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听云霭
编辑 | 听云霭
央视几乎是每个播音主持人的梦想,踏入央视的平台,就证明主持功底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每一个进入央视的新闻人,无一例外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这份“铁饭碗”,但李佳明却成为了一个特殊的例子。
他曾经是央视的“台柱子”,有着“央视名嘴”之称,却在31岁的大好年纪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出国深造。
人们都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佳明下此决心呢?
因一句话选择出国
李佳明在巅峰期出国,并不是因为央视的平台不好,毕竟他不算是有天赋的主持人,进入央视以来他付出了非同一般的努力。
也正是因此才得到了央视领导的重视,但李佳明依旧想更上一层楼,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
当时李佳明还在主持《开心辞典》节目,这档节目让李佳明彻底红遍大江南北。
尽管他年纪不大,声音却沉稳有力量,是位不可多得的好主持人,深受观众的喜爱。
李佳明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结识了许多有声望的人士,还交到了不错的朋友,富商徐小平就是其中一个。
徐小平对李佳明的主持风格很肯定,便和李佳明讨论了新媒体行业的深远影响。
但在交谈中李佳明却面露难色,并向徐小平袒露了自己目前的瓶颈。
他想要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但却无从下手,所以他很希望徐小平能够帮自己指条明路。
见多识广的徐小平了解情况之后,告诉李佳明如果想要走的更远,那就必须要继续深造,并且他还为李佳明推荐了哥伦比亚大学。
因为这所学校的传媒专业非常有名,李佳明听后对徐小平的话非常认同,当即决定出国深造。
央视对他想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并欢迎他留学归来之后继续主持工作。
可获得领导的支持容易,想要说服家里人却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在这个孩子还年幼的关键时候。
妻子首先提出了反对,并全盘否决了李佳明想要在事业巅峰期出国的做法。
但此时的李佳明心意已决,根本不顾家人朋友反对,直接踏上了异国求学的旅途。
他心里很清楚,只要学完了课程,就马上回到央视工作。
可李佳明忽略了央视是一个非常抢手的主持平台,他无缘无故消失两年,就算央视领导记得他,观众粉丝未必会记得他。
在他赴美后不久,央视就涌入了一大批新鲜血液,现在炙手可热的尼格买提就是其中一员。
李佳明出国在外的日子里,他的工作就被尼格买提顶替。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佳明过去在节目中带来的影响力一点点被冲淡,反而尼格买提的主持风格深入人心。
兜兜转转回归原点
可是在国外留学的李佳明并不知道这些事,他还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回到央视大展拳脚。
殊不知在他不断进步的同时,央视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2008年,李佳明学成归来再次回到央视舞台,这时的央视正在准备了一个新型节目《寻宝》。
尽管和过去的主持风格有些转变,但李佳明刚留学归来,或许这类创新型的节目会更适合他,于是领导便将他安排去主持《寻宝》。
次年,李佳明因《寻宝》节目获得了“十佳主持人”称号,尽管再次得到了认可,但李佳明认为这远远不够。
因为他出国前已经是“央视名嘴”,自身的主持功底本就突出,去国外也是为了深造。
回来后主持风格或者能力应该有显著提升,然而李佳明似乎还停留在出国前的样子。
为了能够和节目的主持风格更契合,他仍旧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学习钻研。
随后央视又给李佳明安排了《中国骄傲》这档同样是一个将娱乐与专业结合的新型节目。
为了能够不拖后腿,李佳明只能每天恶补知识,以便在节目中掌控好分寸感。
但是李佳明回国后主持的这些节目都缺了一些热度,他在公众面前的影响力仿佛回到了刚进入央视时,无奈他只能重新积攒人气。
似乎这趟出国之旅并没有使他变得更加优秀,反而耽误了他两年好时光。
看着后起之秀在舞台上大展拳脚,自己却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李佳明也很苦恼。
不过,央视将他的努力都看在眼里,又给他安排了《防务新观察》、《回声嘹亮》等知名节目。
尽管这些节目让李佳明再次被记住,但也很难回到之前的热度。
不得不说,央视节目需要个人能力,同样也需要观众缘。
而观众缘是通过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李佳明进出央视的行为,无疑是将曾经积攒的人气清零。
李佳明心里也清楚,自己回国之后的主持风格有些尴尬,毕竟他对央视的印象停留在了出国前。
所以在与央视新培养的主持人同台时,李佳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李佳明一直都是一个喜欢突破自我的人,面对一时的困境,他也不会想着放弃,反而更加努力的追赶。
