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面书誏
编辑|白面书誏
在还没去上海的时候,叶丽仪就在隔山隔海的香港,为上海演唱了一首特别的“主题曲”。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自此之后人和歌难分难离。
传播率高到就连不会中国话的外国歌手,都能像模像样地哼上几句。
只是遗憾的是,表面光鲜亮丽的她,背地里却遭遇着“非人”的“折磨”。
为摆脱母亲“束缚”的婚姻
叶丽仪,198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父母都是普通员工,都梦想孩子出人头地,叶丽仪也不例外。
在父母的意愿下,她“被迫”进入了一所只能说英语的学校。
学校规定: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课堂还是自由活动,必须全部都说英文。
夸张且不现实,所以叶丽仪也对此“不屑一顾”。
可很快她就遭遇了校园纠察的“铁拳”:
“校园说中文,每句话罚款0.5元。”
没多久,叶丽仪的午饭钱就被罚得精光。
不会说英语,也不能不吃午饭,到最后,叶丽仪索性当起了“哑巴”。
不但课堂上不发言,就连在校园内遇见老师也只是一笑而过。
只是,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
成绩的下滑,让老师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哑巴”,为了让她张嘴,直接对其进行威胁:
“下学期成绩要是再下滑,就拿起铺盖走人。”
无奈,她只能奋发图强。
从倒数进到前十,从前十再进到前五,临近毕业,更是凭借优异的成绩稳坐班长的宝座。
只可惜,即便成绩再优秀,也难逃不了到流水线当工人的命运,而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竞争太激烈。
毕业后没有去流水线当工人的,要不是你实力真的强,要不就是运气好。
而叶丽仪显然就是第二种。
“碰巧”遇到了银行招聘,又“碰巧”从一百多号人中脱颖而出。
之后,她就开始每天从家到单位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平淡也很无趣。
为了让生活变得有趣,闲余时间她会和一些爱好音乐的同龄人举办聚会,在聚会中肆意玩耍,尽情欢乐。
而这也让她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段婚姻。
对方姓余,比叶丽仪大八岁,相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个人的交往越发频繁。
之后,情窦初开的叶丽仪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给余先生。
当然,除了日久生情之外,让叶丽仪不顾一切嫁给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母亲的束缚。
不管是成年还是未成年,叶母对叶丽仪的管束都特别严格。
晚上十点前必须到家,不能自己出去住,不能浓妆艳抹,不能夜不归宿……
这样的爱,压得叶丽仪透不过气。
于是,她想到了结婚,想要自立门户摆脱母亲束缚。
只是让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准备共度余生的男人居然有着两幅面孔。
婚前成熟稳重,不但会照顾她的情绪,还会包容她的脾气,可一结婚立马就变了。
叶丽仪很失望,但却无可奈何,只能将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
22岁,在朋友的鼓励下,叶丽仪参加了TVB举办的《声宝之夜》。
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不承想竟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冠军。
后来,她辞去工作签约唱片公司,再后来,她一鸣惊人,凭借歌曲《上海滩》成为香港一线歌星。
这首歌红到什么程度?
