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逼死丈夫抛弃儿子改嫁,多年后找儿子认亲:弥补你缺失的母爱

女子丈夫离世后,在儿子半岁时她改了嫁,此后三十多年没有和儿子联系,多年后儿子事业有成女子找上门:我想补偿他多年缺失的母爱!


一、故事详情


向某向调解员哭诉,说她多年前不得已离开了儿子,现在她想找到儿子,但是却联系不上了。

向某多年前通过相亲认识了丈夫杨某,二人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婚后感情也不太好,更加糟糕的是,向某刚刚怀孕没多久,丈夫杨某突然离奇离世了。


向某生下儿子小杨半年后,就丢下儿子改嫁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现在向某想要找到儿子,但是她却不知道从哪里找起。


调解员听到向某的遭遇,对她十分同情,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去向某前公婆家打探一下消息,到达后才得知向某的前婆婆十几年前就走了,现在只有前公公在老家。


杨大爷见到一群人过来,显得很迷茫,调解员指着向某问他认不认识,杨大爷端详了一阵,摇头说不认得。


调解员告诉他,这是他的前儿媳向某,现在是来找他的孙子小杨的,杨大爷突然就激动起来,对一群人没有了一点好脸色。调解员再三询问,杨大爷才向她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事。

杨大爷说,这个女人心思歹毒,当年逼死了他的儿子,孙子小杨才半岁,她就把孩子丢下一走了之,这么多年没有给孩子花过一分钱,现在她有什么脸面来认孩子?


调解员一听杨大爷说的话和向某说的不一样,于是追问什么叫逼死了他的儿子?杨大爷抹着眼泪,讲述了当年的事情。


当年,向某嫁给杨某后,夫妻两个感情淡薄经常吵架,杨某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寡言少语不懂表达。


向某嫁过来后,总是嫌杨某家里穷,杨某当年每天拼命干活养家,但是赚的钱交给向某后,向某就偷偷拿回了娘家,家里没钱用了就再找杨某要,有时候还不到发工资的时候,向某就跟他吵架,找他要钱。


时间一长,杨某更加沉默,心里的郁闷无法排解。一次,杨某累了一天,下班后回到家向某根本没有给他做饭,杨某看了一眼家里还有半碗剩饭,正准备凑合吃一口,向某却大骂着端起饭一下撒到外面的地上喂了鸡。

杨某和张某吵了一架,他在这个家里一点都感受不到温暖,向某把他当成了一个赚钱机器,不管他怎么努力,向某永远在埋怨他没本事,不会赚钱。


杨某因为家里一堆烂摊子想不开,没多久就自杀了。此时,向某已经怀孕几个月,孩子生下来半年后,向某就改嫁了,把儿子小杨丢给了公公婆婆。


杨大爷和老伴因为儿子离世受到了打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二人把孙子小杨养到五岁,实在没有能力继续养他。


此时,杨大爷的大哥从广州回来了,看弟弟弟媳身体实在不成样子,就把小杨带回了广州,养在了自己身边。


得知了小杨的下落,向某又赶紧向杨大爷打听他的具体地址,但是杨大爷对向某闹肚子意见,说什么都不愿意告诉她。

正在此时,有人给向某传信,说杨大爷的大哥回来了,向某立即提起了劲,转身去找他,向他打听儿子的下落。


杨大爷的大哥见到向某和调解员神色很是淡漠,他说,他不拦着向某找小杨,但是他也不会提供什么帮助,因为他是看着小杨长大的,这个孩子太苦了,向某所作所为不配当一个母亲。


一个大男人说起这件事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原来,方面生活条件很艰苦,他在广州一个月才四十多块钱,要养活自己三个孩子,但是回乡后看到自己弟弟和弟媳实在无力养孩子,这个侄孙看起来确实很可怜,他就动了恻隐之心。


当时,只有五岁的小杨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同龄的小孩子总是嘲笑他,导致小杨心理敏感自卑,而且家里太穷被人看不起,更不可能接受教育。

