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又生了个女儿,我还在月子,婆婆就要把孩子送人

2020年11月09日21:20:06 情感 1548

二胎又生了个女儿,出院回家,丈夫使劲儿拍门,却听婆婆在屋里吼了一嗓子:“悄悄从后面进来得了!还好意思在外面弄得这么大动静!生怕人家不知道你回来了!生不出儿来还挺光彩是吧?”

二胎又生了个女儿,我还在月子,婆婆就要把孩子送人 - 天天要闻

1

小女儿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冬天。

在老王头的记忆里,那个冬天,是他一生中最冷的冬天。

那天,当素珍肚子里的孩子一落地,老王头,哦不对,当年应该是小王。年轻的二胎爸爸小王听到医生说:“是个姑娘”时,只觉得兜头一瓢冷水,泼得他从头凉到脚,岂止是透心凉啊,简直就是锥心刺骨的凉啊!

“可怎么跟家里交代呢?”小王喃喃自语,一时间竟不晓得接过护士手里的婴孩,也没记得去看看还躺在产床上的产妇,就那样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

小(老)王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是家里的唯一的男丁。

素珍头胎生了大女儿时,初为爷爷奶奶的公婆虽有些失望,但是对月子里的素珍,照顾的也还算过得去。

那时候,他们满满的盼头:“先开花,后结果!好好的培补培补,下一胎争取生个儿子!”

所有的期待在素珍生下小女儿时破灭了。

那个年代,一般人根本没有拼三胎的勇气。

当小王一个人把载着老婆孩子的板车,绑在自行车后架上,冒着风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拉回家时,家里大门紧闭。

小王使劲儿拍门,却听他妈在屋里吼了一嗓子:“悄悄从后面进来得了!还好意思在外面弄得这么大动静!生怕人家不知道你回来了!生不出儿来还挺光彩是吧?”

当时,年轻的小王真觉得没给父母生个男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亏欠,当下也不知道该拿啥话回答他妈,闷声闷气的解开绑在自行车后的板车,弓着背,拉着板车往后院小门走,可是,小门太狭窄,板车根本就过不了。

素珍没办法,只得包好头裹紧女儿,从板车上溜下来,风夹杂着雪粒刷得素珍的脸生疼生疼,素珍顾不得其它,急忙抱着女儿从后面的小门钻里小。

小王连忙到厨房去,准备给素珍弄点吃的。

厨房里冷锅冷灶,连一口剩饭也没有,比狗舔得还干净。

打开碗柜,只有一摞碗和盘,散着幽暗的光,冷冷的和小王对视。

一大家子的伙食,做饭不可能有那么好的准头,每天都要剩饭剩菜,老娘一向节俭,每顿饭后的残羹剩汤从来都舍不得倒。

老娘走进来,没好气的对儿子:“别找了!没吃完的都倒给旺财了!”

小王扫视了厨房一眼,每个犄角旮旯都没放过,除了篮子里的萝卜白菜,没看见一点荤腥物:“素珍要下奶,给点钱我去买个蹄膀……”

那时候农村里,家里大都是老人当家,即便是下面没有小的要嫁娶,儿子媳妇且要熬几年才能掌管经济大权,何况家里还有个小妹子。小王自然是不可能接过他爹手里掌家权的。

素珍生了孩子直到出院时,家里没人来看一眼,更别提钱了。

小王手里那点打鱼摸虾好不容易混来的一点零花钱,勉勉强强结了生孩子的帐,现在兜里比脸都干净。

屋檐沟的水,点点滴在旧窝里。

老娘当年因为连生仨闺女在婆婆那里受的腌臜气,现在终于有了发泄地儿:“钱钱钱!就知道要钱!地里刨的那点钱,这一家子吃喝拉撒都不够,哪里有闲钱买猪蹄?自己想办法去!谁让她没本事生儿子的?这也不是以前,还能拼个三胎四胎?这家人算是给砸她手里了!慢说没钱,就是有钱也要留着给我柳柳招女婿生儿子传宗接代!”

柳柳是小王的幺妹儿。

小王还真没想到,自己这个独生子在家里的地位,竟因为二胎生了女儿一落千丈,甚至留小妹在家招女婿的话都放出来了。

小王自觉理屈,也不跟老娘辩白,拿起锹和鱼鱛,顶风冒雪出了门。

老娘在后头跳着脚吼吼:“冰天雪地的,哪儿有鱼在那里等着你去网?给我回来!生几个丫头片子她只配吃萝卜白菜!”

