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年王林回家探亲,他的一个老同学来访,老同学多年不见了,他邀老同学在家里吃饭,他出去买了一瓶酒,让老妈炒几盘菜,晕菜素菜都有些,他准备和老同学好好喝几杯,说说知心话。
王林老妈做饭很麻利,不大一会儿几样菜就炒好了,老妈把做好菜摆到餐桌上。王林几样菜先尝了一下,一道菜做咸了,他当着老同学的面,就对老妈发起了脾气说,妈,您这是怎么啦?这菜怎么这么咸?是不是看见盐太便宜,舍得往里放......
面对他的抱怨,他的老妈站在一旁,像个犯错误的孩子,先是愧疚地笑笑,然后用商量的口气说,咸得厉害吗?如果不能吃,就给你们重新炒一个菜?
老同学有些看不过,也感觉他的行为有些过分了,在一旁打圆场说,算了,就这样吃吧,我喜欢吃咸的,再说做饭放盐哪能正好呢?他才了事。
那顿饭,他从头到尾,再没和母亲说一句话。
老同学临走时,上前与他老妈告别说,阿姨,您的饭很好吃!老同学的话实际是批评他,待老妈态度不够好,然而他没意识到。
他把老同学送走了,仍然是气乎乎的样子,老妈站在院子里,他从老妈身边绕过,仍不和老妈说话。
不过他迈进房间的瞬间,还是转过头看了一眼老妈,看见老妈眼角挂着一颗泪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而透亮。
老妈的眼泪触动了他,他突然感到自己刚才有些过分了,他很想说几句话安慰一下老妈,但是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词语,很快内疚感也消失了。他用任性的态度对待老妈,已经习以为常了。
02
王林的父母都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父亲是1961年出生,母亲是1963年出生。父母亲成家的那个年代,正是计划生育抓得最紧的年代,城市只准许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农村准许一个家庭二个孩子。王林的父母都是省城某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属于城市户口,自然只能有一个孩子。
王林从小学习一直不错,再加上他考大学那几年,大学扩招,他没费什么劲就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大学毕业后,王林在远离家乡的南方某城市打工,每年回家一次小住几天。在他回家的这几天里,老妈的饭菜变着花样,都是他所喜欢的,他在家的几天里饭菜很少有重复。
每天早饭他还没起床,老妈就为他准备好了早餐,刚穿好衣服,老妈就为他准备好洗脸刷牙水;下午他从外面会同学会朋友回来,进门就能吃饭。说得确切些,他真是家里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因为是一个孩子,父母待他就像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待他恩爱有加,一件事总是反复说。
老妈的宠爱,养成了他任性的性格,老妈稍不合他的心,他就发脾气。成人了还是这样,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一次他正在外面和同事聊天,突然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朋友开玩笑地对他说,是不是爱情的电波来了?他满怀喜悦地接过电话一看,脸上的喜悦倏地消失了,不过他还是回拨了电话。
原来是他老妈的电话,老妈说这几天冷,提醒他多穿件衣服。电话这头的他显得很不耐烦地说,我又不是小孩!这事也来电话,不等老妈说完就挂了电话。还跟同事抱怨说,老人家在家里闲来无事,一天到晚想这个想那个,想到激动处就拨打电话。她也不想想子女还有工作,哪有时间在电话里陪她唠嗑。来电话也没别的事,就那几句话反来复去得让人很心烦。
每次离家,老妈总是,所有吃的东西都往包里装,所有当季的衣服都用袋子装着。他看太多了,又往出拿。最后,他皱了眉道,发小脾气了说,再装,我啥也不拿了。老妈无奈,这才扎撒着双手站一旁。
还有一次回家。他喜欢白色T恤衫,老妈却给他买了件蓝色的T恤衫,他大发脾气,把T许衫一扔不穿,老妈只好顶着大热天的太阳,坐车进城给他换了件白色的......他对老妈无理的事真是太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对老妈的无理,他已经习惯成自然,和老妈意见不合时,最后总是老妈顺从他,他甚至认为,老妈应该这样对待他。
03
参加工作后王林交了一个朋友,朋友也是家里的独子,不同的是朋友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的父母是工人。
和他一样,朋友也经常接到老妈的电话,有一次,他正和朋友在饭店吃饭,朋友的老妈来电话了,朋友赶紧中止了与他的谈话,接老妈的电话。他注意到朋友和老妈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语句很温柔,与老妈说了很长时间的话才回来与他吃饭。
他问朋友,老妈有什么事吗?
