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这批60后的人,快要迈进花甲之年了


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是不是这样?时间过得真快啊?

不知不觉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

我们这批60后的人,年龄大的都66岁,年龄小的也57岁,眼着都要迈进花甲之年。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深有体会,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变得“认命、认怂,还不再认理”,曾经的那股冲劲和倔强,慢慢被岁月磨平了。

每次看到我们这这些60后的人和我一样,我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大多数人的脸上,皱纹里刻着人们经历的风风雨雨,白发中藏着一辈子的酸甜苦辣。

我分析有人们都有这几点


一、人们从不服输到不得不接受,和岁月慢慢和解

我们 60后小的时候日子很苦,吃不饱饭、大多数人都没书念。

从有夜课班的消息一出来,好多人都开始认字。

有的人是白天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复习,就为了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的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有的进工厂当技术骨干,还有的下海做生意,更多的人是在一片荒地上闯出一条路来。

那时候他们总觉得,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虽然日子一天天在好起来,但身体开始跟不上了。

以前能扛两袋大米的人,现在爬个楼梯都喘;曾经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结果被现实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就像爬山,爬到一半发现体力不支,山顶的风景再美也只能停下来歇歇。

就像秋天的树叶,不再拼命抓着树枝,而是顺着风轻轻飘落,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也坦然接受了。

比如我有邻居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力很气大,干活请的人多,后来由于用力过猛,现在是走路都困难。


二、过去是争强好胜到现在主动退让,换方式过好日子

过去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家里,那都是说一不二的。

在单位别人不敢干的活敢接;在家里,孩子想上什么学校、找什么工作,都得听他们安排。

可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单位都是年轻人,搞新技术。

只有主动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家里的孩子长大了,也要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慢慢放手,从“决策者”变成了“支持者”。

这样的事情特别多,比如我们这里有家人,前几年他家里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如果是出门,那真是这样的俗话,手一招,要来很多人。

现在他家的儿女们大了,他和儿子一起生活,有时候说活没有以前了。

三、从爱较真到难得糊涂,活出生活的真滋味

记得我们生产队有个人,那可真是“道理狂魔”。

生产队不论做什么?只要方案有一点不合理都要争个明白。

在家里,孩子吃饭挑食、写作业磨蹭,他都要按规矩来;我们有一次去买车票,他看到有个人插队、也去理论理论。

他就是这样坚持真理,不争个对错心里就不舒服。


现在年纪大了之后,他们突然就想通了。

在菜市场买菜,摊主多收了几毛钱,以前肯定要讨个说法,现在他笑着摆摆手就过去了;邻居家因为停车位有点小矛盾,也不再非得争个输赢,一句“都是老街坊,别计较”。

逢年过节全家聚会,晚辈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跟他们大不一样,他们也不再急着纠正,而是乐呵呵地听孩子们分享新鲜事儿。

这种“糊涂”,其实是看明白了生活的本质——太较真只会让自己累,适当睁只眼闭只眼,日子反而过得舒心。

四、眼里藏着理解,与岁月握手言和

我想我们这批60后这批人的变化,从年轻时不服输地跟命运较劲。

到中年学会妥协退让,再到晚年用豁达的心面对生活,用一辈子的经历努力拼搏。

很多网都纷纷评论说,我们60后这代确实是这样,有的人己经经历过了,有的人还正在经历着。有的网友说

还有很多网都说了我们60后一代人的故事


我们60后的故事就像一本翻不完的书,告诉大家:人一辈子,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与其一直跟生活较劲,不如学着接受、学会放下。

当我们用平和的心态拥抱生活,就能在岁月的皱纹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安宁。

建议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些故事里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能走得更从容、更自在。

你们说是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