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变坏,从老实人被人欺负开始

2020年12月13日11:15:14 情感 1730

世道变坏,从老实人被人欺负开始 - 天天要闻

曾有人说过:“世道不是单纯的世道,而是吃人的机器,一旦它启动,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这个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你有钱有本事,别人就来尊重你,敬佩你。而你没钱没本事,别人就会来“落井下石”。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样的丛林法则,在当今社会体现得特别明显,不是今天你被人算计了,就是你明天被生活淘汰了。这一切,都时有发生。

就像你在职场打拼的时候,你心怀真情对别人好,甚至想跟别人打好关系。可是,你越是善良,别人越是把你当“软柿子”来拿捏。

很现实的生活,很残酷的人心。也许,将“善良”当成“软弱”这样的事儿,并非是人心的错,而是世道的错。

所谓“人心不古,世态炎凉。”在这个社会,又有谁会真正对你好呢?除了你的自己,还有你的家人。其他人,其实都巴不得你越过越糟糕。

说到这里,其实就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辛劳了一辈子,可还是被人欺负了一辈子,最后的归宿,竟然是黑夜雪天中的孤独死去。

难怪鲁迅先生坦言,历史的每一页,都写着“吃人”二字。社会,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相反,它就是一潭深水,不是任何人都能涉足其中的。

世道变坏,从老实人被人欺负开始 - 天天要闻

世道变坏,从“好人没好报”开始

我们常说一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想要在社会中生存,那么你就要有相对应的谋略和心计。而这些谋略和心计,都是建立在谋害别人的基础上的。

小人奸人,我们发现他们似乎成为了生活中的“吃香者”,而大多的善良的老实人,他们仿佛成为了生活中的“输家”。

难怪有人感慨,好人注定是要失败的,这就是社会的规律。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写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们总是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不害别人,自己就能有好的福报,就能过上好日子,好生活。

但是,现实却出现了极大的矛盾。那就是那些不择手段的人,他们住高楼,穿金衣,吃山珍海味。而那些勤勤恳恳,善良一生的人,却被人瞧不起,每天都过着卑微的日子。

有些时候,我们就在思考,是这个世道不想人变得“善良”,还是它提倡我们要互相算计呢?

可等我们经历多了就会明白,这世上,没有人会看你在过程中做得有多好,他们只会看你的结果。而你,哪管是善良一生,倘若你的成果连小人都比不过,其实你终究还是失败者。

世道变坏,也许从“好人没好报”的时候就开始了。

世道变坏,从老实人被人欺负开始 - 天天要闻

我们大多人,都活成了祥林嫂

我们大多人,早已不是别人手中的软柿子了,而是他们眼中的“韭菜”。

就像你是单位中的中下层员工,不好意思,你就该干着“996”和“715”的工作,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在别人看来,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这就是每个人的“命”。

就像你为了企业贡献了很多,甚至把“无私奉献”当成是自己的信念。可是,如果企业不需要你了,或者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别人就会一脚把你踢开。

也许,这就是“韭菜”的人生。只有经历过基层生活的人,才能明白当中的真实滋味。

以前读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的时候,总认为她是书中的人物,认为她只是祥林嫂,根本没有什么代表性。

可等到我们走出社会之后,我们才发现,大多人,已然成为了书本中的祥林嫂了。只不过,大多人都身处在“局内”,无人发现罢了。

有句话说得很好,年少不知书中意,到老已是书中人。

一个悲苦的女人,不仅仅代表了一段悲苦的人生,更代表了悲苦人生下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也许从未远离,而一直都存在。

物欲横流的世道,容不下“好人”。因为人的善良,在世道眼中,是不值一钱的。这,也许就是这个世道的悲哀之处。

世道变坏,从老实人被人欺负开始 - 天天要闻

我们终其一生,都需要顺从这个世道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谁都改变不了外部的环境,只能去适应它。

就像你当了“好人”,帮人背黑锅了,被人算计了,你能说要别人来补偿你吗?没有人会理睬你的,因为没钱没势,你说的话都没有人会听。

古人有言:“有钱道真言,无钱语不真。”

有钱,你说的话就是至理名言,每一句都是金句。可没有钱,你每一句话都是“废话”。在别人看来,你就是“矫情”的人。

这,也许就是有钱和没钱之间的区别。要知道,这个世道不会看你是否善良,而只会看你有什么本事。

世道变坏,从老实人被人欺负开始 - 天天要闻

你是祥林嫂也好,还是闰土祥子也罢,能不被人算计,能安稳地活下去,其实就是一种成功了。

因为在这个社会,你想要赚大钱,想要成功,没有机遇,没有背景,没有人脉,你是行不通的。但是,又有谁能拥有这样的条件呢?

在未来的生活中,做人别太善良了,因为在这个社会,在这个红尘世间,没有人会在乎你善良与否,而只会看你为它创造了多少的价值。

对自己好一点,对家人好一点,因为你不对自己好,就没有人会对你好了。

文/舒山有鹿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