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原创,敬请关注!
说起1962年上映的老电影《地雷战》,许多老同志都记忆犹新,该片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鲁在蕴、杨雅琴等主演。大家知道,“文革”十年,电影生产几乎陷于停顿。那十年间,只有一部电影参加了一次国际电影节获得了一个奖项,这部电影即《地雷战》,这次国际电影节是1974年奥地利第14届维也纳国际电影节,这个奖项是一个纪念奖。
《地雷战》与《地道战》《苦菜花》《小兵张嘎》《车轮滚滚》等电影一样,都是“人民战争理论”在银幕上的最好体现,军民之间的血肉融合,人民对战争胜利的全方位支持以及在战争中的巨大创造性,使得侵略者想通过残酷的杀伐征服人民群众,没想到却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被打得丧魂失魄。
尤其是《地雷战》,当年的民兵在田间地头、村庄、路旁,以及敌人不知道的地方巧妙埋下地雷,令敌人闻“雷”丧胆。侵略者曾经的东抢西夺、为所欲为,变成了谨小慎微、疑神疑鬼,更使得日本鬼子成了一群令人发笑的“小丑”式人物。
电影《地雷战》的经典台词不少,如“不见鬼子不挂弦!”“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处开花”“地雷一响,旗开得胜”等。
而在《地雷战》中,鲁在蕴饰演的石玉兰是民兵游击组组长,她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一条乌黑发亮的大辫子,机智勇敢,带领青妇队员埋地雷、打鬼子、送情报、做军鞋,样样都做得很好。尤其是她将自己最为心爱的大辫子全部剪下送给赵虎做“头发丝雷”的情节,最让人难忘。
作为当年的“老三战”,《地雷战》与《地道战》《南征北战》都已上映五六十年了,电影中的老演员大多都已离世。就《地雷战》来说,重要演员健在的,也只有玉兰饰演者鲁在蕴、大勇饰演者张汉英等少数几个人了。
刚刚过去的10月29日,已经88岁的鲁在蕴老师的新消息传来,让人欣慰。
著名网友@小人书赵刚发文:“今天鲁在蕴老师收到书,专门打电话说:书做得太好了,看到这些画面,心里说不出来的感受,想起了这些老战友,非常激动。现在他们都离开我们了,但是你们做了很多工作,很多努力,你们的书还能让大家想起他们。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的尽自己努力回报社会……”
原来,这几年,赵刚先生一直在做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那就是为一些经典黑白老电影连环画上色并重新编辑出版,其中,包括《地雷战》。这是鲁在蕴老艺术家收到新出版的《地雷战》后,给主编的回音。
鲁在蕴,1934年出生,山东滕州人,她先后在鲁南第二军分区路西支队文工团、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话剧团、浙江省话剧团任演员。
应该说,在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话剧团时参演的《地雷战》成就了鲁在蕴。
在谈到《地雷战》放映时和拍摄的情景时,鲁在蕴曾说:“艺术形象展示出来,广大群众很能接受。特别是海阳这些人,他们都亲身经历过的,(电影)第一次拿去放的时候,他们都哭了。年纪大的又想到了当时日本鬼子去的时候的那个情景,地雷被破坏的那个情景……我们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大家都很敬业,哪怕是对待一句台词都很认真。”
直到现在,电影中玉兰的一些台词,许多老观众都还记得,如“我要是有一支钢枪,那就好了”“能打西洋鬼子,咱们就能打东洋鬼子”“田嫂,接枪”“好!把他们引过来,挂弦儿”“别让他们走错了方向”“让咱们放下武器,当顺民,做奴隶,不能答应”“咱们各庄的游击组担任巡逻,要是有情况,看信号,统一行动”等。
除去《地雷战》中的玉兰是一个经典角色外,鲁在蕴还参演过一些其他影视剧,但出演的都是配角。
如鲁在蕴在《中国母亲》中饰演过奶奶、《何处不风流》中的杨光母亲、《说出你的秘密》中饰演过李母、《咫尺天涯》中饰演过杜母、《吴越钱王》中饰演过钱婆婆、《南宋传奇之蟋蟀宰相》中饰演过胡氏、《活佛济公》中饰演过张奶奶、《如歌的岁月》中饰演过江母等。
对于赵刚编辑的上色版《地雷战》,鲁在蕴说:“我挑不出来任何毛病了,我自己并且代表我去世的战友们感谢你们的辛苦努力!”
是的,让我们记住那些英雄们!让我们记住已离世的《地雷战》中的演职人员如唐英奇、徐达、吴健海、白大钧、张长瑞、杨雅琴、田芝侠、董元夫、隋鸿祺、牟长令等!
祝鲁在蕴老艺术家健康长寿!
【各位亲爱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娱文娱视”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