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等原因,国内票房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一方面相较于往年,票房出现剧减的情况,春节档、暑假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均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单部电影的票房受限,40亿以上的票房神话难以重现。这意味着,观众正在离电影院而去。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档票房为近7年来最低,截止至10月7日21时,2022年国庆档总票房14.92亿,总人次3599.4万,总场次270.5万场。票房数据低于2015年,相较去年呈现出锐减的态势,2021年票房相较于2020年出现明显回暖,国庆档票房为43.8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电影票价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在去年国庆档中,平均票价已经接近46.8元。
影视寒冬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内电影业一度处于停滞的状态,并导致大量电影院濒临倒闭。尽管2021年电影市场有所复苏,但2022年急转直下,在疫情影响下,再度引发电影院的倒闭潮。
数据显示,今年多个月份,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处于超低位运行的状态,其中在3月24日内地单日电影票房不足千万,止步于965万元,系有纪录以来单日票房最低。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个影院卖出50张票,平均每场电影观影人数仅有1.8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国庆档萎靡之外,过去清明、中秋等迷你档期也持续萎缩,今年清明档期全国票房最高是在首日为4657.13万元,票房最低在最后一日只有2915.54万元。
票房的持续低迷也让导致大量影院无以为继,灯塔数据显示,自今年元旦以来,全国最多的时候共有12110家左右的影院上报过票房,同比去年减少175家。且减少数量仍在增加,数据显示6月12日,全国营业影院数量还有超过1万家,但到了15号,又少了近500家。
此外,影业巨头的日子也不好过,其中万达影业深陷亏损困境。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8亿元,同比减少约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5.81亿元,同比盈转亏。万达电影解释,上半年,受疫情扰动影响,公司高峰时超过一半的影院停业,而观影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达60%。这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改善业绩,万达影业也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计划进一步关闭或转让低效影院,放缓重资产影院发展速度,转型轻资产运营模式。
观众不再需要影院?
事实上,相比起电影票房的持续低迷,更可怕的是电影观众可能不再需要电影院。近半年来,电影院的停业,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片荒,消费者此前已经形成的观影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票房的大幅降低,意味着消费者的娱乐方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今年以来,消费者的娱乐方式正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电影院失去了吸引力的背景下,观众被分流到各类户外活动中,掀起了包括露营、飞盘等户外活动热潮。在国庆档电影票房低迷的背景下,国庆本地游、周边游却呈现复苏的迹象。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电影票房一度呈现出快速复苏的趋势,疫情控制较为平稳的2021年,全国票房从上一年的203.14亿元拉升回472.58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74%。此前,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预测,2022年将迎来电影市场大年。不过今年春节档票房却出现了23%的下滑,此后电影市场一蹶不振,一路滑坡。
今年国庆,在周边游趋势带动下,露营经济继续红火。携程报告数据显示,国庆期间,露营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其中本地订单占比近八成,市外周边订单占比15%。人均露营花费为650元左右,相较中秋露营人均花费贵30%左右。
家电网主编李韬认为,露营热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其中便携式小家电市场有望成为风口。在今年五一假期,便携式小家电已经展现出其增长的潜力,苏宁易购发布的五一消费数据,4月30日-5月4日,露营相关的家电消费高涨,烧烤炉销量同比上涨131.06%,多功能料理锅同比上涨670.7%;京东数据,在小家电销量整体降温的情况下,与露营紧密关联的便携式小家电逆势增长——便携式电风扇、小电锅等便携式小家电销量增长达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