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木子奕!
今天是复工的第二天,这个春节你过得怎么样?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
春节假期回老家,才第三天就开始感到无聊了。
人还是要找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做的。
而想要追求更深层次的人生价值,我们都需要培养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
01
什么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一词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兼作家的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中提出来的。
意思是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专注地进行某项活动,让你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这种努力不仅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不可复制。
也就是说,想要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是三个前提的:
1. 无干扰、专注;
2. 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3. 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新技能,且难以复制。
光看第一个前提,春节假期就很难完成。
放假期间,家人团聚,串门走亲戚,各种娱乐活动诱惑着,根本无法不受干扰,更无法专注做事,更何况还有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干扰。
所以,收假后我们要好好规划和思考在新的一年,如何培养和刻意练习自己的深度工作的能力,让自己这一年过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02
为什么劝你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普通人想要逆袭,想让自己越来越贵,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深度工作的能力。
作者说,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未来有三种人最贵。
第一种是能够利用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
比如程序员,他们能操纵机器,人工智能时代,将来很多事都是由机器来做的。
所以这种人会越来越贵。
第二种是有影响力的人。
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是能够带动别人,也能影响很多人的价值观。
互联网上就有很多博主,有着超强的个人IP,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第三种人是资本家。
资本家有钱可以动用一切资源为之所用。
普通人离资本家很远,所以只有前两种办法,可以让自己越来越贵,成为新经济形势下的赢家。
而要想成为第一和第二种人,必须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就是你深度工作的能力。
03
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呢?
深度工作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成为“深度智人”,即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思考,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实现深度工作呢?作者给我们推荐了四个准则。
准则一:工作要深入;
这是一个欲望横行的时代,各种欲望控制着人们,放松,娱乐,走捷径......
我们怎么才能控制好这些欲望呢?
首先,要选择一套合适自己的哲学。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四种深度哲学: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新闻记者哲学。
对比来看,目前的我是比较适合节奏哲学和新闻哲学交替进行的。
就是我每天早起阅读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形成我自己的节奏;
带娃的时间里,见缝插针地自由切换不同的状态,这是一种以新闻记者哲学的形式,进行深度工作。
第二,选好适合自己的哲学后,将它习惯化。
像我当初早起,是稍微不习惯,甚至有点痛苦的。
于是我把早起的时间一点一点往前移。
比如刚开始我做不到5点起,我就7点起,慢慢调到六点半、六点,五点半,最后固定在5点。
这是一个需要慢慢适应的过程。
第三,要有大手笔。
你要为深度工作付出一点成本,你才会心疼地花心思去深入,才更容易让你完成。
第四,不要独自工作。
不要一整天时间都拿来工作,要和别人社交,才能碰撞出更有创意的思想。
第五,像经商一样执行。
也就是要有始有终,在反馈中进行你的深度工作,才会有效果。
第六,图安逸。
大脑也需要劳逸结合,长时间深度工作大脑得不到休息,也会很疲惫。
适当的休息会提升你的洞察力,补充能量。
准则二:拥抱无聊;
春节假期,很多人说是回老家陪父母。
其实真正陪父母的时间,都是在刷手机,无聊的时间,更是手机不离手。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不会与自己独处。
去年12月开始,我养成了冥想的习惯,这是一个与自己独处的很好的方式。
其实只要把手机放远一点,就会慢慢习惯依赖手机的习惯。
准则三:远离社交媒体;
作者建议是远离社交媒体,但不是杜绝社交媒体。
毕竟每个人生活在这世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也需要社交,需要别人提供情绪价值。
作者建议我们采用“关键少数法”远离社交媒体,也就是“二八法则”。
即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20%的关键事情上,摒弃掉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准则四:摒弃浮浅。
其实也就是要把专注力放在关键的事情上,摒弃那些浅层次的浮浅的思考。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我觉得这个建议很新颖,也是我们中国很多公司或者上班族做不到的。
简单理解就是当你的老板或者上级安排你做一些浮浅的,没有创造性价值的工作时。
你可以跟他申请浮浅工作预算,你可以用这笔预算将这些浮浅的工作外包给别人,而你可以做一些深度思考自己的工作。
这一点太有意义了,这个策略还可以用在其他很多方面。
比如把家务外包出去给专业人员,把时间留出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总结一下,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摒弃浮浅,这就是深度工作要遵循的四个准则了。
04 写在最后
诚如作者所说,深度工作需要极大的自制力,深度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
因为这需要你摒弃浮浅,控制欲望,要为此付出很多艰苦的努力,改变你长久地习惯,跨出舒适区。
然而很多人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的。
但我依然觉得,深度工作的能力是值得每一个人都去学习的。
因为人想要自由,前提是要自律。
自律意味着要约束自己,未来属于能够约束自己的人。
正如深度工作信徒威尼弗雷德•加拉格尔所说:“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深度的人生是美好的,不论从何种角度审视。
无比赞同这句话,与你共勉~
—END—
作者:木子奕,一个一手带仨娃,一手码字的90后宝妈,爱阅读、爱写作,专研儿童发展心理学,专注女性个人成长,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