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穷单身富寡妇”,下半句让人落泪

2020年11月07日23:16:04 情感 1931

很多俗语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古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原本就很难过上好日子。因为贫穷和疾病,很多农家的生活就更难维持,“穷单身富寡妇”是社会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老人常说:“穷单身富寡妇”,下半句让人落泪 - 天天要闻

01、

穷单身富寡妇

单身的男人一般比较穷,单身汉为什么被贴上“穷”的标签,有两个原因:

第一:外在原因

家庭出身比较贫穷,由于父母的经济条件较差,没有能力为他创造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而结婚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人们也懂得如何去趋利避害。面对一个原生家庭很穷的男子,很多女性是不愿意与他谈婚论嫁的。

老人常说:“穷单身富寡妇”,下半句让人落泪 - 天天要闻

第二:内在原因

因为单身汉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心态,他是有点钱就花一点,是不会想着存钱的。其实只要你身体健康,勤劳肯干,生活不会差到哪去。如果一个成年男子还过着落魄不堪的生活,只能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女性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他的身上。

寡妇就不同了,她曾经遭受过生活的磨难,失去了丈夫,成为单身女人,过日子总有危机感。女人了解自己的身体柔弱,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花钱知道节俭,为了长远的打算,或者为孩子考虑,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精打细算,所以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积蓄。

除了自己的勤劳之外,在丈夫去世后,结婚时娘家的嫁妆,加上婆家的地产,这些自然由寡妇继承,寡妇有钱就正常了。

老人常说:“穷单身富寡妇”,下半句让人落泪 - 天天要闻

02、

寡妇有田无人耕

下半句才是重点,少有人知。在农耕时代,劳动和生产,主要依靠的就是男人。家里的男人死了,土地也就没人耕种。寡妇为了避嫌,也不可能请别人帮忙,毕竟自己的声誉有时候比生命还重要。

俗语还有一层意思,指寡妇缺少男女欢爱。寡妇失去丈夫后,要承受生理上的煎熬,有生之年得不到异性的关爱与照顾,在精神上的折磨胜于肉体上的折磨。

老人常说:“穷单身富寡妇”,下半句让人落泪 - 天天要闻

一些朝代要求女人守贞节,明令禁止寡妇再嫁人。朱熹的思想在元代开始确立官方地位,他的贞节观受到重视,元代曾禁止朝廷有封号的女性再嫁。

对守节最提倡的还是明代。“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男”的“贞节”思想逐渐得到强化,认为寡妇改嫁是大逆不道。在古代,受当时的风俗影响,大多数的父母不接受自己的孩子娶一个寡妇。

老人常说:“穷单身富寡妇”,下半句让人落泪 - 天天要闻

结束语

民间俗语记录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感情,俗语“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出古代守寡女子的悲惨命运。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 天天要闻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摘要中青评论对老年人、病患、伤患等特定群体,社会各界都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关怀。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岁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钱就医,被银行告知需本人到场后才能取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办理过程中,不幸去世,引发社会关注。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属告诉记者,当地派出所、街道办等部门正协调...
母亲1万退休金全给儿子,通话时忘挂断,意外听见儿子儿媳对话 - 天天要闻

母亲1万退休金全给儿子,通话时忘挂断,意外听见儿子儿媳对话

编辑:法拉声明:故事来源于生活,情节多为虚构,请谨慎阅读!!那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正好照在我放在床头柜上的存折上。我眯着眼,伸手拿了过来,数字清清楚楚,一万块。这是我攒了大半年的退休金。不,准确地说,是我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 天天要闻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不识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遗嘱,有效吗?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全家为遗嘱是否有效对簿公堂。陆阿婆育有四个女儿,丈夫去世数年后,涉案老房开建。之后多年里,陆阿婆一直和大女儿一家生活在老房里。2013年,老房拆迁,陆阿婆获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陆阿婆立下遗嘱,表示要将名下这套...