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芭蕾舞演员谭元元的“人生选择”与“艺术人生”

2023年06月28日20:07:03 娱乐 1557
华人芭蕾舞演员谭元元的“人生选择”与“艺术人生” - 天天要闻

华人芭蕾舞演员谭元元做客上海“侨界会客厅”。 上海侨联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范宇斌 洪俊杰)蜚声海外的华人芭蕾舞演员谭元元为何选择回上海“二次创业”?她从上海到美国旧金山,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背后有哪些故事?

27日,谭元元做客上海“侨界会客厅”,分享华人艺术家的人生选择。

1991年7月,谭元元第一次登上《解放日报》,文章报道“上海市舞蹈学校两名16岁学生谭元元、赵磊在日前结束的芬兰赫尔辛基国际芭蕾比赛中,以优异成绩分获女子少年组第二、第三名。”

“我是1987年进入上海市舞蹈学校,大概一两千个孩子报名,总共录取了24人。”谭元元说,她的父母曾就是否让她学芭蕾舞有过激烈争执。“我母亲希望我能圆她未圆的舞蹈梦,但我父亲觉得舞蹈演员艺术生命太短,希望我成为工程师。”最终,她的父母用抛掷硬币看正反面的方式决定了10岁女儿的未来。

谭元元回忆说:“当时,舞蹈学校练功房的条件很差,没有空调、地板没有地胶,常常是两三天跳坏一双舞鞋,脚磨破了,缠上创可贴继续跳。”

凭借这股韧劲,17岁的谭元元从上海跳到了德国斯图加特,成为唯一得到两年奖学金的非德裔学生,之后再跳到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1997年,她是舞团当时唯一来自中国的首席舞者,之后一直坚持了28年。

“对舞蹈的憧憬、对艺术的喜爱是演员最宝贵的东西。”谭元元说,“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曾经给了我许多机会,能与世界顶尖舞团不同的艺术总监、编舞、舞者合作,还每年选我当主角演员。”

35岁是芭蕾舞演员的一道坎。“一直绽放在舞台上只是美好的梦想。”谭元元如今早已过了这道坎,她谈及,“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但总希望留下些作品,能给年轻舞者带去些什么。”

“要当芭蕾演员,需要一点执着。”在谭元元看来,这么多年,她就是一根筋做一件事。“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时身体累得不行,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去支撑。”

这些年,谭元元的工作、生活重心逐步向上海倾斜。

2021年7月,舞蹈音乐剧场《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美术馆奇幻夜》在上海首演。除了领舞外,谭元元首次担任演出艺术总监、联合编舞。一年后的11月4日,舞剧《白蛇》登台上海大剧院,谭元元担任艺术总监,一支由海外华人舞蹈家和国内青年舞者组成的团队轮番登台演绎古老传说。

如今,谭元元又有了新的身份——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我回归母校,就是希望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用好自己积累的经验,为上海舞蹈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谭元元表示,“饮水思源,是时候报效祖国、报效家乡了”。

尽管长期身处美国,但谭元元从没忘记家乡。2009年恰逢中美建交30周年,在她的热心促成下,旧金山芭蕾舞团开启首次访华演出。临行前两个月,谭元元意外受伤,但为了给家乡父老展示最美一面,她打了封闭针坚持上台演出。

未来如何向海外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谭元元以舞剧《白蛇》为例谈道,“我们正在尝试将中国舞剧与艺术、科技、新的舞台样式相融合,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她介绍,《白蛇》2.0版正在紧密筹排之中,希望能让观众看到芭蕾与中国舞进一步融合,未来不仅能开启中国巡演,更期待能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热烈欢迎谭元元回到家乡发展,真诚祝愿她在芭蕾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新成就。”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表示,上海各级侨联组织将继续主动作为,支持海内外侨界杰出人才在上海这块热土上作出更大贡献、得到更多收获。(完)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