朋友说。没什么事,就是想与我说说话。
他正想说一句,我妈也和你妈一样,在家闲的没事,总是乱打电话。
然而他还没开口,朋友便说,工作了,不能陪在老妈身边和她说说话,只能通过电话和她聊聊天,很对不起老妈。老妈退休了,待在家里很郁闷, 和她说说话,能感受到儿女的爱心,郁闷的心情会散发一些。
说到老妈,朋友的眼里洋溢着满满的爱与满满的遗憾的复杂心情。
朋友的话让他大吃一惊,王林脑子里浮现出老妈和他打电话时,自己极不耐烦的态度,与朋友相比心里很内疚,感觉对不起老妈。
可他又一想,朋友的妈是高中老师,大学毕业,文凭高,聊天说话有水平, 而自己的妈是工人,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毕业,说的内容也是一些很无聊的话题,就那么几句话反复地说,我自然不感兴趣,这样一想,他的心又平静了。
03
王林与朋友的家不在一个城市,他的家在河南郑州,朋友的家在石家庄,但他们回家都要坐京广线上的火车,还是可以同路。路过石家庄的时候,朋友邀他下车到家小住几天。
他在朋友家的几天里,发现朋友的母亲也和他的母亲一样爱唠叨。
早晨他和朋友梳洗完毕来到餐厅,拖出一把椅子坐下,刚坐好,朋友老妈端来了牛奶、面包、牛肉干、还有苹果、绿茶,说你们吃吧,
过一会儿老妈过来问?
味道如何?
朋友笑着对老妈说,好吃。
过一会儿老妈过来又问?
够不够吃?
朋友笑着对老妈说,够吃。
过一会儿老妈过来问?
你们还吃点啥?
朋友笑着对老妈说,不吃了。
……
吃过饭朋友大声喊:妈,给我拿套干净T恤衫,和一条裤子。他又补充说:妈,快点,我还有事。
朋友老妈迈着小碎步进来了说:我的小祖宗,这么着急干啥?急忙递给朋友一套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T恤衫和裤子。朋友穿戴很讲究,夏天要天天换衣服,还要烫得平平整整才肯穿。当然这些事都是老妈干用,不着他亲自动手。
王林感到朋友老妈虽然是大学生,在家里和他老妈没什么区别,一样爱唠叨。但朋友没有一点烦的表情,与老妈说话,总是很耐心,态度温柔。朋友妈在家中也是一副典型的贤妻良母的形象,王林想了想他妈……
世界上的母亲,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们对子女的疼爱之心是何等相似!
朋友笑着说,你看我老妈,咱们都二十多岁了,老妈总是不放心,一件事反反复复地说,老妈这样,都是太爱她孩子的缘故。
朋友的话触动了他,在火车上她一直回味着朋友的话,
04
这次回到家里,老妈为他准备了饭菜,他只吃了很少的一点。老妈问,怎么吃这么少呢?他说,不想吃了。他注意到老妈的眼角,又挂上了眼泪。他突然心一阵疼,走到老妈跟前,用自己的手为老妈擦干了眼角的泪珠,轻声地对老妈说,妈,今天的事是我不对,您不要放在心上。
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向老妈低头,老妈先是一愣,吃惊地望着他,当看到他满脸的真诚时,笑了,紧接着流出了眼泪。
老妈的眼泪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而透亮。他知道此时的老妈的眼泪,和刚才的不同,是高兴激动的眼泪。说,孩子感觉你长大了。
这天晚上他给朋友发了条微信说,我过去对老妈的唠叨,总是表现出很烦的态度,自从与你交往,……理解了老妈的唠叨里藏着爱。
他问老妈,妈,我经常惹您生气,您为什么还那么爱我?老妈说,因为你还年轻,对人世间的许多道理还不懂,妈让你,并不是软弱,也不是怕你,而是因为爱你,不想让你受委屈,才向你低头。
老妈的话让他流泪了,从此他再也没有顶撞过老妈。是啊,想想过去每次和老妈争吵,总是他占上风,老妈向他低头,向他低头的老妈,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爱他,他还能忍心让爱他的人受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