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天假日的结束,万众期待的国庆档也逐渐落下了帷幕。
与以往票房高涨的情形不同,今年的国庆档电影或多或少受疫情影响,票房也不同往日的辉煌,
而部分院线级别的电影也换了种方式,以“云影院”的方式与观众见面,其中就有此前呼声较高的《一盘大棋》。
这部由郭涛、修睿、小沈阳等主演的电影,光从演员阵容上来看,绝对是一部院线级别的电影。
但却在10月4日以“云影院”的方式播出,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尽管少了些许的“电影质感”,但《一盘大棋》频频出梗的笑料也足以慰藉观众不能到影院的遗憾。
从叙事上来讲,《一盘大棋》一气呵成,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喂奶式”的剧情也让观众在阖家欢乐之际完全放放松松地看电影。
剧情反转,局中局的方式也使观众耳目一新,在欢笑之余,也能感受到电影艺术语言的些许魅力。
《一盘大棋》一经上线,非会员18元的点播价就饱受争议,很多人认为要价太高,并不买账。
而这也不是“云影院”第一次因为价格问题遭人非议。
2020年,由迪士尼投资的电影《花木兰》选择撤档改为网络媒体点播上映,
即使这部电影耗资20亿,在演员阵容上,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等人倾情加盟。
电影里的每一个服装道具都经过层层打磨,战争场景动用60匹马、100余女性群演真实拍摄......
但综合37美元(约257元)的流媒体租赁费还是遭到了大量影迷的“口诛笔伐”。
同年《魔发精灵2》也以“云影院”的方式亮相,
《魔发精灵2》也同样如此,这部电影耗资1亿美元,从动画电影来讲,可以说是大成本的电影。
而电影之所以这么“烧钱”还得益于制作团队精益求精的精神。
制作团队运用最新的渲染处理器,把每一帧的模糊的镜头或渲染或删除,这才得以呈现出定格电影的既视感。
可点播价约20美元折合人民币138元的价格同样引发了网友的声讨。
“云影院”因为不在院线播出的缘故,价格的起伏波动引起观众议论也是很正常的。
老话常说“贵有贵的道理”,相信这句话放在电影里也同样受用。
相比之下《一盘大棋》18元的点播价,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盘大棋》是一部喜剧电影,就喜剧电影而言,演员决定了喜剧的下限。
而启用小沈阳、郭涛、修睿这样的喜剧大腕无疑是给电影的喜剧元素“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演员的演技决定了喜剧电影的上限。
今天,阿西巴就对电影中的六名主演做一个排名,如果有观点不一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评论讨论。
第六名:小沈阳(饰小文)
小沈阳这个名字早已红遍大江南北,曾经的“苏格兰裙”服务员也早已深入人心,他绝对是喜剧圈的顶流。
虽然非科班出身,但众所周知小沈阳师从喜剧大师赵本山,可以说早已练就了不亚于专业演员的演技功底。
在《一盘大棋》中,小沈阳也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喜剧盛宴”。
片中,小沈阳饰演小文一角。
身为这部电影的绝对核心,他除了贡献笑料外也承担着串联整部戏的责任。
在养鸭场讲价的戏份中,小沈阳饰演的小文摆出一副老好人的形象,频频为林辉“求情”。
小沈阳频频眨眼与老段打配合,随即又摆出一副不可理喻的神情为林辉“讨说法”,两边拉扯的他无疑给这场戏注入了别样的灵魂。
在琳琳知道小文他们的骗局后,准备告诉父亲林辉时,小文歇斯底里的表演扭转颓势,使琳琳改变想法。
小文一脸愁容地向琳琳解释“真相”,满脸的无奈写在脸上。
而这段表演通过小文出色的发挥最终让琳琳信服。
这场戏也是喜剧效果拉满,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沈阳出色的发挥。
但总体来说,小沈阳的表现刚刚及格,五星好评在他这里只够得上三颗星。
电影的前半段,小沈阳总给人一种进入不了角色、硬演的感觉。
例如电影开头,兄妹三人监控父亲,修睿说:我印象当中他是很高很壮的,怎么越长越抽抽了?
