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的一直都是被坚定的选择”

2020年12月05日23:56:08 情感 1607

今天收到朋友汤圆发来的一条消息

我好像从来没有被坚定地选择过。

“我想要的一直都是被坚定的选择” - 天天要闻

家里为了给姐姐结婚办嫁妆,把唯一拆迁的一个房子过给了姐姐,其实和姐姐的关系很好,为她感到幸福是真的。

只是有一点难过的是,我竟然觉得这样的选择都是我意料之内

从小,他们都会更偏爱姐姐一点。” 汤圆家里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汤圆出生的时候,打破了爸爸和奶奶对二胎男孩的期望,所以对她一直不像对待姐姐一样宠爱。 汤圆说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因为自己是在外婆家生活到了三岁才回的自己家。

爸爸很不喜欢小孩子乱扔垃圾,每次我调皮玩的时候,总是把桌子上堆满纸巾,爸爸回家看到后,就会立马大声吼我的名字。

虽然每次都有姐姐在前面站出来说是她干的,爸爸就不会再发脾气。

那时候虽然躲在姐姐背后,但是一直想的是,爸爸为什么从来都不选择站在我这里。我们一直认为“被坚定的选择”是一件让人极其自豪的事情,是因为可以通过别人的认可和选择来确定自己是被爱的、有价值的。

就像电影《千与千寻》中无脸男说的那句话一样

“我只给小千,不给别人。”

“我想要的一直都是被坚定的选择” - 天天要闻

近几年,总是有朋友和我抱怨,现在的恋爱就像快餐式恋爱,谈恋爱本身不难,难的是谈一个“只能是你”的恋爱。

我身边有个女生霖霖,在我朋友中算比较优秀的女生,性格温柔,长得也不错,但自从三年前谈过一次懵懵懂懂的初恋之后一直没有恋爱过。

她说,“其实也会有人说喜欢我,但他们往往在我冷淡一点后就会转身离开,久而久之我也会产生一种‘他们没有那么喜欢我的错觉。” 她说前段时间和一个男生聊得不错,是她高中的同学。

前不久因为一次聚会又重逢了,男生说高中的时候就对她有好感,两个人前后聊了一个月,男生开玩笑的说“要不要做我女朋友试试?"霖霖犹豫了一会说“再了解了解吧。”

后来两个人慢慢就平淡到普通朋友了,后来过了三个月,那个男生在朋友圈就秀恩爱了。她说有时候我很羡慕我的朋友们。

羡慕她们被明目张胆的追求,羡慕她们拥有“不管你是什么样子,我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你”的恋爱。

“可是,这种甜甜的恋爱好像一直都和我无缘。”

“我想要的一直都是被坚定的选择” - 天天要闻

大家都说这是个快餐恋爱的时代,我们不免会疑惑

“我们感受到的情感是不是爱?”“我对他的情感是不是爱?”

其实在我们思虑“为什么自己没有被坚定选择?”的同时,

我们也要反问自己“我们自己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吗?”在心理学上真的有四种类型的人,他们是“无法真正去爱”。来看看这其中有你吗?Fromm(1956)提出了“无法真正去爱”的人的4种类型:接受型取向(receptive orientation)、剥削型取向(exploitative orientation)、囤积型取向(hoarding orientation)和市场交换型取向(marketing orientation)。一个人可能只有一种取向,或者由一个取向作为主导,混合了其他的取向(Fromm,1947)。01. 接受型取向接受型取向的人认为爱只能来自外界,并认为他们能获得爱的唯一途径是依赖于别人主动地给予爱,而自己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办法主动从他人身上获得爱。只要任何人给他们爱,或者似乎像是在爱他们,他们就会迷恋上这个人,或是沉醉在这种被人爱的体验中(Fromm, 1947)。02 . 剥削型取向和接受型取向的人类似,剥削型取向的人也认为爱只能来自于外界。但剥削型与接受型不同,接受型对他人还是乐观、抱有期待的,觉得别人是存在主动爱他们的可能的;而剥削型并不认为别人会主动给予爱,他们认为获得爱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欺骗或者掠夺来从他人身上得到爱(Fromm,1947)。 由于剥削型的人并不认为伴侣会自发地付出爱,所以他们对伴侣的态度混合了敌意和操纵。他们一方面为自己能从伴侣身上剥削出爱而感到窃喜,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伴侣又怀有愤怒和不信任。他们会低估伴侣所付出的爱的价值,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伴侣不会真心给予爱。03 . 囤积型取向囤积型取向的人认为自己占有爱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尽量不消耗。他们不愿意付出;他们认为自己一旦给予,就是在损耗自己的资源。如果囤积型人如果发现伴侣不再付出爱,他们也不会恐慌,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指望能从别人那获得很多的爱,他们只希望用不付出的方式减少消耗。“不要付出”是他们的底线。如果伴侣要求囤积型的人付出,他们会变得疏远或者选择破坏这段关系。04 . 市场交换型取向前面提到的接受、剥削和囤积型的人,他们在爱中并不付出爱,而只是被动接受或是剥削。而市场交换型取向的人会愿意给予爱,也认为别人会自发地对自己付出爱,但是他们将爱的本质看作一场交易:我给予你爱,所以你也一定要给予我爱。市场交换型的人将自己作为商品。他们把自己身上迷人的特质出售,去换取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

