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电视剧《摇滚狂花》迎来大结局,蓬莱和白天这对互呛母女也给出了答卷。
蓬莱脑癌病发,白天得知蓬莱一直都通过大崔关注着她,隔着大洋彼岸爱着她,不再怨恨蓬莱。
手术后的蓬莱陷入梦境,梦里她继续追寻着摇滚音乐的梦想,意气风发。镜头一转,她抱着小时候的白天,两个人幸福地偎依在一起,永远,永远……
母亲对孩子的爱总是不会缺失,即使迟到,也会用另一种形式表达。
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特劳斯的一项研究表明:
白天从不掩饰她需要蓬莱对她的关爱,只是蓬莱的爱得深沉,却不肯表达。
这对母女的性格都很火爆,凑到一起发生的事故一件接着一件,让人捧腹不已,却又陷入沉思。
如果你的孩子像白天一样,敏感、叛逆,该如何相处?
父母不要缺席孩子的童年
如果孩子在童年缺失了父母的爱,就需要用一生来治愈。
《摇滚狂花》中蓬莱之所以抛下白天,并不是因为不爱她,反而是因为她从小缺少关爱,发誓要为白天付出一切。
所以当离婚不可避免,白天选择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放弃房产,只身赴美国,把爱藏在了心底。
孩子在童年的时候无论是身心都深深依赖着父母,一旦缺失,伤害就会击中他们幼小的心灵。
调查显示,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自信、阳光,而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自卑、胆怯。
不缺席孩子童年,是为人父母基本的要求。
可是很多人为了生活远赴他乡,很多人忙于工作,很多人身不由己,无法陪同在孩子身边。
陪伴无法做到,那就让爱跟随。
一个电话,一个视频通话,一个礼物,都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希望就能够充盈在他们心中。
尊重和平等是相处的前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意识萌发,越发渴望自己被平等对待,如果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尊重,叛逆就无法避免。
白天看到十二年未见的母亲蓬莱,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是一盆冷水泼过去,两个人的互呛从此开始,她的叛逆可见一斑。
孩子的叛逆是自我成长的表现,需要正视。
这时候和孩子互怼是不明智的,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和家长对着干。
孟子说:
古人教育孩子提出不要过分责备,善待孩子才是相处之道。
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不会压抑内心的情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融洽、温暖。
适当的放手
孩子长大后会和父母渐行渐远,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还是一味地包办孩子的所有是不可行的。
曾经刷到过这样一个短视频,父母对孩子的屋子指指点点,讨论着孩子是不是有什幺小秘密,甚至拿出来了孩子的笔记本。
父亲反对看孩子的笔记本,夫妻之间争论一番放了下来。
孩子不是家长的傀儡,不是家长手中的牵线木偶,他们是一只只注定飞向天空的风筝,需要被放开手,让他们自由翱翔。
结语
作家村上春树曾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说过一段话:
电视剧结束了,可是现实中的生活还在继续,不要让你的孩子走在叛逆的道路上,这会让他们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选择正确的方式和他们沟通相处,等他们年长后终会发现,原来当时的想法很可笑。
但是家长要尊重他们这一刻的想法,适当地放手,给他们陪伴和爱,他们会跳出自我认知错误的怪圈,和父母融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