老娘把当年婆婆的“赠言”毫无保留的转赠给儿媳妇,她知道睡在房间里的儿媳妇必定是一字不漏的照单全收了她的传家语录。

小王没理老娘的话,急急火火的走了。

3

一向靠打鱼摸虾混零花钱的小王,打鱼摸虾很有一手绝活,村外的沟沟汊汊,哪里有鱼,有什么鱼,他都门儿清。

当小王提着一兜活蹦乱跳的肥鲫鱼,从风雪中冲进院子的一瞬间,说不气愤,那是不可能的。

小王看见素珍裹着头巾,冒着风雪在院里的水井旁边,洗那些在医院生孩子弄脏了的床单衣物。(那时候乡村医院住院都是自带被褥,而且,以当时的条件,床上用品根本没得替换,除非真烂得不能用了,否则不会买新的)。

带血污的衣物不能用热水洗,否则,血渍就凝在衣物上再也洗不干净了,所以,素珍是用冷水洗的。

小王跑过去,去夺素珍手里沾着血迹的被单衣服,在堂屋里烤火的老娘走了过来,劈手把小王推开到三尺外:“你疯啦?哪有男人碰这些污秽物的?你这是想要倒一辈子霉吗?就为了一个丫头片子?”

“那……您帮忙……洗洗?”小王怯意的声音弱弱的像秋天蚊子一样。

“我洗?”老娘咬牙切齿:“你是看你生第一个我帮你洗的吧?你知不知道,我帮你洗这些东西,她是要遭果报的!将来去了那边,她都要一直跪在我面前,永不得超生!”

小王虽然知道这是老娘胡搅蛮缠的谬论,很想还问一句:“难道您将来都不去超生,一直在那儿等她?”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怔愣片刻,小王还记得正事,弯下腰,一条条捡起在雪地上蹦跳不已的鲫鱼。

素珍继续埋头洗那些婆婆嘴里的“污秽物”。

婆婆的行为素珍倒是不很放在心上,丈夫听任她继续洗衣物的行为却让素珍的心在雪地里冻成了冰坨子。

一阵鱼香传来,素珍在房里听到一家人闹哄哄的围到餐桌上。

素珍搂着小女儿,看着她闭着眼睛使劲唆着还只是一点清水的奶,不由得急切的看着房门,只盼发奶的鲫鱼快点端进来。

“抢什么抢?”老娘的声音再次带着毋庸置喙的强势传到素珍的耳朵里:“她一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

“哼!”素珍听到男人从鼻子里挤出了这么一声,随后是碗重重跺在饭桌上的声音。

素珍心里更凉,她还从来没看见自己的男人和他的老娘对抗过,实打实的妈宝男一个。

素珍把小女儿放在床上,准备起身出去。

如果单是因为自己,她绝对不会为了一口吃食和任何人去争,哪怕饿死都不。

可是,此时,她为了女儿,势必是要出去亲自抢几条鱼和一碗汤的。

还没等她的脚踏着地,就看见男人端着满满一钵鱼跨进房门。

并一脚把门踹上,关死。

外面一片寂静,大概是小王的行为震住了他的老娘。

“算了!吃饭!”这个家很少发言的最高长官出声了:“这鱼本来就是他为了给月母子发奶特意去弄的。”

老娘虽然在孩子们面前霸道,却始终跨不过当家男人的威严。

素珍顾不上其它,一顿就把一钵子鱼吃了大半,末了还把熬得浓白的汤喝了一大碗,直造得肚子发胀。

本来以为要因为鱼引起轩然大波的,却出乎素珍的预料,这一夜平平静静。

一家四口,挤在没有床单被套的光棉被里,倒也暖呼呼的丝毫不冷。

尤其到了后半夜,素珍看见女儿因为吃了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顿真正的奶,满足而酣甜的睡容时,心里的冰坨子一点一点的龟裂,融化。

二胎又生了个女儿,我还在月子,婆婆就要把孩子送人 - 天天要闻

4

第二天,素珍重感冒了,伴着咳嗽。

小王去医院买了止咳的药,很快,素珍烧就退了,但是,她始终觉得喉咙里像鸡毛在扫,时不时就忍不住的咳嗽。

小王用了乡间常用的止咳偏方煎了止咳水,总算是略有微效。素珍慢慢的不怎么咳嗽了。

不管晴天还是下雪,小王都能使出自己的独家捕鱼绝技,捞起各种肥美的鱼,甚至,在只剩下泥巴的小沟里掏挖出这季节极少有的鳝鱼,除了留点给素珍一个人吃,剩下的都拿去卖了,换回来猪蹄,鸡鸭,排骨等等,给素珍换着口味吃。

一个月下来,素珍总算是圆圆润润的出了月子,美中不足的是素珍有时候总觉得嗓子痒,时不时的就要咳上几声。

小丫头片子也长成一个可爱的小肉球。

小王用他那满是裂口的手抱着小女儿,满满的成就感。

素珍看见婆婆用白眼剐着和小女儿腻歪的丈夫,连忙伸手把女儿接过来。

这天,小王的几个姐姐像是约好的,一齐回娘家了,而且,还破天荒一起在娘家过夜。

是夜,素珍早早就给两个女儿洗漱后,偎在床上逗女儿们,她懒得和那一大家子掺乎。

突然听到外间哗啦啦一阵桌椅翻倒的声音,和小王怒吼:“谁敢动我姑娘,我和谁拼命!不信你们就试试看!”

