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湾首富,很多人会想到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或是在大陆事业极为成功的鸿海集团老板郭台铭。事实上,近几年《福布斯》台湾富豪排行榜中,祖籍晋江的蔡氏家族一直是台湾“最有实力的富豪”。
今天闽商君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台湾蔡家,了解他们极具影响力的财富帝国。
蔡家家谱
台湾蔡家有“大”、“小”之分,一枚银元闯出来
“大蔡家”是包括第一代创业四兄弟蔡万春、蔡万霖、蔡万才(蔡明忠之父)和蔡万德在内的整个财阀家族, “小蔡家”即指四兄弟中的任一脉,其中尤以老四蔡万才的富邦集团规模最大。
(蔡氏家族老大-蔡万春 )
20世纪初,蔡氏家族人丁并不兴旺,连续三代单传。直到蔡福安这一代,万生、万春、万霖、万才、万得五个儿子以及二个女儿的相继出世才令蔡家扩大了家族人数。
蔡万春(1916年—1991年)祖籍福建晋江,后移居台湾苗栗。蔡万春出生于苗栗竹南镇,其父蔡红只是个普通佃农。蔡万春小学毕业即辍学,后带着弟弟蔡万霖北上台北,投靠姨夫做了菜贩子。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蔡万春应聘成为资生堂化妆品公司的店员,后升任台中分公司经理。
1、发迹── 请蒋介石来做广告
蔡万春能够在短短几年间,将“十信”打造成为台湾最大的信用社,主要原因在于其善于利用政商关系来发展自己的“钱脉”。而蔡万春的儿子蔡辰洲,在这方面更是技高一筹。
上世纪60年代初,因为台湾财政紧张,需要各种建设经费,蔡辰洲趁机喊出了“一人一元存款救国”的口号,还请到蒋介石到“十信”演出“存款在‘十信’”的动作。此举一下将“十信”的招牌打响——蒋介石去“十信”存钱,台湾一般民众也纷纷效仿。至此,蔡家打牢了自己在金融界的根基。
1960年,台湾当局开始允许民间资本成立保险公司。蔡万春看到了难得的机会,于第二年的3月和8月,取“国泰民安”之意,先后成立了国泰产物保险公司和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其后,蔡家的事业开始进入一个飞速增长期。
靠着政商背景,蔡万春于1960年同人合作成立了国泰产物保险公司,占60%股权,掌握公司实际经营权。两年后,蔡万春又申请开设了国泰人寿保险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而蔡万霖则又成立国泰建设公司,进入房地产领域。
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国泰集团的经营范围已涉及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建筑、食品、电子等众多行业,事业达到全盛时期。
2、全盛时期家族企业内部分工
蔡万春是典型的创业者,生性聪明,小事不大管,也不计较,做事业非常有眼光。蔡万霖是谋士型的人物,不爱在外露面,而是在背后出注意。所以在创业之初,凡是出面与人打交道、接洽。谈判等事宜,都由口才极佳的蔡万春出面。蔡万春自己也讲,“一个人事业要成功,必须具备力量、胆量、肚量三个条件”。由于他广交朋友,知人善任,使得在他的企业内集结了许多有学问、有能力、有远见的商界人物。
蔡万霖则在家管帐。“人家欠我们多少钱,我们欠人家多少钱,蔡万霖都记得清清楚楚的。”蔡万才如此评价他的二哥蔡万霖。
蔡万霖
蔡万才则是处事甚稳,循规蹈矩,是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划者,他自己也讲,“当年国泰集团主要机构的制度规章、组织架构都是由我订的。”最小的蔡万得则跟着几位兄长做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
后代多歧路
家族传承的潜在危机
1、股权不清
2、企业中家族成员众多
1979年,蔡万春因中风患病,采取在家族内以交换股权方式分家分业,国泰集团一分为六:二弟蔡万霖、三弟蔡万才、小弟蔡万德、蔡万春长子蔡辰男、次子蔡辰洲、其他儿子等各分得一些企业。
