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资产是我五倍,我的幸福感是他十倍

大学同学和我,毕业到现在24年,现在都到了职业生涯的末期。我们的道路不尽相同,生活也大相径庭。今年暑假,邀请同学从深圳贵州游玩,两家人同吃同住一周,交流甚多。他的资产是我的五倍,但他和他妻子却感慨,我比他们幸福太多。

一、两个家庭的资产对比

积累资产对比

同学:

在老家重庆市主城区,有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价值150万左右;在深圳龙华区,两套房子,一套旧房80平方米,价值350万左右,没有贷款。一套新买来五年的,100平方米,500万左右,贷款350万,20年,月供1万2。父母在重庆农村有二层民房一栋,有自留地3亩。手里存款,80万元,基金投资30万。汽车是一辆比亚迪唐

我:

在省城贵阳有一套房,120平方米,价值110万;在老家县城,有一套商品房,100平方米,价值45万;父亲在县城有自己的一套旧房90平方米,价值30万;在老家农村有一套旧房,价值10万。我余存款60万,银行有商业贷款10万,老家有自留承包地5亩。汽车是一辆价值雪铁龙C5

这样,我们工作二十多年,他积累的财富大约是1000万左右,而我只有200万左右,他的资产是我的五倍。

二、两个的家庭收入及负担对比

同学:

现在还在公司上班,软件开发技术岗,还在做代码开发,今年月薪1万6,朝九晚五。妻子做保险收入不固定,平均约6000元每月。深圳旧房出租月收入2000元左右,基金投资收益不高,前期亏损。这样家庭月收入2万2左右。

开支:房子月供1万4;女儿上学及兴趣班等月支出3000;老家父母生活费1000;家庭生活开支合计4000左右,月余2000元。同学之前月薪二万以上,但最近收入下降比较多,所以最近一两年,基本没有增加积蓄,偶尔要贴老本。

图片来自网络

我:

在老家开办少年编程学校,运营自媒体,每天工作半天,还有闲暇给儿子所在中学当课外辅导员,每周上4小时公开课,偶然接小型网络项目。月收入不固定,平均1万2左右。妻子全职家庭主妇,无收入。父亲干部退休,月退休工资7000。两个儿子,一个初中,月支出1000元,一个幼儿园,月支出600元。家庭生活支出4000元左右。

每个月扣除支出,老婆固定存4000元。父亲退休工资月余6000存。

三、两个家庭生活状态对比

同学:

一个女儿,上初中,之前在私立学校,因为最近收入下降,压力太大,退回公立学校。上舞蹈、钢琴兴趣学校。同学在华为时,妻子不上班。最近几年妻子做保险,要上班,基本都是朝九晚五,工作日基本没有时间。周末偶尔带孩子在深圳周边公园游玩。假期偶尔到外地出游,春节都开车回重庆老家,陪父母过节,但基本上只能在家里呆4到5天。

原生家庭,同学上面有两个姐姐,生活条件一般,但不需要经济接济。父母70多岁,在重庆老家农村,生活自理,没有固定收入,还能做一般生产劳动,自食其力,同学给的生活费,基本花不到。偶尔接父母到深圳生活,但老人过不惯,同学自大学毕业工作后,父母基本照顾不到,幸亏身体都还好。

图片来自网络

我:

两个儿子,大儿子上县城初中,除了早餐钱,零花钱,其它开支不多。平常跟我学习编程,不上兴趣班。小儿子上幼儿园,每学期3000元,基本生活开支不多。老婆没有收入,专职带娃和照顾家庭,平常娱乐打麻将。母亲过世两年,父亲80岁,能生活自理。

我毕业后,一半的时间是自主创业,有8年在北京、武汉、深圳。但妻子一直在家照顾孩子父母。2019年后回乡,基本在父母身边养老。

我工作相对轻松,编程学校如果开班,周六、周日上8小时课,其它时间基本上空闲。义务给大儿子的中学当信息公开课辅导员,每周上两天共4小时公开课。晚上空闲时间运营自媒体,读书写作。

