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清楚自我界限为好


周国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个人之间这种超越是不清楚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的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无意间想突破的这个界限。但是一旦这个界限清晰可辨并且严加遵守,那么交往的全部魅力就丧失了,从此感情退场,理智维持着秩序。

读罢这段文字,我有醍醐灌顶的醒悟。说白了,无论是和谁之间的关系,哪怕是母女父子也是有界限的,更别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姊妹之间、夫妻之间。也许只有自己与自己之间无法产生距离,但在思想和心理上,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依然是有距离、有界限的。


今天读曾奇峰的一篇文章《自我界限清楚的情感是最有价值的》,深以为然。

曾老师说:自我界限是指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又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但要达到真正的自我界限清楚,还真不是件容易简单的事情。


从心理发展上来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在这个界限没形成之前,我们很关注他人对自己的了解与关注程度,还过度地依赖他人,好多事都希望别人替自己做主;同时还很好奇地想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有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

其实,这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成长从来都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因此成长的过程就是追求安全感的过程。当我们感觉到不再为安全担心时,我们就会产生界限感。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跟别人打交道,凡事都是特立独行。而是意味着个人与他人接近,没有近到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没有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当然也不是离别人很远,丧失爱别人的能力和可能性。需要他人的爱时,有能力获得不虚假的安全感和好感。

因此不论是夫妻间、母子父女间,还是朋友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清楚的自我界限。


曾奇峰老师说得很好:让我们近一点吧,因为我们都相互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个是我,哪个是你;或者我们离远一点吧,但是不要离的太远,远得在我们彼此需要爱的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因此,分得清你我,感受得到彼此,也许是最好的界限关系。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必删除[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