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妈人间清醒,告诫我们姐妹不要参与婆家财产的事

我婆婆去世四年,留下村里一座老宅,老宅是一处前后都带院子的三间平顶房。

我爱人哥仨个,他是最小的。

大哥结婚成家另过时,家里给他在村东盖了房子,并把属于他的那份家产折合成钱给了他。

婆婆生病前曾说过,房子一份属于她自己,一份给二哥,一份给我们。并单独和我们说“你们比你二哥条件好些,等我百年后我的后事由你家操办,我那一份房子也都是你们的。”

婆婆88岁那年脑出血,坚持了一年多驾鹤西去。

她的身后事由我们家一力承担,没让大哥二哥花一分钱(我爱人至纯至孝,两个哥哥一个是农民,一个下岗,条件不好,婆婆生病、住院到后事处理,都是我们出钱,并不是为了财产)。

等到一切都处理好,说起房子的事,出了点差头。原来老太太只和我们一家说了她那三分之一房产的事,那哥俩都不知道。

大哥知道自己该得的都得到了,并没有太大异议,二哥不吱声,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这件事就这样拖了下来,婆婆的老屋空了,大哥不怎么沾边。

二哥日常在县城倒班,休班后就回老家,收拾收拾院子,种点青菜,栽几棵芍药花,倒也清闲自在。

就这样温温吞吞过了几年,没有人提房子的事。

直到前段时间,二哥说,等他退休了是要回老家住的,那里是他的根,他得寻根。

我问我爱人“那妈留下的房子就是二哥的了?”

他不言不语,一副默认的样子。

前几天回家,无意中和我82岁的老妈说起这件事。

我妈仔细听了一遍,郑重其事的和我说“以后你婆婆房子的处置问题,你不要参与了,也不用问,那房子给你你还能回去住咋的?离得那么远?再说,农村三间平房能值多少钱?他们哥几个商量咋办就咋办,没有那房子也不影响你们生活。”

我妈几句话,让我觉得还真是这个道理。我们离老家好几百公里,回家一趟几个小时,真的没有必要去争个谁是谁非,哪住又怎么样呢?反正都是他们兄弟,东西也没落到外人家。

我妈在这些问题上惯是拎的清楚,我婆婆活着时,逢年过节我们给双方买东西,我妈每次都嘱咐我:多给你婆婆买点,咱家啥都有,买不买都行。

她也这样教导我妹妹。妹妹婆婆常年有病,老公公不管家里的事,妹妹妹夫天天上班,家里大事小情都由她大姑姐做主。

妹妹有时也发几句牢骚。我妈说她“你能天天回去照顾你公公婆婆吗?你回不去就不要说别的,能出钱你就出钱,要是你大姑子不在跟前,你不得天天回去伺候?”

看,我妈几句话就说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都觉得老妈清醒,看事情看得透彻,也让我们几个小家少生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