勇敢的事,只有孩子自己能够完成,我们要做的是尊重、理解、支持,然后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而薇娅也一直以“允许一切发生,只要你能为此负责”的心态引导着女儿的成长。”

没有女性生来就是妈妈,是她选择成为了一位妈妈。薇娅也曾学着妈妈的样子和经验去做一位母亲,延续着她的柔软与坚韧,并从母亲的角色中不断反思和觉醒,成长为更有力量的女性。

当薇娅被问到,有没有什么给同龄人的建议,她说:

“往前走,别回头。”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苹果迈入AI时代,Siri总算有智商了 - 天天要闻

苹果迈入AI时代,Siri总算有智商了

文 / 道哥 当安卓机围绕AI大做文章时,果粉们都在等待苹果AI登场。这一天终于来了。 6月11日凌晨1点,苹果WWDC 2024(全球开发者大会)如期而至。 不同于去....
乐华否认程潇吴宣仪耍大牌,称该信息是不实揣测、过度关联 - 天天要闻

乐华否认程潇吴宣仪耍大牌,称该信息是不实揣测、过度关联

近日,一则关于某明星在电梯内耍大牌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猜测涉事艺人可能是程潇或吴宣仪,随后乐华娱乐发布声明予以否认,称相关信息纯属不实揣测和过度关联,涉事工作人员并非艺人团队成员或公司员工。此事件再次引发了粉丝对于偶像行为的关注和讨
和年轻人玩到一起,综艺让文化回归升腾的烟火气丨主创谈 - 天天要闻

和年轻人玩到一起,综艺让文化回归升腾的烟火气丨主创谈

文化类综艺曾经被市场归类为“高口碑、低流量”的小众品类。虽已有《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珠玉在前,但如何平衡文化的艺术性、内涵厚度与大众的娱乐性、流行审美的需求断层,这始终是悬在无数文化综艺制作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以前很多文化综艺为了迎合观众,生怕把节目做得太过于阳春白雪,硬是做得通俗浅显,丧...
文创、衍生品、网红打卡点,综艺“带货能力”越来越亮眼丨揭秘 - 天天要闻

文创、衍生品、网红打卡点,综艺“带货能力”越来越亮眼丨揭秘

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源源不断地为综艺提供核心内容价值,激发节目内生动力,为其开辟出文旅、文创、文博、演出等诸多围绕时代文化热点领域的全新题材赛道,丰富且拓宽了“文化+”表达空间;但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融合的多重赋能下,“文化+”综艺的社会效益、大众传播优势,也发挥出桥梁之作用,积极联动相关文化品牌开发,推...
综艺带动文旅,北京“宝藏”地标推荐节目组来打卡 - 天天要闻

综艺带动文旅,北京“宝藏”地标推荐节目组来打卡

随着《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博物馆之城》的热播,北京已逐渐成为综艺的热门取景地之一,也带动了当地文旅的发展。但除了大众熟知的中轴线、颐和园、天坛、故宫等地标建筑,北京还有很多妙趣横生、对话古今的“宝藏打卡地”值得综艺节目组团前来一探究竟!不仅是传统文化主题的综艺,户外真人秀、美食打卡、生活慢综、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