修睿的这段话无疑是埋了个大包袱,
但小沈阳“吊儿郎当”的演技,和只停留在念台词的台词功底,根本接不住,以至于导演都没给他切近景,
而这个“二踢脚”也被他放成了摔炮。
一个喜剧演员把喜剧演成这样,太令人失望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片中连26岁的新人女演员都要压小沈阳一头,所以他排在最后一名不委屈。
第五名:范明(饰林辉)
1964年出生的范明,演技是必然的炉火纯青。
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他,出演《一盘大棋》这部喜剧片,不免有些大材小用,埋没了范明更深层次的演艺功底。
《一盘大棋》中范明饰演明面上的大boss林辉。
范明一出场,就利用自己充分的喜剧经验为观众提供笑料。
在群众声讨“还钱”的口号与范明怡然自得的开会中,两个镜头自然的衔接立竿见影的勾画出范明饰演的林辉“无良奸商”的形象。
在林辉开会时,小沈阳饰演的吴文突然出现在窗口,给予林辉“致命一击”。
丑事被揭露的林辉无地自容,看到自己的名声即将败坏,瞬间无地自容。
林辉只能慌忙地指责吴文是个“疯子”以逃避自己的责任。
看到几位投资人愤愤地离他而去时,林辉慌忙地解释。
两头都顾不上的林辉,慌乱的神态通过肢体动作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范明饰演的林辉一出场就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立住了“奸商”的人设。
在林辉与老段讲价买房的戏份中,城府之深的商人形象也被范明刻画地栩栩如生。
当老段与林辉议价时,林辉若有所思地摸着算盘,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在这场戏份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在下着自己的一盘大棋。
殊不知自以为知晓一切的林辉却是那个待宰的羔羊。
而这一幕在上帝视角的观众看来,无疑是一场笑料满满的“闹剧”。
但由于戏份不足、拍摄周期短的原因,范明老师的演技还是没达到本属于他的水平,更多的像是来片场连玩儿带演了一圈,
可能连戏都没来得及过就上场拍了,总体来讲不是那么精致,好多戏没有厚度。
第四名:修睿(饰小莫)
修睿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早年前他就一直活跃在喜剧舞台上,在《废柴兄弟》里饰演的张晓蛟广受好评。
可以说,在喜剧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修睿,骨子里早就刻下了喜剧的印记。
这部由修睿担任主演的电影,喜剧色彩毋庸置疑。
在《一盘大棋》中,他饰演老段的儿子小莫。
在小莫跟踪林辉的小三时,被林辉妻子的私家侦探蛋壳盯上。
两人互相做贼心虚的寒暄为观众奉献了十足的笑料。
当小莫自然的一巴掌呼在蛋壳脸上时,笑料就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
还有在饰演黑社会中,自然的形象不但能把林辉给唬住,还能把观众唬住。
在参与养鸭场的叫价中,小莫铿锵有力地抬价直接把林辉二人给架了起来,无奈林辉只能含泪报价5000万。
在这场戏份中,修睿贡献了自己特有的喜剧包袱。
一气呵成的演技让整个剧情显得十分自然又效果满满。
可以说,修睿绝对是喜剧圈内最坚实的中坚力量。
第三名:张艺上(饰宁宁)
1996年的张艺上,毕业与中央戏剧学院。
虽然年龄尚欠,但是与众多老戏骨搭戏起来,却丝毫不落下风,可以说浑然天成的演技弥补了张艺上经验上的欠缺。
在《一盘大棋》中,张艺上饰演老唐的养女宁宁。
但是这一身份到电影结尾片段才揭晓,更多的时候则是以老段女儿的身份出现在观众视线。
在一次集合会议时,宁宁含情脉脉地问老段“三个孩子中最喜欢谁”。
