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习惯于“报喜不报忧”,就如同大学生投父母之所好,在跟父母电话沟通时往往会轻描淡写地略过某一次不如人意的考试结果、失败经历,宁可长期自我压抑也绝不和父母坦承,以免父母无法理解却为此忧心忡忡。
对亲人毫无保留地诚实与有所选择地隐瞒,到底哪个更好?
我不能确定大多数父母的想法。我所知道的是,对我来说,父母因为我而失望或焦虑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自己也曾是这样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好孩子”。
直到某一次跟母亲谈到这些,她说:“作为你最亲密的人,我最想了解的是你的真实情况,包括你的痛苦与烦恼。我也会跟着痛苦和烦恼,但是我仍然希望你实话告诉我,而不要骗我,我不想从别人那里知道,或者完全不知道。也许我帮不上忙,但是我希望与你分担。”
当我们自以为在用“善意的谎言”保护他人免受伤害时,他人受到的最大伤害恰恰来自于我们借“善意”之名“不诚实”和“不信任”。
换言之,我们能欺骗的往往是信任我们的人,而信任我们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们欺骗他们。
如果你是父母,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对你什么都不说,还是希望他能说出自己的困难、心里的烦恼,和他一起解决呢?
所以,不要再对你的家人、朋友说善意的谎言了,真正的关系需要真诚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