说完,冲进卧室,带进一屋子的寒风。

“咋?”素珍问男人。

小王红着眼:“他们要把小小送人!”二丫头取名小小。

素珍顿时像发怒的母狮:“谁敢?除非是我死了!”

在对待女儿的事情上,夫妻俩不谋而合,统一战线,铁铁的最佳盟友。

这一刻,素珍心里除了愤怒,还有对男人的信赖:虽然,他可能当不了一个好丈夫,但他绝对会是个好父亲。两个女儿就是一条最牢固的索,把两个人紧紧的绑在一起了。

其它的,没什么害怕的。有手有脚的两个人,怎么样都能把两个女儿养大,不仅养大,还要养好。

村里干部来通知素珍去结扎,婆婆跳着脚阻拦,素珍头也不回就上了车,毫不犹豫做了结扎手术。

5

人们看小王的眼神儿充满了不屑:这个窝囊男人,既掰不过他的老娘,也拿不住他的婆娘,注定是将来百年之后连个摔盆儿的人都没有的绝户头。

老娘更是经常在家里指桑骂槐。

素珍初时还忍,后来忍无可忍毋须再忍,开始反抗。

从此,这个家开启了村里首例情节最严重的婆媳大战。

之前,各家婆媳虽然时常有点小摩擦,但是,都没像素珍那样,动不动就针尖对麦芒,好几次差点都动手了。

婆婆是个精狠角色,自知凭一己之力在精明厉害的儿媳那里讨不着便宜,遂改变战略战术,拉拢儿子成为自己的盟军。

到底是老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小王看见老娘并没有一意孤行的把小女儿送人,心里早就原谅了老娘的糊涂无知。

婆媳大战的初期,小王一直保持中立态度,不偏谁也不袒谁。

可是,自从老娘改变战术,在儿子面前装可怜,把自己扮成一个受气婆婆之后,久而久之,小王就开始有点认为老婆得理不饶人的强势。

后来,在老娘的煽动策反之下,小王对老婆的诸多行为表示不满,甚至,在素珍又一次拿月子里的咳嗽说事时,小王表示不背这个锅了:“月子里感冒咳嗽那是你自己运气差,不能老是怪别人!我妈说了,她当年生我们几个,没做过一天月子,不照样好好的?”

素珍气得嘴皮子直哆嗦,手指着小王只是不住的抖,就是说不出一句话。

小王在素珍刀子样的目光里渐渐蔫了声儿。

可是,素珍心里那已经快化开的冰坨子,又一点点聚拢,变大。

不过,她从来没想过离婚,离家。

这个家再不济,有她孩子的亲爹。

这个有孩子亲爹在的家里,即便是躺在钢刀上过日子,素珍也认了,为了女儿,素珍就像一个披上铠甲的勇士,无往而不战。

而且,素珍也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好好的供孩子读书,让两个女儿将来出人头地,让那些曾经笑话她生不出儿子的人看看,女儿和儿子并没有差别。

这也是结发夫妻的优势,素珍看的很透彻:男人是最不可靠的生物。为他奉献青春生下几个孩子的男人,对自己尚且如此,还能指望离了婚遇上对自己对孩子好的人?别异想天开了!只要孩子们有亲爹养,幸福快乐长大成才就行了,自己怎么都可以过下去。

小姑子出嫁后,小王终于承袭了这个家的掌门人职位,当上了一家之主。

他想做个公正的当家人,第一件事就是要老婆让着婆婆些,对老人做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婆婆有恃无恐的挑衅,素珍自然不服,婆媳战争愈发频繁。

老婆对自己当家人威信的忽视,让小王心生不满,日子一久,在老娘扮可怜的高超演技之下,家庭的天平慢慢的朝着老娘倾斜。

或许是丈夫偏袒老娘的态度,也或许是咳嗽时日甚一日的难受,更或许是二者兼而有之。素珍对丈夫在心底生了恨意,原本的夫妻情意在素珍的心里慢慢褪色,消散。

小王也觉得憋屈:老娘重男轻女这笔账,也不能算到我的头上呀!成天除了和老娘吵架,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想干嘛呀?