如今48岁的他,依旧活跃在央视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魅力。
而李佳明这种“倔强”的性格,在他年轻时就已经有所体现。
忠于内心,叛逆的成长史
在一般人的思维中,我们会将自己擅长的领域定为发展方向,毕竟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事业上往往能事半功倍。
而李佳明则恰恰相反,他放弃了自己的天赋,选择一个不擅长的领域坚持到底。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人生有无限种可能性。
李佳明父母都是工程师,为了建设、支援新疆,才从四川来到了偏远的库尔勒草原。
而李佳明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从小父母便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也能够成为国之栋梁,为支援新疆事业作出实际贡献。
可是他的童年却异常孤独,父母忙于工作,小小的李佳明只能自己呆在单位里,与一堆枯燥的图纸作伴。
因为父母都是理科生,在教育上也有意激发李佳明这方面的天赋。
所以在李佳明上学时,解数学题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老师同学都认为李佳明之后一定会在数学领域有所成就,毕竟他展露出来的天赋是其他同学都达不到的高度。
但李佳明并不热爱数学,反而对文字有很深的感情,这或许是因为父母缺席了他的童年,所以李佳明在文字当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在他的成长道路中,父母希望他能够继承衣钵,成为一名工程师,老师则认为他在数学领域很有天赋。
在周围杂乱的声音中,李佳明的目标却很明确,那就是北京广播学院。
可艺术学院都是文科生的领域,学习理科的李佳明根本没有机会。
这个消息对李佳明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还没高考便为自己判了死刑,直接与心意的学校失之交臂。
为此他直接放弃了高考,选择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表演班学习。
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哪怕李佳明有意隐瞒,父母还是得知了这个消息。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李佳明和父母爆发了激烈争吵,但此时的李佳明却丝毫不愿妥协。
他据理力争,想要为自己争取机会,可是父亲也有自己的考量,在那个年代,学习表演根本没有好出路。
可李佳明早已下定决心,哪怕父亲以断绝父子关系为威胁,李佳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为了自己的梦想,李佳明选择了离家出走,可是他一个孩子根本没有收入来源。
并且学习表演的孩子,大部分家境都不错,表演系的学费更是高昂。
为了坚持学业,李佳明对自己要求极为苛刻,开启了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
在吃穿上非常节俭,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可是越极端的环境反而越能培养人才。
李佳明虽然没有主持经历,但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反而练就了流利的口播技能。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虽然李佳明的专业水平足够了,但要获得电视台的工作机会谈何容易。
为了能够离主持人工作更为接近,李佳明在重庆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在幕后打杂的工作。
没有足够专业的老师教导,李佳明就在远处观望专业主持人是如何演播的,一点一点地偷学技巧。
其实李佳明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主持人,但比起随便找一个工作混日子,他更愿意在相关岗位中熬出头。
就在这漫长的等待时光里,突然出现了一丝转机。
一天,重庆电视台正在开展直播节目,不巧却传来了原主持人上班路上遇到车祸的消息。
电视台顿时焦灼万分,找不到空闲的主持人顶替。
看到此番情况,李佳明鼓起勇气向前,向领导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表示可以试一试。
也正是这次机会,将李佳明的命运彻底扭转。
李佳明这个没有任何主持人经验的学生,第一次上台主持,却能泰然自若、侃侃而谈。
重庆电视台的领导因此发现了李佳明的能力,打算着重培养李佳明,让他主持《重庆新闻》节目。
李佳明凭借个人努力,在节目当中精益求精,最终在25岁那年得到央视赏识。
从《开心辞典》一路成长,练就了红遍全国的“央视名嘴”。
结语
李佳明的人生是叛逆而精彩的,他并不顺从社会的大流,而只是简单地顺从自己的内心。
一点一点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最终才成就了这个著名主持人。
生命中很多事情是没有答案的,包括李佳明出国的决定同样如此。
但如果那是一条自己认可的道路,那就去执行,勇气往往能跨越山海。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您迅速获取到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