1991年12月,蔡万春病故。蔡万霖主导的国泰人寿集团改名为霖园集团,与蔡万才的富邦集团成了新蔡家的主要力量。上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陆续放开金融业,蔡万霖将第一信托投资公司改制为银行,即国泰银行。蔡万才则先后成立富邦银行和富邦人寿保险公司,完成了金融业版图的搭建。
蔡家二个财富帝国
霖园集团
蔡万霖以国泰人寿与国泰建设为骨干成立国泰人寿集团,稍后正式改名为霖园集团,并且自行出任董事长。根据霖园集团旗下主要企业国泰金控,在2004年7月公布的财务报表,光是国泰金控与旗下子公司的总资产就已达新台币2兆4885.12亿元,上半年总收入新台币2779.01亿元。
霖园集团董事长蔡万霖
霖园集团创办人兼首任董事长蔡万霖在2004年9月27日辞世,根据富比士杂志(Forbes)在2004年进行的最新统计,蔡万霖与其家人以46亿美元总资产的数字,名列世界首富排行第94名。霖园集团目前则是由蔡万霖次子蔡宏图继任当家。
富邦集团
目前,富邦集团从台湾地区第一家民营产险公司发展至各金融产业,经营触角涵括不动产、电信及电视购物台等媒体科技产业,相当多元。深耕台湾地区外,事业版图也扩展至东南亚、越南、美国及中国大陆,其中仅富邦金控总资产便高达4.4亿元新台币。
(富邦集团原总裁—蔡万才)
目前,蔡万才的事业交由两个儿子蔡明忠与蔡明兴主持,二人投资成立的台湾大哥大公司,成为台湾电信业三雄之一,实际影响力已超越霖园集团。
蔡万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他的经营理念和人才观息息相关。
1、重视风险控制。富邦内部人士说,这么多年来,总裁在每次会议上都强调的主题,一定是紧抓“风险控管”,显然,在吸取上一次金融风暴的惨痛教训后,“风控”就成为蔡万才心中最重要的事。此外,重视人才也是其取胜的法宝之一。蔡万才说,“我喜欢脚踏实地、表里如一的人。花言巧语、拍马屁,车还没到就要帮我开车门的人,我不用”。
2、在做企业上,蔡家也坚持低调的“老二哲学”。市场人士分析,富邦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几乎都是市场老二。比寿险,即使吃进了安泰人寿,也还是台湾老二的规模;比银行,“中国信托”可能还略胜一筹;比证券,元大证券是老大哥;比电信,“中华电信”占尽优势。但总分加起来,无人能出富邦集团之右,这应是蔡万才真正的致富密码、胜出关键。
(蔡明忠、蔡明兴兄弟)
3、蔡万才认为,经营金融业要七分保守,三分冲劲,才会细水长流,要有时间慢慢成长,千万不能有暴发户心态。
《福布斯》亚洲版显示,台湾金融服务巨擘富邦金控蔡家以100亿美元的资产净值,首度跃上台湾首富。
接班现状
国泰第三代接班人培养之路
国泰蔡家第3代——蔡宗翰(国泰金控资深副总)
蔡宗翰,国泰金控、国泰人寿董事长蔡宏图的长子。拥有美国哈佛大学、乔治城大学法律博士的傲人学历,曾经在美国担任执业律师。2006年时回台湾发展,先进入国泰家族旗下公司同记实业担任副总经理,随后担任国泰人寿董事。
在幕后培训4年,蔡宗翰今年加入经营团队,他掌管国泰人寿的财务及专案投资,目前已身居国泰金控副总经理职位。
富邦集团第三代启动接班计划
富邦蔡家第三代——蔡承儒(富邦金副董)
台湾富邦集团蔡家第三代接班梯队启动,在总裁蔡万才召唤下,第三代蔡承儒已从纽约返回台湾地区,近期将正式进入集团服务。据了解,依蔡家规划,接班人训练从金融服务产业的核心单位开始,再到富邦金控内最会赚钱的富邦人寿投资部报到,2015年已身居富邦金副董职位。
蔡氏家族发展到今天并非一帆风顺,财产和企业传承纠纷一度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但蔡明忠说:家族治理要先于企业治理,“家族如果没有办法治理好怎么推动企业的治理?”
这个祖籍泉州的家族,虽然曾分家,但是凭借着在金融保险领域积累的雄厚资本与人脉,蔡氏家族的香火依然得以存续,乃至发扬光大,他们也成为了家族企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