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种事,聪明的父母守口如瓶,糊涂的父母见人就说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豆芽妈妈。

在我们身边,哪种人最遭人恨?

网上曾发起过这样的问卷,排行第一的居然是:爱炫耀的人。

想来也是,到处显摆的人,虽说是一种虚荣心作怪,严重的自卑和内心能量不足,但是他们这种行为,对外是“伤人”的。

这就好比小时候父母拿我们和别人的孩子对比,夸奖了别人、贬低了自家的孩子;爱炫耀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企图拿自己光彩的事情,对比别人的“暗淡”。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过了嘴瘾,却留有隐患。

家里有三种事,自己清楚知道就行,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见人就说,别人听了不舒服,说不定还会遭遇嫉妒,给子女带来麻烦。

儿女有出息、孝顺不说

朋友说自己的妈妈最近很闹心。自己的一个老姐妹,曾经是邻居。两人关系也不是多么好,常年不见几面的。

但是,那位阿姨总是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来找她妈妈,说是聊天叙旧,实则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远的不说,近的就有几件事,让人挺”恶心“的。她女儿考上了外地的一所985大学,她就天天来她们家里串门,说自己的闺女在外面大城市如何如何好,选得专业多么好,学校环境多么好。

却没有考虑到,她只是考上了一所很普通的学校,本来她妈妈在心里就一直很有”间隙“,她却一直就这个事说了不停。

她女儿毕业后留在了当地,找了个外企老公,家里买了大房子,生了孩子,反正事无巨细,只要发生点”风吹草动“,她都要主动去找她妈妈去”絮叨一下“。

后来她去大城市给她闺女看孩子去了,好长时间不联系,她妈妈心里确实清净很多,因为好久没联系,她妈妈把那位老姐妹的微信号也删除了。

人生下半场,很多父母活着活着就没有了自我,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混得好,父母也觉得脸上有光,忍不住见人就想多说几句。

子女也成了老人的谈资。子女考试优异、事业成功、孝顺能干,老人们都会把这些”高兴事“公之于众,希望也得到别人的赞赏。

看到一则消息,儿子以高分考上北京大学,一位妈妈欣喜地发朋友圈希望得到大家的点赞,谁知道评论区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人酸酸的回复:现在北大也不吃香了,毕业不是一样出来找工作?

相信那位妈妈的心情真是低落到冰点,无疑伤人,却深深刺痛自己。

人和人之间的炫耀都藏在悲欢离合里。这世界哪有什么”悲喜相同“,不过是”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罢了。

家庭经济不说

朋友去相亲,介绍的媒人说对方的代名词是”三套房“。能在城市里有三套房子,家庭经济肯定是不错的。

谁知,朋友越接触越觉得这事蹊跷。她也参加过男友家庭聚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在,男友的妈妈总是很有优越感,时不时提起自己的”房产“。

每每此时,她都会敏锐地感觉到气氛的微妙。对方的亲戚们都是附和着,说这房子以后都是你们的,但是明显感觉很敷衍。

后来她才知道,这三套房,一套是他父母现在住着的,是两居室;还有一套是在家里的县城,离他们上班地方都很远,以后肯定是不会去那住的,还有家里宅基地的房子,长年累月不去住。

虽然有三套房子,男友一家人真是非常简朴,非常会过日子,在亲戚间也是以小气著名称的。

后来,男友给她讲,每当听她妈妈提起这些,他都会偷偷捏把汗。总怕别人以异样的目光看他,认为他是家里的啃老一族。

自己的人脉不说

邻居王叔,是个很随和的人,他已经退休了,没事遛遛鸟,养养花,自己过得非常闲适。

有一次我看到他家里来了几个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王叔把他们接待完,客客气气地送走了,还有一起带来的礼物。

我好奇地问王叔,那些人来是干什么的?

王叔说,求我帮他们孩子安插到育苗小学。

育苗小学可是我们这有名的重点小学,除了学区房,一般人没点关系是进不去的啊。

后来了解才得知,原来王叔退休前是育苗小学的校长。他就是不想被人情世故干扰,所以才搬到我们这个小区住的。

王叔说:”我们也曾发光发热过,但那些都是过去了的事了。人走茶凉,所谓的资源和人脉也一并远去了。“

”你看《小舍得》中张国立饰演的老院长,为了自己的亲孙女能够上名校,舍下身段去求曾经的下属李区长,却也被给了个”下马威“,让他也进行”二选一“,体会下当年她的难处。”王叔补充道:“

我给孩子也打好招呼了,别打着我的幌子给人办事。答应了做不到,到时候就不好看了。”

关系是处的,用一次少一次。炫耀人脉,如果有亲朋好友需要你帮忙,自己却爱莫能助,最终也会落了个话柄、成了笑话。

写在后面

聪明且有格局的父母,不会逢人就说,自己的子女多有出息、多么孝顺,自己的生活过得多少幸福、如意,以及自己有多少强大的关系和后台。

人生这件事,本来就是”如鱼得水、冷暖自知“的体验。你的感受,不代表别人的感受,怎么可能让他人站在你的立场上为你喝彩?

低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大智慧。聪明的父母考虑问题会周全,在这三件事上不会逢人就说,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任何麻烦。

今日话题:你的父母爱炫耀吗?欢迎留言互动交流。

豆芽妈妈,一位职场二胎宝妈,上海大学在读MBA,心理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与成长。

喜欢我的内容,关注我,持续和您分享、交流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和育儿故事。

育儿路上,一起走、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