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2023年03月21日23:42:13 娱乐 3086

《狂飙》有多火。

央视8套9年的视冠。

播放量80亿还在不停上涨。

各大卫视循环重播。

很多人不知道演员的名字,但说起他们扮演的角色则如数家珍。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还要追溯到《士兵突击》。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01、全员拼命吃《狂飙》红利

演员红了干什么?

变现,捞金。

扮演大嫂的高叶被称为“一朝大嫂天下知。”

一个月接了六个代言。

极有高端的顶级轿车。

也有看上去不那么高级的游戏。

总之来者不拒。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据传她的商务价格是100万一场商业演出,也就是出场费。

广告400万管2年的拍摄。

平台推广,每个平台80万,一次。

这个价格虽然很便宜,但架不住高叶代言多,短期内吸金能力爆棚。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而且,为了抢进度,赶时间。

她的商务谈的都很痛快。

甚至连品牌考察什么的都不用,只要价格谈好了,直接就宣发。

说到底,还是想抓住这个风口。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和她一样,高启盛的扮演者苏小玎也迅速接了几个商务。

但相比高叶的广告类型,苏小玎的类型则显得有些不那么高端。

去网红的直播间,扭捏作态的卖垃圾袋。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为了配合气氛,跳着油腻的舞蹈。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上老年人的节目,卖保健品。

用《狂飙》里的台词玩梗,代言游戏做广告。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尤其让人意外的是,在剧中,他扮演的“高启盛走路”出圈后。

他自己还亲自下场参与模仿秀。

不仅没有圈粉,反而显得油腻十足。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出席活动,也总是缩着脖子衣服有些疯批的样子。

从戏播出到现在,他似乎都在不停的薅着《狂飙》的羊毛。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扮演唐小虎的孙岩和扮演高启兰的隆妮都在直播间开始带货了。

扮演王秘书的郑家彬,原本就是模特。

身高188,表现力极强。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直接当起了香氛的代言人。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跟组演员武静丽也借着《狂飙》中的小五风生水起

又是给楼盘当起了代言人,又是公益大使,又是特邀消防宣传直播。

从群演一跃成为演员。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老默成了某平台的代言人。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还上了现在很热的综艺,现场表演杀鱼卖鱼,用的也是《狂飙》的梗。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一起参加综艺的还有扮演唐小虎的孙岩。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扮演李响的李健,也接到了时尚资源,拍了杂志封面。

他和林家川也是无缝进组。

机会比以前多太多了。

疯驴子的扮演者王沛禄,每天开启直播的时候,粉丝的打赏也不少。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最近,《狂飙》剧组又到李健任职的学校去交流。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张颂文也被聘为了荣誉教授。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狂飙》好不好,当然好。

这些演员借此在这个阶段疯狂捞金,虽然有些急功近利,但似乎也说的过去。

毕竟娱乐圈,人才更替快。

他们能成功,和演技有关,但也和角色的加成有关。

这次红了,能红多久都未可知。

何况这样挣钱又轻松又多。

以高叶为例,片酬翻了倍,据说已经涨到1500万。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但拍一部戏,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2、3个月左右总是要的。

如果遇到认真的剧组,时间再长一点也有可能。

且还要认认真真每天拍戏。

但现在做做广告,出席个活动,一个月只工作几天,就能赚的盆满钵满,人还舒服。

据悉,高叶从《狂飙》播完到目前,仅广告代言的收入就超过2400万。

这还不算其他的商业活动。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之前也有人透露过,某艺人参见《披荆斩棘的哥哥》费用是300-500万。

但某艺人当初的势头远没有高叶现在火爆。

如果参加,高叶的收入可想而知。

一部戏,红了,哪怕只有短短几个月。

只要把握住机会,就能一生衣食无忧。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能守住初心并不容易。

张小斐算是一个,凭着《你好,李焕英》走红之后。

她几乎没接广告代言,也没有趁热去拍戏。

而是老老实实继续和贾玲一起演小品。

一年半才拍了一部戏。

可现在的她和之前相比,声势全无。

新片上映,票房惨淡,甚至连差评都没有。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其实,她的演技气质都不错。

春晚表演小品穿的衣服每次都能上热搜。

要真想带货代言,成绩不会差。

只是,她的不浮躁现在看上去并没有太多好处。

很多人直言她吃完了角色的红利,之后很难再有更大的发展。

这个判断是真是假,需要时间验证。

可至少,她让人们看到角色的能享受角色红利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还有李晨,《士兵突击》后,上综艺,拍大片,也有过风头无两的时候。

可他的新片《荒原》上映后,票房甚至没有超过千万。

同样曾经极有票房号召力的邓超,也在今年的《中国乒乓》里吃了败仗。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这些事情面前,趁着红,多挣点,就成了很多娱乐圈里艺人的共识。

02、《狂飙》里唯一的另类

但偏偏《狂飙》里,出了个异类。

从头到尾,他对《狂飙》贡献良多。

在电视剧没有播出的时候,很多人是冲着他才会去追剧的。

可以说他是《狂飙》走红的基础,是垫脚石。

有了他开始的号召力,才有了观众入坑后对其他演员的喜爱。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在拍摄过程中,他为很多演员设计的高光场面。

高叶与安欣见面,从楼台上缓缓走下来的镜头,就是他设计的。

当时,原本是高叶站在屋里等着安欣和李响到来。

他到了现场,观察了灯光和拍摄角度后。

建议高叶抱着手从楼上走下来,从下往上打光。

下楼,踢开高晓晨的玩具,一气呵成。

这个片段,让高叶大嫂的形象已出现就立了起来。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包括随后高晓晨用玩具枪指着j察,也是他设计辅导的。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高启强和安欣被一根警戒线分开。