当时杨大伯看自己和老伴实在无法给孙子同龄孩子应有的爱和关怀,就联系向某,希望她把小杨接到身边抚养,但是向某从来没有回应过。


杨家大伯看弟弟弟媳实在无法抚养小杨,加上也心疼这个孩子,就顶着压力把他带到了广州,并且让他上了学。但是到了新的环境,小杨依然处处被人歧视。


小小年纪的他看着别人都有爸爸妈妈,心里十分羡慕,因为之前爷爷告诉过他他的妈妈还在,于是,他偷偷溜上了火车,想要去找从未谋面的妈妈。


杨大伯和杨大爷知道后急疯了,但是一直找了两个月都没有找到他,后来,有一个好心人看到了流浪两个月的小杨,把他送到了救助站,这才联系到了杨大爷和杨大伯。


找到小杨后,他们得知小杨流浪的这段时间,每天都是在垃圾桶找吃的,或者捡破烂后还了钱买东西吃,从来没有向不是他的东西伸过手。

杨大伯一下子被小杨身上质朴的品质打动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好好培养小杨的决心。


有了这次经历后,杨家人都知道了小杨对于妈妈的执念,他们告诉了小杨向某的现住址,小杨上学后非常聪明,考试时还得了奖状,他给向某写了一封信,还附带了自己的几张照片。


从寄过信之后,小杨就期盼着向某给他回信,但是写封信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了踪迹。


后来,小杨慢慢长大,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学习用功还非常孝顺,后来,不负期望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考上大学后,小杨依然放不下心里的执念,他再次给向某写了一封信,告诉了她这个消息,小杨总认为,是不是自己不够优秀,妈妈才不认他?

但是哪怕他考上了大学,向某依然没有任何回应,这下子,小杨彻底对妈妈这个词失去了希望,他用功学习,毕业后找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年薪足有七位数,还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得非常幸福。


调解员听到这里也直皱眉头,向某的做法也太不像话了,孩子多次想要找她,她无动于衷,现在怎么又想起这个儿子了?


向某哭着说,她也是没办法,因为再婚后,丈夫还有两个孩子,二人结婚后,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自己一直在心里记挂着这个儿子的,只是没有办法去看他。


调解员打断她,说向某想念儿子没错,但是她是在自己想要惦记的时候才会想起他,而没有真正在儿子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惦记。


杨大爷和杨大伯也说,这么多年他们的联系方式一直没变,如果向某真的惦记小杨,早就可以联系他们了,向某这就是别有所图。

杨大爷也愤愤不平地说,他和老伴一大把年纪,从孙子去了广州后,他们来回也去看了他九次,向某年纪轻轻的,如果真的想找儿子早就找到了,现在找过来无非就是看孙子出息了,想要沾沾光。


向某流着泪保证,她真的非常想念儿子,她不是向小杨要钱的,只是想见见他,看他过得好不好,想要弥补儿子缺失三十多年的母爱。


最终,杨大伯还是没忍住把小杨的联系方式给了向某,他认为妈妈一直是小杨的执念,该怎么做,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


二、网友看法


有人说,向某三十多年都没有想起认儿子,现在儿子发达了她又开始思念儿子了,她的想念只靠一张嘴。

儿子小时候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她不想念儿子,儿子考上大学需要花钱的时候,她不想念儿子,现在儿子辉煌腾达了,她母爱泛滥了,这种想念目的性未免太强了。


也有人说,向某把半岁的儿子丢下给年迈的公婆,就可以看出她不是什么好母亲,如果儿子小杨没有出息,你看吧,她一辈子都不会想念这个儿子的。


也有人说,不管怎么说,小杨都是向某带来这个世界上的,就算向某有再大的错,她现在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想要和小杨修复母子关系,小杨作为儿子,应该理解原谅她,毕竟,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三、法律分析


这个故事让人无限唏嘘,从法律角度来看,向某的行为可能涉及到《民法典》中的一些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如果父母没有尽到这些义务,子女有权向其追索抚养费。


在小杨半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向某就抛弃他另嫁了,向某并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因此向某的行为是违法的。


《民法典》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这个义务并不因父母未尽抚养责任而消失。因此,向某有权要求小杨赡养自己。


但是,《民法典》也有规定,只有在父母年老、生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子女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而向某现在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因此小杨也没有义务赡养她。


另外,小杨被爷爷过继给了叔爷,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合法收养手续、是否符合《民法典》中关于收养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核实。如果收养手续合法,那幺小杨只对叔爷有赡养义务。


根据《民法典》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具体来说,如果小杨与叔爷之间有合法的收养手续,那么他就只对叔爷有赡养义务,与向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在收养关系成立时就已经解除了。

最后,虽然小杨从小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向某作为母亲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年老之后却又找到小杨想要补偿他,最后却收获一片唾骂。


最后,您认为向某突然要认儿子是真的良心发现还是有其他目的?小杨到底需不需要认她呢?#实话实说##看见人间百态##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