家庭几乎每周末都出游或者回老家体验劳动。每个假期都带孩子、老人出游。

四、我和同学不同的职业经历

我和同学99年毕业于985大学,室友,也是挚友。我大学毕业直接就业,同学读了三年研究生后到北京工作。我们都是从事软件开发。我们虽为挚友,但性格不同,我只要有机会,就自主创业,爱折腾但不成功。同学非常稳健,一直安心给公司打工,收入稳定。

图片来自网络

我二十年的工作期间,有一半是自己开公司创业,曾经因为创业损失数十万元。在北京呆三年、武汉三年、长沙三年,月薪2万左右。

同学在北京四年,后来到深圳华为10年,主要财富都是在华为积累的,16年从华为离职,退股和补贴拿到85万。后来一直在深圳各种小公司做技术岗。

五、两个家庭幸福感的对比

今年八月,我特意邀约了同学来贵州,我们两家人在贵州游玩了7天时间,几乎走遍了贵州的旅游点,孩子们也成了好朋友。我和同学做了很深入的交流,大家总结了这么多年来的工作、家庭,也谈到了未来的养老。虽然他的财富是我的五倍,但我的家庭生活基本上已经进入“养老”模式,而同学还需要努力坚持十多年。这显得有点不可思议。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在一些问题上,认识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同学一直认为,深圳这样的大都市,教育资源,社会环境还是要比小县城要优越很多,这些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很大。他妻子更是强调这种差距,并且非常反对他回重庆养老,他们必须在深圳扎根下去。而我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未来,更多的是他们自己的天赋决定的。信息时代,这种区域差距,并不会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多大的区别。事实上,我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要轻松快乐很多。我大儿子和他女儿都是读初二,我儿子成绩很好,但我认为不重要。他女儿文化课成绩很一般,但喜欢跳舞,钢琴也很不错。

但是,他也很矛盾,他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他最近几年的就业已经很困难,虽然有华为的光环,但年纪毕竟在这里了。因为每个月1万4的房贷压力,还要还15年,所以他的奋斗还不能停止,这种奋斗还是被动的,他根本没有机会去考虑创业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

还有在对父母的问题上,我们也有很大的区别。我和他的原生家庭条件都不好,读书基本上都是靠父母供上来的。但是,这么多年,我的收入虽然不高,但基本上带着父母到了全国很多地方,比如北京、上海海南西安昆明等等。父母基本上对生活很满意,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是同学这么多年,父母只有几次随他到深圳生活了几个月,因为他在华为的工作非常紧张,他除了每个月给老人一两千生活费,每年春节回来陪他们几天,其它时候几乎不在父母身边。现在父母已经70多岁,虽然身体还能在农村自食其力,但风险已经很大,他暂时也找不到解决方案。

六、面对未来

前几天同学又打电话给我,因为又失业了,前面的小公司支撑不下去,离职了,还差他两个月的工资。这两个月,贴老本还房贷了,问我给他建议。我告诉他,你不行把重庆的那套房子处理了,没必要活得这么累,但是他又愿意。他说以后回重庆还有个歇脚的地方。

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他说自己给别人打工这么多年,很想出来自己做点喜欢的事,甚至尝试去创业。但他又不敢冒任何风险。

我已经很多次劝他,没必要这么累,你多一套房子对未来没多大影响,但对现在的生活影响很大,奔五的人了,不要那么大的压力。但他又不能接受,我无话可说。和他不一样,我现在很自由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有时间主动给儿子学校当校外辅导员,教他们信息课。因为做老师曾经是我的梦想。

所以,财富对人来说,未必是幸福,更多的时候,是包袱。

我的财富只有他的五分之一,但无论是对父母,对家庭,对未来,还是对自己,我觉得自己比他幸福很多。

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