正邪对抗的名场面也是他设计的。

这不仅是安欣和高启强的名场面,也是全剧最有张力的片段之一。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还有表彰大会,在绷带里藏着手机和李响通话的情节也是他设计的。

此类情况还有很多。

但就在《狂飙》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没有蹭一点热度。

这个人就是张译。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可这看上去反常的举动对他而言似乎又很常见。

同期他的电影也在播出,可他除了在社交媒体上简单宣传之外,也完全没有接着剧中角色薅羊毛的行为。

再往前,他演过的大热的戏很多,但他对每部戏几乎都秉持了一样的态度。

不仅如此,在真人秀曾经大行其道的时候,他也是为数不多公开说出自己不是一个能娱乐大众的人,也不会参加真人秀的人。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这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话,张译硬生生的坚持下来了。

张译不是少年成名,出来演戏的时候已经 27岁了。

此前他在文工团待了10年,也跑龙套也当打杂。

在《士兵突击》之前,他在《乔家大院》跑龙套,导演问张译你多大了。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张译回答27。

那位导演说,你都27了,男演员如果28岁出不来,你就洗洗睡吧。

张译听完一身冷汗。

28岁,他遇到《士兵突击》。

在退伍看天安门那场戏,他哭的淋漓尽致,代入感极强。

可《士兵突击》红了的是王宝强、李晨、段奕宏。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他想自己28了,还没红,要不就放弃?

可和之前比,终归是有了片约。

他又咬着牙,坚持了一下,等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片子评价很高,可受众不广,他依旧是三线开外的演员。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也不知道他在午夜梦回的时候鼓励了自己多少次。

直到2017年《鸡毛飞上天》,他才得白玉兰,成了主流的男演员。

这一天他40岁的他等了20年。

可红了之后,他干什么了呢?

他什么也没做,还是和以往一样拍戏。

不上综艺,不接代言广告,不参加任何商业活动。

完全没有想趁着火“打劫”的意思。

他哪里来的底气?

03、作品才是最大的保证

张译的底气大约来源于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和认真。

他说:“我始终是一名演员,我始终也要当一名好演员。”

因为认真热爱,他不在乎能红多久。

所以,不沾光也好,成为垫脚石也好,天都不会后悔。

但恰恰是这样,反而让他有了红的长久的资本。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红海行动》、《刀尖》、《一秒钟》、《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悬崖之上》《狙击手》、《万里归途》、《满江红》等一部接一部的作品,让他霸屏。

在《重生》《重生之门》这样的网剧里他也表现的可圈可点。

他用作品代替了喧哗,就这么一路红了下来。

很少重复用演员的张艺谋,连续几部戏启用他当男主角。

他主演的电视也好网剧也好,收视都不错。

就在《狂飙》的演员们都还沉浸在《狂飙》巨大的红利中时,他早就再度启航了。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他主演《他是谁》开播了。

同样,他也只是例行宣传了一次,再无其他动作。

虽然不是黄金时段,但一播出,收视立刻登顶。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四天之后依旧保持势头,且收视绝对数字有增无减。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进入3月10日以来,好戏扎堆。

和《他是谁》同类的《回响》导演是冯小刚。

主演宋佳王阳人气极高。

剧中的客串龙套都是张嘉益、黄轩、徐帆这样的资深演员。

从演员阵容到拍摄手法,极具竞争力。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人气小花和井柏然的《归路》。

偶像剧《花琉璃轶闻》。

还有毛晓彤和张丽的《心想事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获得台网收视冠军,没有两把刷子可不行。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在剧中,张译依然扮演了警察

这次他一改《狂飙》中单纯和隐忍。

化身说话冲、脾气爆,脾气耿直外形粗糙的刑警队长卫国平。

一举一动透着豪迈和坚定。

《他是谁》是根据白银案和南大案改编作品。

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很多案发现场。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堆里翻尸块。

潜到下水道里摸证据。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为了让表演更逼真,张译一个猛子就扎进下水道浑的看不清的水里。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整部戏个人形象全无,胡子拉碴。

穿着磨得掉皮的皮夹克,花白头发,完全一副老男人的样子。

可就是凭着这样一个个细节真实的演绎。

凭着对一幕幕场景认真的打磨。

这部戏再度登顶。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相比年代剧与合家欢,悬疑剧的受众相对要小得多。

即使如此,《他是谁》还是杀出了重围。

现在,已经没人再去说张译在《狂飙》里的安欣了。

人们已经开始讨论卫国平最后到底是怎么破的案。

j察局里的内鬼到底是谁?

不知不觉中,他走出了《狂飙》。

但是他没有热度了吗?并不是,他又打出了一把王炸。

04、捞金是本能,坚持是选择

担心不红了,怕没机会了,利用机会捞金无可厚非。

毕竟这些成绩也是演员自己扎扎实实演出来的。

但坚持做演员的初心,不迷失在眼前的名利中。

经得住挣快钱的诱惑,则是一种选择。

这两种做法,没有对错之分。

不靠《狂飙》,张译靠着《他是谁》又成了收视第一 - 天天要闻

只是,作为艺人,在挣钱的同时,能坚持做好本职工作。

能扎扎实实用作品和角色说话。

或许比挣快钱看上去要体面的多。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