屈归屈,两个女儿在学校频频传回来的捷报是小王无限的动力,他玩命儿的干,除了种地,还在外面拼命的揽活做,一心一意要让两个女儿把书念好,出人头地以雪当年别人欺负他家没生儿子之耻。

夫妻俩又一次不谋而合。在这个家里,孩子总是能成为维系夫妻关系的最好纽带。

素珍恨归恨,对公婆的吃喝穿戴却从不短缺。

哪怕是婆婆刚和她吵过,饭熟了,素珍依然吩咐女儿:“去!喊你奶奶吃饭!吃饱了好有力气再和我吵架!”

小小始终闹不明白:“你对奶奶其实也不差,可为什么老是要和她吵?”

素珍一笑:“她爱吵我奉陪!一边吵嘴一边干活,捎带着的事儿!也没耽误啥!”

妈妈和奶奶水火不容小小表示不理解时,甚至露出反感时,素珍实在是忍得不行了,竹筒倒豆子说出了她们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

小小眨着眼睛:“我爸呢?我爸在干啥?他为什么不阻止奶奶这么做?”

因为气恨丈夫老是偏袒他的老娘,素珍随口绉了一句昧心话:“他和你奶奶一样重男轻女只想着要生儿子!”

这些话,也就是素珍心情欠佳随口一说,小小却记在心里,对爸爸渐渐变得冷漠。

二胎又生了个女儿,我还在月子,婆婆就要把孩子送人 - 天天要闻

6

公婆到底是老迈了,老到婆婆再没有力气和素珍吵架,吃饭都要人端进房间。

素珍做了饭,总是扔在那里,哪怕丈夫天忙地忙,都要等着丈夫端进公婆房里。

好像只有那样做,素珍才能感到自己并没有输给婆婆且扳回了一局,而心里稍微顺畅点。

素珍也绝不给婆婆洗衣物被子。

月子里的仇,被经年咳嗽的痛苦时时提醒着,素珍这辈子只怕是忘不掉了。

大小姑子们免不了要轮流来给老娘换洗衣服被子,更免不了乘机编排素珍的不是。

好像有这么一说,一个人说你不对,不表示你就是不对;两个人说你不对,那就值得好好考量考量;

而三个人都说你不对时,那便是众口铄金,你真的是错的那个人了。

对大小四个姐妹的编排,使已进入中年,由小王变成老王的一家之主再次立场模糊。

他忘了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那姊妹四个人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维护她们的老母亲,其它事情都忽略不计。

7

此时,因为老王从一贯模棱两可打哈哈而再次转变成站到他的胞姐胞妹维护母亲的阵营,素珍的心再次凉透。

老王头踩着夫妻情分,总算是摘到一顶孝子的桂冠。

夫妻俩的关系,可想而知了。

不过,夫妻关系再如何冰冷,并不影响他俩同辕拉车的心气劲儿,为了孩子成材的这个共同目标,两个人从未有过异意。

后来,公婆相继去世,这个家总算是平静下来,两个女儿也果然没有辜负素珍这些年的忍辱负重,都考上了一本重点大学,老王家的门楣,在女儿们大学通知书的到来时,光耀到了极致。

女儿们用优异的成绩,狠狠的扇了那些嘲笑这家没有儿子的浅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素珍两口子在村里总算扬眉吐气了。老王走路都哼着小曲,无时无处不在宣泄着他人生无憾的美丽心情。

老王想,这下,该是和素珍好好过两口子小日子的时候了,他计划着,要把年轻时亏欠素珍的,都好好的补偿给她。

虽然在家庭问题上,老王一贯打着哈哈蒙哄过关,可老王心里有本帐,清清楚楚的记着素珍的委屈呢。

因此,某些小节上,老王对老娘和姊妹们的强势,往往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反正,素珍也不是那种小心眼子。

看看素珍,平时和老娘闹嘴,一毛都不肯认输的人,对老两口一日三餐,还有四季衣物都备置得齐齐整整,从来不曾短缺过一茶一饭,一丝一线。

就连最爱挑事的二姐,每次回娘家和人唠嗑,都说素珍除了嘴皮子不饶人,面相太冷,其它地方倒也没得挑。

老王总以为,夫妻俩口子,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对素珍好。

可素珍对丈夫的怨恨不减反增。

都是因为那该死的咳嗽。

素珍根本不如老王所想,她觉得自己的人生里程碑已经完美到达终点。

接下来,到了和老王秋后算账的时候了。(小说名:《月子病》,作者:落幕。来自【公号:dudiangushi】禁止转载)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