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头条上很是热闹。
先是1月18日深夜,郭德纲先生在他50岁生日之际,在今日头条发表了新年感怀,但是因为小小的笔误,把“2022”写成了“2202”,引发了一些争议。
老郭微头条
还有网友质疑老郭把“福”字写错了。意思是福字不能打叉,打叉就打掉福气了。
有懂书法的朋友吗?请教一下。
网友质疑
紧接着。
1月19日下午,相声界的另一位大咖,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也在头条发表了2023新年感怀。
原来,两位先生都参加了头条的“欢喜大拜年”活动。
或许,可以期待一下两位先生同台。
姜先生微头条
姜昆先生
不过,与郭德纲先生不同的是,在姜昆先生的文章评论区,画风却集体跑偏。
小编连续翻阅了三页,大部分网友是质疑和嘲讽的声音。
第一页评论,点赞最多的一条是:
“格局大点,您就赢了。”
评论区
第二页,点赞最多的一条是:
“你好头条朋友,本来挺开心,但是看到你就不开心了……”
评论区
第三页,点赞最多的一条是郭德纲先生曾经写过的一首诗:
“楚河两岸硝烟障,从来暗箭起同行……堪叹人生终有老,莫教无才笑江郎……”
网友评论
甚至还有网友如此写道:
姜同志,时代不同了,你年龄也不小了,怎么表现欲还这么强呢?
不想讨论你的能力,不想讨论你的功与过。只是觉得,你该让贤了,该给年轻一代人一片天地了。
网络是把双刃剑,看不明白吗?何必将自己置身在旋涡之中呢?
你已名利双收,已经不再适合这个年代,已经达到了您的顶峰,看不明白吗?
收收你的好胜心、高姿态,离开大众视野,安安稳稳度过你的余年,不好吗?
此致敬礼。一个七零后。
姜先生
于是,小编的心里就打了个问号:
“一个73岁的老艺术家,该不该被如此质疑和嘲讽?”
时代造就了姜先生,姜先生也顺应了时代,他的相声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包括我这代人,也是听着姜先生的相声长大的,他是那个时代永远的经典。
姜先生对相声的贡献,总结有三点:
姜先生的贡献
很多人提到姜昆,总会拿他跟郭德纲比较,事实上,他们之间的区别,关键在于启蒙阶段的差异性。
一个从小跟着常宝丰先生学艺传统相声,一个20多岁的时候跟着马季先生学习新派相声。
老郭给大家拜年了
所以两人的创作会有不同的方向。
如果逻辑成立,郭先生一辈子会延续表演传统相声段子为主。
而姜先生现在的优势资源是其人格化的形象影响力,也就是说,他后期的相声作品生命力在于演绎自身人格的着眼点,演自己就是演角色!
当然,对于他们二人的争议,网友的看法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们其实都差不多,体制内演员限制多,不能随心所欲地搞创作,水平就下来了,名气越大,限制越多。
老郭过了四十岁以后,相声也越来越不成样子了,还不如老姜的。
老姜的相声只是乐不起来了,老郭的相声是永远离不开于谦一家人了。
老郭
有一说一,姜昆先生在相声上做的贡献 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我从小就喜欢语言艺术,一个姜先生“掉老虎洞”,一个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烟”,让我知道了相声这门传统艺术。
现在喜欢郭德纲先生,除了包袱逗乐之外,主要喜欢他唱的各种小曲小调,这就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网友评价
今天翻看姜先生的头条评论,说实话有点生气,一个73岁的老艺术家,一辈子没做过坏事,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相声,为什么还要受到如此质疑和嘲讽?
别的就不说了,仅凭姜先生在春晚上那些相声的表演,就可以在中国相声史上有一席之地了吧。
姜先生
这一点,在看过一次老郭的春晚相声和几次岳云鹏的春晚相声之后,尤其显得突出。晚会相声不好说。
姜先生在春晚上的一系列相声作品,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表演,甚至可以说是晚会相声表演的模板和天花板。
当然,剧场相声表演的模板和天花板,在我心中排第一的,永远是郭德纲先生。
他们两人的“矛盾”,只是相声创作的理念不同而已,并没有私人恩怨。网络上两位的拥趸吵得热火朝天,没啥意义。
2023年了,既然郭德纲姜昆都参加了“头条欢喜大拜年”活动,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二位先生的同台呢?
最后祝福看到这篇文章的条友们,新年快乐,大吉大利,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