“我想要的一直都是被坚定的选择” - 天天要闻

而他们有“错误的爱”往往是因为:

01 . 对爱的认知错误认识许多人简单地将爱看成“被爱”的问题。他们会花精力考虑如何提到自己的魅力,如何让别人爱上自己,但很少思考如何爱人。他们总是在等那个“对的人”,认为只要找到那个人,好的亲密关系就会水到渠成。  但是建立一段爱的关系要求的不止是被爱,也包含如何在爱中给予和相处。如果不学习爱、不提升爱的能力,即使找到爱自己的人,也可能会因为自身的问题,而无法和对方长久地维持爱的关系。02 .家庭影响:没有同时获得“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同时获得“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才能成长为一个会成熟地爱他人的人。“无条件的爱”意思是“不论你做了什么,我都会爱你”。如果缺乏“无条件的爱”,孩子会觉得人天生是得不到爱的,只是仅仅由于做对了什么,才能得到别人的爱(Fromm, 1956)。

“有条件的爱”意思是“我爱你,因为你达成了我的标准”。这样的爱会让孩子觉得做对/做错了事,就可能会得到/失去爱。

“有条件的爱”让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明白了如果自己能识别和满足他人的需要,他们就可以获得爱;如果他们犯了错,他们就得承担负面的后果(别人可能会减少对他们的爱),但同时,他们依然可以通过悔过自新来重新得到他人的爱(Fromm, 1956)。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学家 Fromm这样来形容爱: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唯有通过爱,才能长久地、保持独立地和其他个体建立心的结合,脱离孤独。

“我想要的一直都是被坚定的选择” - 天天要闻

最后希望我们的男孩女孩都成为会“真正去爱”并且“值得被爱”的那个人。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以为全世界都在针对你?1个心理陷阱正在偷走你的冷静 - 天天要闻

以为全世界都在针对你?1个心理陷阱正在偷走你的冷静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绊住脚步,气得直跺脚。可你知道吗?让自己快速冷静下来有个特别重要的诀窍。哪怕处在特别棘手的状况里,也要能分清别人实际做了什么,和他们本来想做什么。这看似简单的区别,里头可有大学问。 在法律中,这种区别体
我离婚后才明白,女人最亲的人并不是老公和孩子,而是这个人 - 天天要闻

我离婚后才明白,女人最亲的人并不是老公和孩子,而是这个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许多宝贵的真理唯有在遭受挫折、历经磨难之后方能领略。无论旁人如何苦口婆心,若非亲身经历,那些忠告往往难以入耳。正如此,某些弯路,唯有亲自踏上,方知其险峻。我的挚友杨佳便曾如此感慨:“离婚前,无数人劝我不要辞职,不要成为家庭主
跪得越快,“放血”越狠 - 天天要闻

跪得越快,“放血”越狠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场活动上发表讲话,警告如台湾半导体公司台积电不在美国设厂,将缴纳高达100%的税金。此外,他还批评拜登政府向台积电厂房建设提供66亿美元的补助,认为台积电不需要这笔钱。作为全球芯片制造龙头企业,台积电在台湾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多年来,在“科技霸权焦虑症”和“围堵中国妄想症”支配下,...
乡村轻喜剧(2025-73)一别两宽 - 天天要闻

乡村轻喜剧(2025-73)一别两宽

声明:本文为我是入叶见微凉的原创作品。禁止搬运抄袭。感谢大家的评论和点赞。内容纯属虚构,请勿过度解读。人物皆为化名,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大虎妈回来一次,前夫哥没在家,只碰见了老太太。老太太苦口婆心地劝她,别再来找前夫哥了。
丈夫离世,生前欠债妻子应该承担吗?立“有条件欠条”能免责吗?判了 - 天天要闻

丈夫离世,生前欠债妻子应该承担吗?立“有条件欠条”能免责吗?判了

丈夫去世后,其生前所欠债务妻子应该承担吗?“若无法维系家庭正常生活开销可不偿还”的特殊欠条能得到法律认可吗?近日,平江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万某生前经营一家汽车修理店,长期从供应商胡某处购买汽修配件,累计拖欠货款90000元。万某去世后,胡某找到其妻子陈某索要欠款,陈某表示她虽然认可万某与胡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