渴望知道真相的宁宁直直盯着老段,似哭非哭的眼泪在张艺上的眼里打转,形象地刻画了宁宁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
在老段即将被淹死时,宁宁声嘶力竭地乞求养父老唐能够放过老段。
张艺上面部全部肌肉都在用力,都在诉说救老段的决心。
宁宁拼命的呐喊和老唐奋力地解释完美营造了一种“戏剧冲突”,也给影片最后的高潮时刻拉开了序幕。
张艺上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毕业于2014届中戏表演班。
她《一盘大棋》中的表现没有拉母校后腿,声台行表都很到位,这个第三名的名次是实实在在的。
总得来说,张艺上的颜值加上演技,未来只要有机会足以在群星璀璨的小花旦中脱颖而出。
第二名:喻恩泰(饰老唐)
1977年出生的喻恩泰,塑造了红极一时的“吕秀才”一角。
喻恩泰虽是科班博士毕业,但表演起来丝毫没有被训练过得痕迹。
流畅的神态动作,饱满的台词,足以让他成为演员里的“常青树”。
《一盘大棋》中喻恩泰饰演宁宁的养父老唐。
亮相伊始,老唐稳重得体的形象深入人心。
宁宁得知“真相”对母亲大发雷霆时,老唐身着围裙,义正言辞地对宁宁说道:“宁宁别这么跟你妈妈说话”。
形象的刻画加上台词的润色,勾勒出一个“持家”的温柔爸爸形象,与之后面目狰狞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老唐设法处死老段的戏份中。
喻恩泰的整个面部肌肉都“运动”起来,他神情激昂地劝说宁宁“迷途知返”,希望宁宁能够明白自己的苦衷。
当宁宁仍痛苦哀求时,喻恩泰神情激动抽了女儿一巴掌。
因为用力过猛,身体也随之跟着运动。
强烈的反差,也使喻恩泰的反派的形象逐渐浮出水面。
而在电影最精彩的阶段:三方对峙时,只有喻恩泰接得住郭涛的戏,
在这场戏中,喻恩泰把老唐的坏表现得淋漓尽致。
完全让观众忘记了吕秀才的刻板印象让我出乎意料,给他排第二名没毛病。
第一名:郭涛(饰老段)
郭涛无论出现在哪部电影里,都算得上定海神针的存在。
1967年出生的郭涛,早已不需要用太多的言语形容他的演技功底。
每一段对演技尺度的把握,都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处理。
在《一盘大棋》中,郭涛饰演的老段,正是下“一盘大棋”的幕后大boss。
老段在前半段电影中主要运筹帷幄指示他的三个孩子干活,宛如一个棋客在俯视全局伺机而动。
坚定的眼神加上苍老的容颜完美地复原出老段这个形象。
在电影最后,老段再次面临“三个孩子中最喜欢谁”的难题,而这题的答案直接关乎到生死。
在这一极端情形下,一向沉稳不苟言笑的老段突然崩溃。
他奋力地抽打自己,神情从开始的坚定换为哀求,哀求他人放过自己的孩子。
这一情形下,也爆发出老段潜藏在心底对三个孩子深层的爱。
可以说郭涛老师通过自己出色的发挥,完美的呈现了老段这一角色。
六个主演用自己浑然天成的演技为大家在国庆节奉献了这样一部作品。
但是网上的风评却褒贬不一。
有的人称这部作品就一个字“尬”,而有的人却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喜爱,
而在播出平台中,这部电影被打出了8.8分的高评,这也让网上的舆论一片哗然。
其实客观来说,这部喜剧电影通俗易懂的处理方式,老少皆宜,是部全家都能看的电影。
但也因为通俗性,少了一些特色,不免让一些人比较计较。
影片虽然裹着悬疑的面纱,但全剧并不悬疑,
看得出来导演是想借鉴《疯狂的石头》这类型的电影,让喜剧与悬疑共存。
但要想同时做到这两点,实属有点难,和宁浩导演还是有差距。
从整体来看,全剧逻辑缜密,如果强行解释,可以自圆其说。
而在这一基础上,导演想强行插入“荒诞”的元素。
插得好就是“幽默”,插不好也就成了“尬”,这也成了众多观众吐槽这部电影的核心所在。
但总得来说,这部剧适合全家坐在一起看,就当图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