红到只要有演出,她如果不唱这首歌就下不了台。
以至于后来她说:
“这首歌我至少演唱了上万次,尤其是电视剧播出之后,只要是有演出,观众必点这首歌,要是不唱就下不了台。”
然而,事业顺风顺水的她,在生活中却不免让人唏嘘。
祸不单行:离婚又患癌
和很多女明星不同,叶丽仪并没有因为家庭而放弃事业。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她的第一段婚姻走向了尽头。
余先生排斥叶丽仪当歌手,在他看来女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在家相夫教子,不应该整天抛头露面。
叶丽仪却不以为然。
她不同意丈夫的想法,也不想因为丈夫而放弃自己辛辛苦苦闯出来的事业。
三观不同、性格不合,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大。
后来哪怕叶丽仪因为工作压力而累到住院,余先生也是不闻不问。
当初的体贴、温柔,在叶丽仪选择事业的那一刻全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最终,两人离婚,从此山水不相逢。
离婚后,余先生带着儿子回到老家,而叶丽仪为了事业,去往了伦敦。
也是在这里,她开启了人生的第二春,认识了一个叫做David的男人。
如果非要用一个物品形容他的话,在我看来最贴切的就是:蜡烛。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刚认识第一年,他就愿意为了叶丽仪放弃自己的前程:
“我想做你的经纪人。”
没等叶丽仪开口,他继续说道:
“我虽然工作稳定,但能晋升的机会已经不多,与其做着一眼就能看到未来的工作,不如尽心尽力帮你。”
叶丽仪有点犹豫,因为她也不清楚自己以后的发展会如何,但是看到男人坚定地眼神,她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之后,两人一起生活一起奋斗,友情也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升华为爱情。
不过,相爱的两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步入婚姻殿堂,而是等到叶丽仪事业稳定之时,才正式结为夫妻。
事业有成,和二婚丈夫的相处也很和睦,只是遗憾的是两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一方面是因为她年纪大,高龄产子有风险;
另一方面是年轻时候的不良习惯,导致她的身体状况急速下降,很难怀上。
丈夫劝她放平心态一切顺其自然,但她心心念念想要给他一个完整的家。
自然受孕不行,那就人工试管。
从36岁到42岁,叶丽仪前前后后尝试了四次试管婴儿。
每一次植入胚胎,叶丽仪都觉得肚子里有了小生命,所以不管是坐还是走路她都异常小心。
然而每一次的试管,全都是以失败告终。
正当她想要继续尝试的时候,一场厄运突如其来地降临到了她的身上。
患癌、确诊
1996年,48岁的叶丽仪和往常一样去医院检查身体,然而却被医生告知身患“乳癌”。
顿时,她感觉她的世界里一无所有。
面对生活,她没有一点儿信心,甚至抱怨了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她怨天尤人,企图萎靡不振度过一生,但丈夫和儿子却给了她无尽的温暖。
他们日夜陪伴,尽心呵护,让叶丽仪的内心迸发了超强的求生欲。
为了防止癌症扩散,医生建议叶丽仪切掉右边的乳房。
失去乳房就等于彻底失去做母亲的资格。
这对任何一个女生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何况迫切想为丈夫生孩子的叶丽仪?
但她没有犹豫,毅然接受医生建议。
虽然最终战胜了病魔,不过癌症对情绪的影响加上儿子的终生大事,又让叶丽仪患上了抑郁症。
平日笑嘻嘻的她,在那段时间整日以泪洗面,就连门也不愿意出。
她将自己困在黑暗,企图逃离这个世界。
症状越发严重,丈夫不得已又带着她去了医院:
“重度抑郁,在家要寸步不离地跟着她,避免她出现自残行为。”
之后,他将家中所有尖锐的东西收起,将所有有棱角的地方全都磨平。
除此之外,David去哪就把她带哪,即便是上厕所也寸步不离。
整整三年的护理和关怀,才让叶丽仪走出病魔的困扰。
然而,战胜病魔后,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丈夫脊椎开始退化,导致左腿不能动,只能依靠轮椅;
刚出生的孙子被确诊脑癌,虽然经过手术恢复了身体健康,但却影响了智力。
后来,为了更好照顾家庭,叶丽仪选择淡出舞台,和家人定居澳大利亚。
据叶丽仪透露,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他们住楼上楼下,她和丈夫住楼上,儿子和儿媳妇一家住在楼下。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吃饭,但是后来疫情严重就只能分开。
“不能坐在一起吃饭,我们就想办法,要不我煮东西拿到他们家门口,要不他们煮东西放在我们门口,然后大家开视频吃饭。”
而谈起孙子们,叶丽仪更是喜笑颜开。
她说她和孙女是互相学习,她教孙女中文,教孙女唱《上海滩》,而她则跟着孙女看视频学做菜。
至于孙子,出生就确诊脑瘫,到现在12岁了依旧不会说话,不会走路。
不过,叶丽仪和丈夫现在已经不在孙子们身边,因为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她随着丈夫去了伦敦探亲。
这不去还好,一去就双双被确诊。
“可能是因为时差,抵抗力变弱。”叶丽仪说。
不过好在两人打过了疫苗,确诊后没有很不舒服,而且第四天就痊愈了。
结语
叶丽仪是不幸的,因为她经历了太多的病痛。
但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他陪着她经历各种风雨。
最后,希望叶丽仪健康长寿,家庭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