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一年级期末考,老师不读题,怎么办?‖完形心理学来帮忙

大家好,我是语言学家刘一冯,也是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这是我入驻头条的第二个月。

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和考出好成绩并不冲突,今天就借着应试的话题来聊聊如何帮助识字量还不够的孩子考出更好的成绩

01 不可忽视的期末考

小学一年级即将接近尾声,虽然孩子们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考试了,但一年级的期末考试不可忽视,因为这次考试的分数会记录进档案。不一定要求孩子一定要考百分,考高分,但是应该鼓励孩子尽可能地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而且,老师已经好多次提醒,期末考试不会再读题了,要锻炼孩子们独立做题的能力。可有些孩子的确识字量还不够多,怎么办?

02 尽早培养孩子独立、完整地完成一项作业的习惯

现在小学作业多是常态,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确实很不容易。但孩子刚刚入学,还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尤其是还不能自主读题时,依赖性更强,而且很容易有一不懂就问家长的现象。

首先,我们父母要能接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同时,我们也要和孩子约定好,今天这一科有哪几项作业,每一项作业都需要你独立地完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题,做个记号,作业全部做完后才可以来问爸爸妈妈。

这么做的好处,首先是培养孩子专注完成某项任务的好习惯,也自然而然让孩子知道,在完成一个整体任务的时候,可以先易后难。

另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完形能力。尤其是读题和做题时有很多字不认识时,这个能力特别重要。它可以保证你会的都能得分。不会出现知识点已经掌握但由于不认识字不懂题而失分的情况。

03 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又叫格式塔心理学。如果说这个心理学术语我们感到陌生的话,我们一定不会对“完形填空”这个题型陌生。

“完形填空”是我们从小到大英语考试最常见的一种题型,一篇文章,抠出10个单词,填空,让我们填上去。这个“完形填空”题型的理论基础,就是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知、认知事物的时候,尽管有时候获得的信息并不十分完整,但人们会下意识地将不完整的部分补全,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景来认识。

最典型的例子,是iPhone手机的标记——一个不完整的苹果

这个不完整的苹果,每个人看到它,都能自动在头脑中完形出一个完整苹果的形象,这就是完形心理的作用。

同理,人们的阅读过程也是一个完形的过程。就拿现在你们在阅读我文章的例子来说,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是逐字逐字阅读的,都是跳读和闪读,一个句子、一段话,抓住几个关键词就够了,意思也能明白。那么,一年级孩子,考试读题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完全可以借助这个理论。

04 几个小例子

例1:

这一题,孩子一看就不想做了,有畏难情绪。而且我们开学前完全没学过汉字,所以,孩子一看到题目全是汉字没拼音的,就不想做。

我就跟孩子说,“妈妈和你玩个心理学的魔法吧,你先自己读一遍这篇小文章,先读懂,然后你看看每个问题里你认识几个汉字,把你认识的汉字读出来就行,心理学的完形魔法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不需要妈妈读题。”

孩子将信将疑,说,我只认识“画、出、儿歌”、的,“是不是要求我们画出什么啊?”我说,“你再回头读一读文章,看看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孩子又读了一遍,突然跳起来,说,“妈妈,我知道了,这道题是要我们画出儿歌中出现的动物”。搞定!

例2:

用词语组句,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题型。我们孩子认字是真的差,除了课本上的,其他的都不会,那考试不会读题就很吃亏,所以,我又鼓励他用这个心理学的完形魔法,第一,不要因为有不认识的字而害怕,第二,看看你会哪几个字,想一想,平时什么场景会说。比如,第一题,“我给妈妈打电话”,汉字“给”不认识,但是认识“我、妈妈、打电话”后,能自然完形出“给……打电话”的语法结构。而且这傻小子,还把“话”读成了“说”,但并不影响,因为这些错误都可以通过完形心理机制来自动纠正。

经过三天作业的心理学小魔法训练后,小朋友完全可以去猜字、猜题,自己做好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基本养成。自信心也有很大提高,这点特别重要,因为他发现,靠自己,也可以

其实不管是怎么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不需要告诉他是什么、怎么做,而是让孩子能依自己的力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这是素质教育,同样可以在应试中考出好成绩。

我是关注儿童母语能力发展、双语能力构建、亲子和谐沟通的语言学家妈妈刘一冯。喜欢的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