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五月天假唱鉴定”登上微博热搜。有专业音乐博主制作视频,对五月天上海演唱会12首歌的真假唱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其中5首存在假唱。对此,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回应称,会将情况记录下来,根据情况进行判定,“如果后续涉及调查,会在官方平台进行公布”。
另据纵相新闻报道,当天,上海市文化旅游市场质量检测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假唱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演唱会已经结束,需要时间调查核实是否存在假唱。
对此,五月天官方并没有承认假唱,他们先是发布了巴黎专场“全程直播”的新闻,又在12月4日晚发了一则法律声明,声称乐队绝对没有假唱。

网友评论
外界的质疑焦点,不在于五月天有没有唱满全场的能力,而是在已经完成演出的上海等演唱会上,到底有没有用假唱来糊弄粉丝?毕竟,网友爆料贴出的证据显示,五月天有多达五首歌曲疑似假唱。既然网友或博主能作出假唱“鉴定”,那么真相到底如何,专业执法部门有责任也更有条件调查清楚,还歌迷粉丝一个真相。
歌迷粉丝首先是消费者,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这明明白白地写进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而且,演唱会上是否假唱,不仅事关消费者权利,还涉及五月天自身的信誉形象和后续的商业演出。《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盈利性的商业演唱会,一旦出现假唱,可能将面临罚款、禁演的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面对偶像卷入假唱风波,一些粉丝“护主心切”,替假唱辩解。说辞无外乎是,能接受偶像假唱,或者五月天已经连开了好几场演唱会,唱不动了偶尔假唱一下情有可原。

网友评论
其实,现在过早辩解大可不必。一则权威调查未出,事实不清,有质疑并不代表五月天就已确认假唱,急于辩解反而搅乱了舆论焦点,无异于给自家偶像抹黑。二则,如果假唱属实,这样的辩护也站不住脚。有的粉丝愿意袒护偶像,对假唱的欺骗行为宽容不咎,不代表所有粉丝都愿意包容错误。花费高价买票去听演唱会,要的就是现场演唱的感觉,如果是假唱,播放录好的音频,那消费者花钱的意义何在?
风口浪尖之下,五月天方面应该做的,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积极回应舆情,没有假唱就拿出证据,配合调查。而一些粉丝也应该理性看待,如果确属假唱,也该尊重事实,尊重调查结果,而不是纵容偶像犯错。希望后续随着有关部门介入以及各方配合调查,能够尽快揭开事件的原貌,同时也希望其他艺人能够以此为鉴,以真诚的演出和负责的态度回馈广大观众。
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质疑方和五月天都能认真对待,谁错了谁担责,才是对大众最好的交代。
此次风波也是一个提醒,明星艺人有较大的公众影响力,更应该带头遵纪守法,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口碑和名气积累来之不易,为了挣钱而铤而走险,践踏法律法规红线,引发的负面效应,只会将自己的名声搞臭,将影响力消耗殆尽。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正观新闻、红星评论、网友评论
责编:李晓梅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