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2023年05月10日23:23:03 娱乐 1276

郭德纲一家正式定居天津,小儿子郭汾阳已经入读国际学校天津惠灵顿,据网络资料显示,每年学费在16万~32万之间。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为了方便孩子上下学,郭德纲把家也安在了惠灵顿小区。据同社区的邻居爆料:郭德纲一家住在某栋15层,面积高达440平米,装修豪华,仅智能家居一项就花了100万。

每天早上7点,郭德纲都会起床送儿子上学,然后品尝他在北京时心心念念的各种天津早点,提起现在的生活,郭德纲感慨:“人生很幸福”!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德云社的生意日益红火,大儿子郭麒麟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妻子王惠重出江湖,还拜了“三弦圣手”韩宝利为师——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现在的郭德纲都称得上是人生赢家!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至于未来德云社由谁继承?郭德纲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介绍说:“郭汾阳极具相声天赋,至于长大后会不会说相声,我管不了!”

或许是听出记者的弦外之音,他话锋一转,开始讲述郭麒麟的儿时趣事:

郭麒麟小时候想当厨师,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厨师想吃什么炒什么”;我告诉他“不是!是人家想吃什么,你就得给人家炒什么”,这才打消了他做食神的念头。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本想让他好好念书,结果他突然间告诉我,要到德云社说相声。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说完郭麒麟,郭德纲又把话题拉回郭汾阳身上: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老二不好说,但是我看这个苗头,可能以后要说相声。他才几岁大的时候,他妈抱着他去天津德云社听相声,坐在二楼包厢,有观众和他打招呼。我在台上还开玩笑,“这是天津德云社经理郭汾阳先生”。打那儿起,他快当真了,还告诉自己的小朋友“我可能要上班了,我当经理了”!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通过日常聊天,你看他对语言的把握、他的节奏和他不经意间抖的包袱,我们不禁感慨“没有办法,这不是教的,属于家庭的遗传、骨子里的东西,所以以后他要说相声,我也挺高兴,他愿意干点别的,也不是不行,不强求”。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对比哥哥郭麒麟,郭汾阳可谓在万千宠爱中长大!

郭麒麟在成长期间,家里住了一群师兄弟,加上经济不宽裕,他吃东西之前都得向郭德纲打报告:“爸爸,这个东西我能吃吗?”

郭汾阳从出生起,就锦衣玉食、名牌加身,眼尖的网友认出:他胳膊上的金镯子就价值5万元。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郭德纲对郭麒麟讲究“挫折式教育”,自己在家里让儿子把苦和亏都吃了个遍,以免出社会遭受别人的教育乃至毒打。

对待郭汾阳,不仅把家从北京搬回了天津,还天天早起送他上学——单单这份宠爱,恐怕郭麒麟从没享受过。

如今的郭德纲功成名就,郭汾阳自然不用再走一遍哥哥的“老路”。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从郭德纲本次接受采访的话风来看,表面上看似云淡风轻,但内心好像已经做出了决定。

郭德纲一家定居天津,购买440平豪宅,方便郭汾阳入读国际学校 - 天天要闻

郭麒麟如今把事业重心都放在演戏上,绝对是一步好棋!除了正在热播的《平凡之路》,他和吴镇宇合作的《边水往事》,也快要与观众见面,大林加油!

#头条创作挑战赛##电视剧平凡之路#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