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孕期出现先兆流产,保胎30多天终于有所好转,如今却悲剧了

图为刘刚琴的儿子彭贵博,因不想做治疗而在病房哭闹。

“都怪我坚持生下孩子,却没能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看着坐在身旁一言不发的儿子彭贵博,刘刚琴的脸上满是泪滴。

刘刚琴来自云南昭通,家里世代靠种地维持生活,尽管不富裕,但她与丈夫勤劳能干,日子倒是越过越好。婚后多年,夫妻二人一直期盼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2017年初,35岁的刘刚琴终于怀孕,这消息让丈夫乐开了花。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孕期的刘刚琴一直坚持在打工的企业做仓库司磅员,可能是过度劳累的原因,两个月时有出血症状,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有流产的迹象,这可吓坏了夫妻俩。为了留住来之不易的孩子,刘刚琴和丈夫商量决定住院保胎,一直住了30多天情况才终于有所好转。

图为伤心的刘刚琴。

经历过这个小插曲,刘刚琴比从前更加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注意就失去肚子里的孩子。由于身体虚弱且属于高龄产妇,她基本上一周要去医院吸一次氧,过程虽然艰辛,但好在孩子一直健康地成长,这让刘刚琴觉得眼前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2017年11月28日,儿子彭贵博出生了。整整十个月的期盼,终于等到孩子呱呱坠地,从孕初期的担惊害怕到如今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刘刚琴顾不得生产的疲惫,看着身旁熟睡的儿子,脸上满是幸福的泪水。没有什么比孩子平安降生更值得庆幸的了,于她而言,世间最好的幸福莫过一家人在一起。

图为刘刚琴在病房内照顾彭贵博。

日子一天天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刘刚琴预想的那样顺利进行着,仿佛一切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贵博将近一岁的时候,可以含糊地喊出“爸爸”、“妈妈”,这让刘刚琴和丈夫感到欣慰,为人父母的喜悦可以冲淡所有的艰辛与疲惫,可让她想不到的是,上天会在这个时刻狠狠地泼上一盆冷水,让他们一家从此陷入无止境的绝望之中。

图为刘刚琴在给儿子喂水。

2019年5月,刘刚琴发现一岁半的贵博不爱说话了,家里人叫他也没有反应,起初以为是孩子玩入迷了,可时间越久这种症状越严重,他甚至不与人对视,情绪也变得很暴躁。害怕孩子出现问题,刘刚琴和丈夫商量后,两人带着孩子来到昆明的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发育迟缓有自闭倾向,这个消息仿佛晴天霹雳一般。“医生,能再给好好看看吗?他平时挺机灵的,怎么会得这个病呢?”刘刚琴紧紧攥着医生的手,希望眼前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错觉,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让人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图为刘刚琴陪着儿子做康复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夫妻俩为孩子办了住院手续,希望通过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的方式帮助孩子恢复健康。住院后,一天的治疗费就近千元,这让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夫妻俩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却也只能维持极短时间的治疗。“丈夫不得已外出打工,我一个人除了在医院照顾孩子,也会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可挣钱的速度远比不过花钱的速度。”刘刚琴说,他们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出于无奈,她只能在医院开些药,带着贵博回家休养。

在家的那段日子,丈夫拼命干活挣钱,刘刚琴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种地、打零工,只要是能挣钱的活,再苦再累她都不怕。由于孩子还小无人照看,她每次出去打工都用布条把孩子绑在背上,中午吃饭先喂孩子,等孩子吃饱了自己再吃剩下的,邻居看他们一家实在可怜,偶尔会帮她照看一下孩子。

图为刘刚琴陪儿子做训练。

经过半年多的辛苦,夫妻俩攒够了一些钱,他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治疗,将来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就带着贵博到广州儿童医院、天使儿童医院做详细检查。尽管在之前的医院已经检查过,但是刘刚琴的心里依旧抱有期待,希望能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诊断书上醒目的“自闭症”三个大字,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

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患病与孕期母亲身体虚弱、缺氧导致的可能性很大,这让刘刚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都怪我当初非要坚持生下他,却没能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她瘫坐在医院的走廊上一遍遍哭诉着。可不管怎么样,日子都要过下去,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治病。

图为刘刚琴陪着儿子彭贵博在医院候诊。

如今,贵博依旧每天接受着康复治疗,虽然断断续续,但总算有了一些效果,脾气没有之前那么暴躁,听话了很多。这几年,为了给孩子治病,刘刚琴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十几万的外债。“坚持不下去时,也有想放弃的念头,可一看到孩子肉嘟嘟的小脸蛋,内心就有无限的力量升起来。”刘刚琴说,只要活着,她就会一直努力,直到孩子好起来的那一天。大河乡土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