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一新闻,真的把我看乐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江西崇义县近期出台“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推进婚俗改革,通过给新人家庭提供子女入学、交通出行、健康体检等正向激励,为爱“减负”。
据悉,“零彩礼”“低彩礼”夫妻、“零彩礼”“低彩礼”岳父母为礼遇适用对象,规定“零彩礼”“低彩礼”标准为:男方给女方的聘礼、礼金为零或不超过3.9万元(不含返还礼金和嫁妆折价)。
说句不好听但真实的话:
条件好的男性,本来就不在乎彩礼的多少;
条件不好的,只能靠高彩礼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如果真的有人连四万块钱的彩礼都掏不出,真的不知道他以后的孩子能享受到怎样的优质教育。
以前房子和读书是人生的两大支柱,现在是彩礼。
毕竟学区房已经成为上学的门槛了,总得找个新的出口来缓解压力。
或者说,这是社会矛盾的转移和升级了:
还没等结婚呢,在夫妻双方之间就埋下了隐患。
彩礼能和孩子上学挂钩,我想到了。
但是没想到有的地方已经大胆提出,还这么快就实施了。
今天和上学挂钩,明天就不知道和什么挂钩了。
反正啊,「软肋」没出生就被拿捏了。
2
其实我很想知道,
这个3.9万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是谁想出了彩礼和入学挂钩的主意呢?
难道不婚不孕就是因为彩礼太贵吗?
大家现在已经为了生存而劳累不堪,还要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孩子担心上不了学?
这个荒唐的做法有点像韩国提议说男人结婚生子就能免去兵役一样。
又像是在拼命勒住气管,又在拼命做人工呼吸。
明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却偏要走歪路。
再说了,彩礼限制数额有什么用呢?
以前彩礼30万,还要加上一万多的三金。
以后彩礼一万,就换成金条金砖,更加硬通货!
所以说,这个政策毫无意义。
它既不能改变彩礼的实际交易价格,也不能影响人们的婚恋选择,更不能提高生育率。
如果说它有什么意义,也许只是某些部门今年的一项“业绩”而已。
3
我认为,想要解决当地的彩礼问题,不是没有办法,比如:
不收彩礼的夫妻,政府直接分配住房,免费装修;
公车随叫随到,享受公务员医疗待遇;
优先安排稳定高薪的工作,子女免费入学,提前退休享受养老金。
或者也可以这样做:
对彩礼征税,按照劳务40%收取;
倡导高彩礼,鼓励为国家贡献税收。
如果男方愿意出高彩礼/女方收了高彩礼不缴税,视为逃税漏税。
对纳税大户进行公示,给予表扬和奖励。
你说说,这些政策是不是比那个“3.9万”的限额更有效?
当然了,我更想起了去年郑州的一个新闻:
郑州推出优化生育政策,新生儿入户三孩家庭一次性补贴1.5 万。
当时大家都在议论,生孩子补贴1.5能干什么?
能生三胎的人,缺1.5万吗?
你猜怎么着,还真有人生了三胎去领这个补贴。
结果被郑州市卫健委告知:三孩儿补贴暂时无法申请,「政策细则尚未出台」。
4
高昂的彩礼并非偶然,而是某些情况下必然结果。
只有改变彩礼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彩礼。
即使强制性从明面上解决,或许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啧,
2024年刚开头,起点就这么高,后面还真不知道要多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